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930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包括设置在各植株垄上方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植株对应的缠绳轴套,所述缠绳轴套上缠绕有吊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落蔓费时费力的弊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及因人工落蔓产生的断苗、歇蔓问题;通过一轴带动多轴转动,使缠在吊绳上的秧蔓下落,真正实现了多垄自动同步放蔓的目的;仅用一台电机带动两侧若干垄植株同步放蔓,节省了传统装置因购买多台电机形成的资金浪费。

A multi ridge automatic synchronous vine discharging device for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ridge synchronous automatic vine releasing device in a shed,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rranged above the ridges of each plant, a driving device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wrapping axle sleeve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plant respectively. The wrapping axle sleeve is wound with a sling rop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drawbacks of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traditional manual falling of vines,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work efficiency, reduces the input of manual labor force and the problems of broken seedlings and resting vines caused by manual falling of vines, drives the multi-axis rotation through one axis, makes the vines wrapped on the suspension rope fall down, and truly realizes the multi-ridge automatic synchronous setting of vin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only one motor to drive several ridges on both sides to grow vines synchronously, thus saving the waste of funds caused by the purchase of multiple motors in traditional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实现黄瓜、甜瓜等爬蔓作物自动放蔓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落蔓栽培越来越成为落蔓植物的主流栽培方式,例如黄瓜、甜瓜等高科爬蔓作物。爬蔓作物生长周期长,秧蔓生长的高度也高,避免秧蔓伸长后相互缠绕和遮挡,要控制秧蔓在同一合适水平位置,实现棚内阳光充分和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是实现温室果蔬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我国传统的落蔓方式是用吊绳缠系在作物的茎蔓上,吊绳的另一端缠系在棚内的拉丝或者棚面的木杆上,等到作物长到一定的高度就把吊绳解开,进行放蔓,将老藤放下一段长度,将绳缠系在新茎上再将吊绳挂回原处。随着作物的生长,要不断地进行解蔓、缠蔓再系蔓的过程,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工费力。此外,因人工落蔓操作而产生的断苗、歇蔓直接影响到温室作物的经济效益。虽然出现了一些机械设备,但是自动化程度较低,一方面仍然需要大量人工劳动力,没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作物一垄种植多长就需要多长的转轴,半自动装置的转轴普遍采用工业成品,转轴自身重力加植株和果实拉力长时间作用,导致转轴变形,直至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放蔓,且可以实现多垄植株的同时放蔓,效率大大提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包括设置在各植株垄上方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植株对应的缠绳轴套,所述缠绳轴套上缠绕有吊绳。本方案利用吊绳与秧蔓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各转轴同时转动,使各缠绳轴套缠绕的吊绳同时下落,从而实现多垄植株的同时放蔓。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棚室骨架固接且电连接控制器的电机,以及套设固定在各转轴上的双排链轮,相邻的转轴通过与双排链轮啮合的链条连接,其中一根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本优化方案的驱动装置通过在转轴上设置双排链轮,使各转轴通过链条依次传动,实现了一轴带动多轴的电机高效利用。作为优化,棚室顶部设置有吊挂装置,所述吊挂装置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滚动轴承。本优化方案的转轴采用吊挂方式安装,适合带棚顶的棚室使用,通过设置滚动轴承可以减小转轴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吊挂装置的设置避免了转轴过长而导致的变形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吊挂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设有吊环的绳索,所述绳索上端的吊环套设在棚室骨架上,绳索下端的吊环上挂设有吊钩,所述吊钩下端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接。本优化方案的吊挂装置结构简单,利用吊钩和轴承的组合,方便安装和拆卸,更换吊绳时可以不用卸下转轴,只需将吊钩摘下,把缠绳轴套从转轴上取下缠线,缠好后再将其撺套在转轴上即可。进一步地,棚室骨架上固设有沿垂直于植株垄方向设置的水平顶杆,所述绳索上端的吊环套设在所述水平顶杆上。通过设置水平顶杆,可以调整各转轴之间的距离,使其与各植株垄对齐。作为优化,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若干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本优化方案采用从下往上的支撑,防止转轴过长发生弯曲变形,并且适用范围广,在有无棚顶的棚室内均可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解决了传统人工落蔓费时费力的弊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及因人工落蔓产生的断苗、歇蔓问题。(2)一轴带动多轴转动,使缠在吊绳上的秧蔓下落,真正实现了多垄自动同步放蔓的目的。(3)仅用一台电机带动两侧若干垄植株同步放蔓,节省了传统装置因购买多台电机形成的资金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悬挂式)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的电机驱动端局部安装横向示意图;图3是缠绳轴套、带吊钩的轴承及转轴配合安装示意图;图4是立柱支架稳定转轴方式示意图;图5是立柱式自动放蔓装置示意图;图6是缠绳轴套设计示意图;图7是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所示:1、植株垄,2、立柱,3、电机底座,4、控制器,5、电机,6、轴承座,7、双排链轮,8、链条,9、绳索,10、主动转轴,11、吊绳,12、缠绳轴套,13、吊钩,14、水平顶杆,15、轴承座支架,16、棚室骨架,17、圆环柱体,18、线圈,19、挡板,20、螺栓,21、螺母,22、从动转轴,23、吊环,24、滚动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包括设置在各植株垄1上方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植株对应的缠绳轴套12,所述缠绳轴套12上缠绕有吊绳11。缠绳轴套12中间为套设在转轴上的圆环柱体17,吊绳11缠绕在中间圆环柱体17上,由环状挡板19把吊绳11缠绕形成的线圈18挡住,挡板19两侧的圆环柱体上各有一定位螺孔。在转轴上按每垄两植株间距位置开设两穿孔,两穿孔间距等于缠绳轴套12上两螺孔间距,穿孔数是每垄植株数的两倍。将所述的缠绳轴套12同心配合嵌套于转轴上,每根转轴上的轴套数等于垄上植株数,转轴上两相邻轴套的距离等于每垄两植株的间距。缠绳轴套12位于每棵植株的正上方,当确定好缠绳轴套12的安装位置后,绕转轴旋转缠绳轴套12,使缠绳轴套两端的定位螺孔正对于转轴上相邻的两穿孔,将螺栓20旋进缠绳轴套12两端的定位螺孔和转轴上与缠绳轴套对应的两穿孔,使螺栓20与螺孔同心安置,用螺母21固定好缠绳轴套12和转轴,使缠绳轴套12与转轴无相对转动。吊绳11一端缠系在植株的茎蔓上,另一端缠系在缠线轴套12上,这样就可以完成以控制多垄转轴的转动来控制缠在吊绳11上秧蔓的同步下落过程。驱动装置包括通过电机底座3与棚室骨架16固接且电连接控制器4的电机5,以及套设固定在各转轴上的双排链轮7,相邻的转轴通过与双排链轮啮合的链条8连接,其中一根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该转轴为主动转轴10,其余为从动转轴22。主动转轴10长为6米,按与垄平行方向、间距等同相邻两垄距离且距地高2.0-2.2米布置。在电机两侧分别设有与棚室骨架固接是轴承座支架15,在轴承座支架15上按每相邻两垄间距固定安装若干轴承座,将从动转轴22的一端穿设固定在轴承座上,在每根从动转轴22和主动转轴10上距同侧轴端相同距离处都固定安装双排链轮7,保证前后链轮成排对齐,用链条8连接相邻的两根转轴上的链轮,如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主动转轴10上的前排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与其最近的第一从动转轴上的前排链轮转动,第一从动转轴后排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与其最近的第二从动转轴上的后排链轮转动,依次类推实现通过电机5驱动主动转轴10的转动进而带动其他从动转轴22的转动,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大大降低使用多台电机的开支成本。棚室顶部设置有吊挂装置,所述吊挂装置上设置有的滚动轴承24。所述吊挂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设有吊环23的绳索9,所述绳索上端的吊环套设在棚室骨架上,绳索下端的吊环上挂设有吊钩13,所述吊钩下端固接滚动轴承24的外圈,滚动轴承24的内圈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为了使转轴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在棚室骨架上固设有沿垂直于植株垄方向设置的水平顶杆14,所述绳索上端的吊环套设在所述水平顶杆上。本实施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各植株垄(1)上方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植株对应的缠绳轴套(12),所述缠绳轴套(12)上缠绕有吊绳(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各植株垄(1)上方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植株对应的缠绳轴套(12),所述缠绳轴套(12)上缠绕有吊绳(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棚室骨架固接且电连接控制器(4)的电机(5),以及套设固定在各转轴上的双排链轮(7),相邻的转轴通过与双排链轮啮合的链条(8)连接,其中一根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室多垄同步自动放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棚室顶部设置有吊挂装置,所述吊挂装置上设置有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华梁贵莉魏珉施国英侯加林张军吴彦强李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