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春燕专利>正文

一种拉线卷网及其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13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线卷网,以及这种拉线卷网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包括网面以及收放卷装置,所述网面包括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以及一号经线(2)和二号经线(3),以及兼具支撑以及缠绕功能的竖杆(103);所述收放卷装置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的旋转机构以及外层的包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拉线网作业效率高,且整体质量高、节省材料,易于加工、成本较低,能够适应蔓生作物生长特性,另外,采用牲畜可食用的植物纤维制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降低牲畜的养殖成本;还可对拉线网进行驱虫药剂预置或包埋,减少农药用量,缓解滥用农药对作物质量、对人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 kind of wire drawing ne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owing crop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ulling wire reel ne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vine crops,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a mesh surface and a reeling device. The mesh bread includes upper and lower latitudes (101) and 102, as well as first and second longitudes (2) and has both. A vertical bar (103) with supporting and winding functions; the winding and unwinding device is an inner and outer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cluding an inner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n outer enclosing mechanism; the wire drawing ne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operating efficiency, high overall quality, material saving, easy processing and low cost, and can adapt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vine crops. In addition, the preparation of edible plant fibers for livestock can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aste, and reduce the cost of livestock breeding; insecticide pre-positioning or embedding can also be us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and alleviate the impact of the abuse of pesticides on crop quality, human bod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卷网及其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栽培
,具体涉及植物的支架或棚架物,及其在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蔓生植物,又叫藤蔓、藤本植物,是根生于土壤中的一种易弯或柔软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缘植物,其茎细长,不能直立,具有凭借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结构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习性;没有他物可攀附时,则匍匐或垂吊生长;广泛分布在园林绿化或经济作物领域。蔓生类的农作物通常为豆科作物蔬菜,例如菜豌豆和四季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搭架拉线网,使茎蔓能沿支撑架缠绕向上生长。在实际的蔓生类的农作物栽种过程中,通常是在田间设置垄,即过道或沟渠比垄面低,并利用竹竿、钢架等作为支撑杆,以合适的间距插在垄面上,之后在垄面上种植作物,待豆苗长至5~10cm高,将要伸蔓前,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以垄为单位,先在支撑杆顶端、中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固定一根相对较粗的绳子,作为拉线网的骨架,之后将细线分别拴在支撑杆顶端、中部和底部位置的绳子上,并来回穿插缠绕,形成上中下均有固定点的、间隔大小基本一致的网,使作物的茎蔓能够能沿细线缠绕向上生长;还有的种植户为了节约成本,将支撑杆底部的绳子取消,细线直接拴在作物的枝条上;这种形式的拉线网具有重量轻、用料少的优点,并且采用了单线上下连接的结构,并且线与线之间留有20-30cm的间距,有利于单株作物向上生长,多株作物同向生长有利于生长果实规则,并方便采收,并且增加采光通风条件,避免横向生长相互缠绕、果实生长杂乱,增加采收难度。但是这种使用广泛的种植方式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劳动量非常大,在整个栽种过程中,除去常规的整地、播种、胶水、施肥等工序,光是设置攀爬拉线网,就需要插支撑杆、拴绳子,最费工费时的还是穿插细线,需要工人手持线团,先是将端头固定在底部,然后绕在中部,到达顶端缠绕后又折回中部和底部,相当于一根线需要固定缠绕三次,按照正常的栽种间隔,一亩田至少需要重复缠绕上万次,劳动强度极大,并且效率十分低下,并且由于是手工作业,设置的拉线网不论是间距还是强度均不规则,整体质量不高,容易出现松动、垮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其次,上述拉线网属于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待作物采收后需要将其去除,但由于拉线网上缠绕有作物干枯的枝条,无法有效分离,因此收集后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弃物焚烧,对环境并不友好,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出现了采用搭架或网状结构的产品替代传统拉线网的方案,例如天棚式平面架结构,或是采用传统篱笆架蔓叶集顶棚,以及植物支架网,又叫植物攀爬网,是专门设计为攀缘植物及蔬菜支撑作用的塑料网;但是这两种结构都存在着占用土地面积大,植物的蔓叶被局限在已定的框架内,蔓叶采光较差的问题,易造成植物叶片生长过密发黄的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而且成本高,给农户增加了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卷网,以及这种拉线卷网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面以及收放卷装置;所述网面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的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以及设置在网面长度方向上任意一端、兼具支撑以及缠绕功能的竖杆103,所述竖杆103与两根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相连。优选的,所述网面高度为500mm-2000mm。优选的,所述网面高度为600mm-1800mm。优选的,将拉线网制成高度统一为600mm的标准单元,然后拼接成所需的高度。还包括分别与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固定连接、且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一号经线2和二号经线3,其中,一号经线2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5°至75°,与之相邻的二号经线3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05°至165°;所述收放卷装置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的旋转机构以及外层的包围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收放卷轴4以及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所述收放卷轴4采用内嵌式拉线网压紧结构,即在收放卷轴4上设置一条轴向贯穿的槽401,拉线网嵌入槽401内,并用锁紧条402将拉线网固定在槽401内,使其能够由收放卷轴4带动;所述包围机构为半圆筒形状构件6,其两端设置圆孔,供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在圆孔内转动;此外在包围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摇把7,通过齿轮与设置在相同端的旋转支撑轴5连接,转动摇把,带动收放卷轴4转动,实现拉线网的收放卷。所述拉线卷网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蔓生作物种植后,待幼苗长至高5~10cm,将要伸蔓时,在种植垄面上,除了端部位置外,均按照间隔2—5米的规律在土中预先插入支撑杆,并把收成卷的拉线网竖直放置在垄面的另一端,把拉线网最外端的竖杆103拉开,并带着拉线网沿垄面延伸,将竖杆103插入垄面上预留的起始位置处,然后调整整个垄面一侧的拉线网,将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支撑杆上,位于整个垄面一侧的拉线网的高度与竖杆103为基准,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待一垄拉线网设置完毕后,将其沿最末端的竖杆103从收放卷装置上切断,即完成整个拉线网过程,拉线网完成后,作物在正常生长过程中能够沿一号经线2和二号经线3直线攀爬,不易旁生,避免横向生长造成不同株作物相互缠绕、果实生长杂乱,有利于果实规则生长,方便采收,且采光通风较好;待作物果实采收完毕,将固定在支撑杆上的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松开,并将插在垄面端头部位的竖杆103拔起,以其为轴,将拉线网以及粘附在其上的作物枝条卷起即可。由于蔓生作物用的拉线网在果实采收后,会残留大量的藤蔓枝条在网线上,导致其无法重复利用,只能作为废弃物丢弃,而传统的织网丝线均为棉、麻、或者高分子材料,其自然降解时间长,因而很多种植户选择直接将其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提高所述拉线网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纤维较长,具有一定韧性和抗拉强度、且含有一定营养物质、无毒的植物枝杆或叶子来作为拉线网的经线和纬线,例如玉米的杆和叶,香蕉、芭蕉的杆和叶、稻草以及麦梗中的任意一种,可将上述任意一种的杆和叶分拣成合适粗细的条后编制成拉线网即可使用。或者,为了提高强度,将上述任意一种的杆和叶分拣成条后纺成线,然后再编制成拉线网使用。使用上述拉线网,其设置过程和使用常规材料制成的拉线网相同,在作物果实采收完毕后,采用植物杆叶制成的拉线网可直接收卷,连同缠绕在上面的作物藤蔓一起粉碎成一定粒径的颗粒,作为牲畜饲料添加剂;或者加入一定的水分进行发酵,去除杆叶中含有的单宁成分,然后混入玉米、豆粕等作为饲料使用,这种应用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蔓生作物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也有助于降低牲畜的养殖成本。另外,在农业种植上,农药使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大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它食害虫的益鸟、益兽,使食害虫的益鸟、益兽大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面以及收放卷装置;所述网面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的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以及设置在网面长度方向上任意一端、兼具支撑以及缠绕功能的竖杆(103),所述竖杆(103)与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相连;还包括分别与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固定连接、且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一号经线(2)和二号经线(3),其中,一号经线(2)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5°至75°,与之相邻的二号经线(3)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05°至165°;所述收放卷装置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的旋转机构以及外层的包围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收放卷轴(4)以及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所述收放卷轴(4)采用内嵌式拉线网压紧结构,即在收放卷轴(4)上设置一条轴向贯穿的槽(401),拉线网嵌入槽(401)内,并用锁紧条(402)将拉线网固定在槽(401)内,使其能够由收放卷轴(4)带动;所述包围机构为半圆筒形状构件(6),其两端设置圆孔,供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在圆孔内转动;此外在包围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摇把(7),通过齿轮与设置在相同端的旋转支撑轴(5)连接,转动摇把,带动收放卷轴(4)转动,实现拉线网的收放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面以及收放卷装置;所述网面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的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以及设置在网面长度方向上任意一端、兼具支撑以及缠绕功能的竖杆(103),所述竖杆(103)与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相连;还包括分别与上纬线(101)和下纬线(102)固定连接、且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一号经线(2)和二号经线(3),其中,一号经线(2)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5°至75°,与之相邻的二号经线(3)与上纬线(101)的夹角为105°至165°;所述收放卷装置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的旋转机构以及外层的包围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收放卷轴(4)以及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所述收放卷轴(4)采用内嵌式拉线网压紧结构,即在收放卷轴(4)上设置一条轴向贯穿的槽(401),拉线网嵌入槽(401)内,并用锁紧条(402)将拉线网固定在槽(401)内,使其能够由收放卷轴(4)带动;所述包围机构为半圆筒形状构件(6),其两端设置圆孔,供固定在收放卷轴(4)两端的旋转支撑轴(5)在圆孔内转动;此外在包围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摇把(7),通过齿轮与设置在相同端的旋转支撑轴(5)连接,转动摇把,带动收放卷轴(4)转动,实现拉线网的收放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面高度为500mm-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面高度为600mm-18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卷网,其特征在于,将拉线网制成高度统一为600mm的标准单元,然后拼接成所需的高度。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卷网在蔓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蔓生作物种植后,待幼苗长至高5~10cm,将要伸蔓时,在种植垄面上,除了端部位置外,均按照间隔2—5米的规律在土中预先插入支撑杆,并把收成卷的拉线网竖直放置在垄面的另一端,把拉线网最外端的竖杆(103)拉开,并带着拉线网沿垄面延伸,将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雄
申请(专利权)人:方春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