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25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上的排盐主沟和排盐次沟,排盐主沟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主沟槽、铺设在主沟槽内的第一砂砾石层、铺设在第一砂砾层上的黄沙层、铺设在黄沙层上的第一种植土层,排盐次沟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次沟槽、铺设在次沟槽内的第二砂砾石层,次沟槽与主沟槽连通,第二砂砾石层上包覆有无纺布,盐碱地上铺设有第二种植土层,次沟槽位于第二种植土层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主沟槽和次沟槽,使水分能够从多方向离开盐碱地,使水分能够带走较多的盐分,降低盐碱地的盐分浓度,减少盐分的上渗,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

Salt and drainage structure for saline alkali l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oil improvement structure, and discloses a salt drainage structure in saline-alkali land, including a main ditch for salt drainage and a secondary ditch for salt drainage. The main ditch for salt drainage includes a main ditch on saline-alkali land, a first gravel layer laid in the main ditch, a yellow sand layer laid on the first gravel layer, and a pavement. The second ditch is located at the ends of the second planting soil layer. The second d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ditch. The second gravel layer is covered with non-woven cloth. The second planting soil layer is laid on the saline-alkali soil layer. The second ditch is located at the ends of the second planting soil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by using the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the water can leave the saline-alkali land in many directions by setting the main groove and the secondary groove, so that the water can take more salt, reduce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saline-alkali land, reduce the salt seepag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常通过换土的方式,将非盐渍化的种植土铺设在盐碱地上,再将树木种植在种植土上,但地下水中的盐分会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使种植土变为次生盐渍土,导致种植土上的树木发生死亡,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具有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上的排盐主沟和排盐次沟,所述排盐主沟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主沟槽、铺设在所述主沟槽内的第一砂砾石层、铺设在所述第一砂砾层上的黄沙层、铺设在所述黄沙层上的第一种植土层,所述第一砂砾石层和所述黄沙层上均包覆有无纺布,所述排盐次沟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次沟槽、铺设在所述次沟槽内的第二砂砾石层,所述次沟槽与所述主沟槽连通,所述第二砂砾石层上包覆有无纺布,盐碱地上铺设有用于种植树木的第二种植土层,所述次沟槽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两端,所述第一种植土层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滴落到第二种植土层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朝下方渗透,经过第二砂砾石层后渗透到次沟槽内,雨水从次沟槽流入到主沟槽内,经第一黄沙层和第一砂砾石层的过滤后进入到主沟槽的底部,并沿主沟槽运动,排出盐碱地;当盐碱地内的盐分沿土壤内的毛细管上升时,由于第二砂砾石层和第一砂砾石层中砂砾石之间的间隙较大,盐分难以沿第二砂砾石层和第一砂砾石层到达第二种植土层,使第二种植土层难以盐渍化,提高了第二种植土层上的树木的存活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沟槽呈网状分布,所述第二种植土层位于所述主沟槽围成的区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网状分布的主沟槽使水分能够任意流动,增大了水分与盐碱地的接触面积,水分能够将盐碱地上较多的盐分排出,降低盐碱地的盐度,减少上渗的盐分,减小了第二种植土层盐渍化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砂砾石层与所述黄沙层之间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砂砾石层和所述黄沙层之间的分隔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分隔架内的吸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从黄沙层流动至第一砂砾石层时,吸水层对水分进行吸收,当盐分上渗时,吸水层也对盐分进行吸收,使盐分不易继续朝上方渗透,减小了第二种植土层盐渍化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种植土层与盐碱地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铺设在盐碱地上的碎石层、铺设在所述碎石层上的无纺布、放置在所述无纺布上的支撑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的设置使盐碱地上的盐分难以上渗至第二种植土层处,支撑架使第二种植土层上的树木能够较为稳定的生长;当雨水将第二种植土层上的泥土冲刷下来时,无纺布对泥土进行阻挡,减少第二种植土层的水土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放置在所述无纺布上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种植土层一侧的海绵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第二种植土层进行支撑,海绵垫起到缓冲的效果并可将水分进行吸收,使盐分难以进入到第二种植土层内,减少了第二种植土层盐渍化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透水孔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透水孔内放置有碎石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动至支撑板上时,支撑板上的透水孔将雨水进行引导,雨水经过碎石块后到达海绵垫处;当盐分上渗时,由于碎石块间的间隙较大,盐分难以上渗,汇聚在海绵垫处,在之后的雨水冲刷下离开海绵垫,减小了第二种植土层的盐渍化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种植土层内设置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管采用PVC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管的设置使植物的根部能够较好的与空气进行接触,透气孔的设置增大了透气管与第二种植土层的接触面积,增强了透气效果,PVC制成的透气管强度较高且较耐腐蚀,使透气管可长时间的在第二种植土层内帮助植物根部进行透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水环,所述储水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气管远离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种植土层内的水分蒸发后,水蒸气沿透气管移动,并接触到储水环,储水环使水蒸气液化,重新回到第二种植土层内,减少了需要浇水的量,节约了水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主沟槽和次沟槽,使水分能够从多方向离开盐碱地,提高了水分与盐碱地之间的基础面积,使水分能够带走较多的盐分,降低盐碱地的盐分浓度,减少盐分的上渗,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2、通过设置分隔层和隔离层,使盐分难以通过毛细作用渗透至第二种植土层,同时又不影响整体的排水效果,在使外界的水分冲刷盐碱地的同时使盐碱地内的盐分不易渗透至第二种植土层上,减低了第二种植土层盐碱化的几率,提高了第二种植土层上树木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分隔架与黄沙层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体现支撑板与海绵垫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体现次沟槽与主沟槽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的A处放大图,体现透气管与储水环的连接结构。附图标记:1、排盐主沟;11、主沟槽;12、第一砂砾石层;13、黄沙层;14、第一种植土层;2、排盐次沟;21、次沟槽;22、第二砂砾石层;3、分隔层;31、分隔架;311、基板;312、稳固板;313、引流板;32、吸水层;4、隔离层;41、碎石层;42、无纺布;43、支撑架;431、支撑板;432、海绵垫;44、透水孔;45、碎石块;5、第二种植土层;6、透气管;61、透气孔;62、储水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包括排盐主沟1和排盐次沟2,排盐主沟1包括主沟槽11、第一沙砾石层12、黄沙层13和第一种植土层14,主沟槽11呈网络状分布,第一沙砾石层12铺设在主沟槽11的底面,第一砂砾石层12上包覆有无纺布42,第一砂砾石层12上设置有分隔层3,分隔层3包括分隔架31和吸水层32,分隔架31包括放置在第一砂砾石层12远离主沟槽11底面一侧的基板311、竖直固定在基板311上表面的稳固板312、固定连接在稳固板312远离基板311一侧的引流板313,引流板313的截面呈人字形,吸水层32固定连接在稳固板312的两侧,吸水层32采用海绵制成。黄沙层13铺设在引流板313远离基板311的一侧,黄沙层13上包覆有无纺布42,第一种植土层14铺设在黄沙层13远离引流板313的一侧,第一砂砾石层12、黄沙层13和分隔层3的总厚度等于主沟槽11的厚度。如图1所示,排盐次沟2位于排盐主沟1围成的区域内,如图3和图4所示,排盐次沟2包括次沟槽21、第二砂砾石层22,次沟槽21开设在盐碱地上且两端与主沟槽11连通,第二砂砾石层22铺设在次沟槽21的底面上,第二砂砾石层22上包覆有无纺布42,第二砂砾石层22的厚度等于次沟槽21的厚度,第二砂砾石层22的两端与第一砂砾石层12抵触。盐碱地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上的排盐主沟(1)和排盐次沟(2),所述排盐主沟(1)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主沟槽(11)、铺设在所述主沟槽(11)内的第一砂砾石层(12)、铺设在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上的黄沙层(13)、铺设在所述黄沙层(13)上的第一种植土层(14),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和所述黄沙层(13)上均包覆有无纺布(42),所述排盐次沟(2)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次沟槽(21)、铺设在所述次沟槽(21)内的第二砂砾石层(22),所述次沟槽(21)与所述主沟槽(11)连通,所述第二砂砾石层(22)上包覆有无纺布(42),盐碱地上铺设有用于种植树木的第二种植土层(5),所述次沟槽(21)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5)的两端,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5)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盐碱地上的排盐主沟(1)和排盐次沟(2),所述排盐主沟(1)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主沟槽(11)、铺设在所述主沟槽(11)内的第一砂砾石层(12)、铺设在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上的黄沙层(13)、铺设在所述黄沙层(13)上的第一种植土层(14),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和所述黄沙层(13)上均包覆有无纺布(42),所述排盐次沟(2)包括开设在盐碱地上的次沟槽(21)、铺设在所述次沟槽(21)内的第二砂砾石层(22),所述次沟槽(21)与所述主沟槽(11)连通,所述第二砂砾石层(22)上包覆有无纺布(42),盐碱地上铺设有用于种植树木的第二种植土层(5),所述次沟槽(21)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5)的两端,所述第一种植土层(1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种植土层(5)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沟槽(11)呈网状分布,所述第二种植土层(5)位于所述主沟槽(11)围成的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排盐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与所述黄沙层(13)之间设置有分隔层(3),所述分隔层(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砂砾石层(12)和所述黄沙层(13)之间的分隔架(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