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964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组织再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包括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硅胶管植入方便,易于固定,在体内稳固、不发生移动,管内容物不因外力挤压而流出;且取出时易于切除,使其中填充材料也完整取出。

A subcutaneous silicone tube device for soft tissue regeneration in small animal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oft tissue regene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ubcutaneous silica gel tube device for soft tissue regeneration of small animal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tube body, a tube wing and a small hole, the tube body is hollow, the tube w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be end and extends outwards, and the small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ube wing. Silicone tube implantation is convenient, easy to fix, stable in vivo, does not move, the contents of the tube do not flow out because of external pressure, and easy to remove when taking out, so that the filling material is also removed comple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外伤,炎症或者肿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多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充填或自体脂肪移植,而这些修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材料的快速吸收,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低等。近些年,复合支架材料与生长因子或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软组织再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长因子与干细胞能有效地促进软组织的再生,复合支架材料后并植入体内,周围细胞浸润,分化,从而形成新的组织并保留一定的体积和形态。建立小动物体内再生实验模型是目前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小动物皮下植入支架材料(如透明质酸、基质胶、脱细胞基质凝胶等),复合生长因子或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软组织再生的方式有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等优点。同时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植入物极易移动或变形;在支架材料逐渐吸收的过程中,再生组织的形态易被破坏;再生组织中浸润的细胞难以判断来源,不利于再生基质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及应用,植入方便,易于固定,在体内稳固、不发生移动;且取出时易于切除;用于检测管内的组织再生情况。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包括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所述管体为圆柱形。所述管体内径为4-6mm,优化方案中为4.77mm。所述管体高度为4~7mm,优化方案中为6mm。本专利技术中管体高度在小动物体内软组织再生实验的使用过程中,既保证了可以区分细胞浸润方向的足够高度,又不至于过高而导致中部组织血运不畅。所述管翼宽1.5~3mm,优化方案中为2mm。所述小孔2~16个,优化方案中为8个,且小孔在管翼上均匀分布,方便针线穿过。本专利技术中设有管翼以及管翼带孔,使植入物在体内固位。硅胶管植入体内之后,再穿入缝线将植入体固定在小动物的皮肤上。管翼使得装置在体内固定,如果装置不固定,会导致硅胶管在体内游离,硅胶管游离移动过程中,内容物极易因为挤压等外力因素而流出,不利于组织再生。所述管壁及管翼厚度0.8-1.5mm,优化方案中为1mm。管壁及管翼的厚度要求需要结合硅胶硬度,因为硅胶管不宜太薄,足够的厚度可以保证在压力下不易变性,从而保证硅胶管内部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同时硅胶管不宜太厚,取材时硅胶管要易于被切除,保证内容物的完整取出。所述管体材料为硅胶,硅胶硬度为30度、40度或50度。此硬度较为适中,适合作为体内植入物。硅胶同样具有一定的弹性。本专利技术中硅胶管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模型建立。所述硅胶为实验用硅胶或者医用硅胶材料。硅胶管外层包膜的存在对内容物状态的分析产生了严重的干扰,所以内容物最终会被完整取出后进行分析,硅胶管最终会与内部组织分离。由于硅胶管是被植入体内的,所以需要选择实验用硅胶或者医用硅胶材料,从而保证硅胶管植入体内后不会对小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影响。选用医用硅胶,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动物免疫反应,而且医用硅胶比较软,用太硬的材质会导致这个装置磨破小动物的皮肤。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硅胶管边缘整齐,使用时植入材料可在体外提前置入硅胶管中,不会发生渗漏。本专利技术中硅胶管保证再生材料一直保持合适的形态,生长因子会缓慢从管体上下与组织的接触面缓慢释放。并且在之后取材的过程中,便于做平行比较,植入材料的初始量一定,吸收率,再生量等等都可以定量分析。本专利技术中的硅胶管植入方便,在体内稳固、不发生移动;且取出时易于切除,使其中填充材料也完整取出。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硅胶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硅胶管与其它组织的结合示意图其中,图中标识:1.管体,2.管翼,3.小孔,4.中空,5.皮下组织,6.手术缝合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皮下硅胶管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模型建立,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管体为圆柱形,管体内径为4mm。管体高度为4mm,管翼宽1.5mm,小孔2个,管壁及管翼厚度0.8mm。管体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硅胶硬度为30度。当支架材料复合干细胞或生长因子于该装置中形成固定形态后,被植入体内,硅胶管体中空的上下面会保持于组织接触,再通过缝线固定在皮肤上,这种较为稳定的接触面形成后,支架材料中的干细胞或生长因子会缓慢释放,从而诱导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干细胞等的浸润,增殖与分化,从而达到组织再生的目的。故对硅胶管的高度和接触面积均有要求,要符合小动物体内实验的实际情况。高度不宜太高,因为当高度过高时,靠近中部的生长因子难以有效释放到上下的组织面,并且中部的再生物也可能由于血管难以浸润而缺血坏死;高度也不宜过低,过低会导致内容物易脱出。接触面积也不宜过大,过大的接触面与高度难以匹配,内容物同样易脱出,并且接触面太大不符合小动物本身的大小要求;接触面不宜过小,过小的接触面不利于生长因子的有效释放。实施例2一种皮下硅胶管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模型建立,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管体为圆柱形,管体内径为6mm,管体高度为7mm。管翼宽3mm,小孔16个,管壁及管翼厚度1.5mm。管体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硅胶硬度为40度。硅胶为实验用硅胶或者医用硅胶材料,硅胶管边缘整齐。实施例3一种皮下硅胶管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模型建立,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管体为圆柱形,管体内径为4.77mm;管体高度为6mm,管翼宽为2mm,小孔为8个,管壁及管翼厚度为1mm。管体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硅胶硬度为50度。硅胶为实验用硅胶或者医用硅胶材料,硅胶管边缘整齐。实施例4一种皮下硅胶管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模型建立,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管体为圆柱形,管体内径为5.5mm,管体高度为5mm,管翼宽2.5mm,小孔10个,管壁及管翼厚度1.2mm。管体材料为具有弹性的硅胶,硅胶硬度为40度。硅胶为实验用硅胶或者医用硅胶材料,硅胶管边缘整齐。关于硅胶管的高度和直径:硅胶管高度不宜过高,不然会造成小动物皮下空间与皮肤松弛度过大;又高度不宜过低,因为硅胶管内容物凝胶需要一定的厚度从而不易流出;粗细上又不能太细,易于再生实验最终图片分析使用;又不宜太粗,小动物植入部份有限的能保证与支架材料紧密贴合的平面大小合适。高度与粗细度相互匹配。硅胶管的硬度及厚度:硅胶管需要一定的硬度,从而使硅胶管在体内实验中受到正常外力时不易变形;但另一方面,硅胶管不能过硬,不能对植入部份造成机械损伤。硅胶管也需要一定的厚度,和硬度相相辅相成保证外力下不易变形;但同样,不能太厚,易于取材时被剪刀切除,并且不占据多余的空间。硅胶管的硬度、高度、粗细以及厚度等,是一整体的结合。最重要的是关于该硅胶管的管翼设计,虽然其参数也是一个参考范围,但有翼与没翼的区别是小动物体内再生实验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管翼使得装置在体内固定,如果装置不固定,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包括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包括设有管体、管翼和小孔,管体内为中空,管翼设在管体端外壁上且向外延伸,小孔设在管翼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径为4-6mm,优化方案中为4.77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高度为4~7mm,优化方案中为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动物软组织再生的皮下硅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翼宽1.5~3mm,优化方案中为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卫东于湄董佳戴敏佳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