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59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所述车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的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车辆的电池热交换,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包括一接头,串接于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内,用于与外部温控回路连通,将所述车载温控回路隔断为输入侧和输出侧;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车载换热回路,工作于制热或制冷模式,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端;第二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第二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支持车辆选择外部热源、冷源或内部热源、冷源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池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车辆中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需要经常充电。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快速充电时电池的发热量较大,现有的车载电池液体冷却方式无法满足其散热要求,从而限制了充电电流,影响了充电速度。此外,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的温度也较低,导致充电效率较低,需要对电池进行预热使其工作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范围,现有的车载电池预热方式在低温环境下较难满足电池预热需求,因此还需要对现有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思路是开发一种大功率车载冷却系统,这种车载冷却系统的额定功率为原有车载冷却系统的2-3倍,同时车载冷却系统的重量显著增加,导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下降。此外,这种方案仅适用于快速充电时的状态,对于正常行驶的车辆来说设计过于冗余,同时提高了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能够在快速充电时使车辆的电池的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并兼顾车辆行驶时的电池温度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的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车辆的电池热交换,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包括一接头,串接于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内,用于与外部温控回路连通,将所述车载温控回路隔断为输入侧和输出侧;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车载换热回路,工作于制热或制冷模式,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端;第二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控制所述输入侧及输出侧与所述接头连通时,所述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外部温控回路连通构成一第一工作回路,由所述外部温控回路内的工质加热或冷却所述电池;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控制所述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的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车辆的电池热交换,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包括一接头,串接于所述车载温控回路内,用于与外部温控回路连通,将所述车载温控回路隔断为输入侧和输出侧;至少一个设于车辆内部车载换热回路,工作于制热或制冷模式,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入侧,连接所述第一端;第二三通阀,串接于所述输出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控制所述输入侧及输出侧与所述接头连通时,所述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外部温控回路连通构成一第一工作回路,由所述外部温控回路内的工质加热或冷却所述电池;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控制所述输入侧及输出侧与所述第一端及第二端连通时,所述车载温控回路与所述车载换热回路连通构成一第二工作回路,由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内的工质加热或冷却所述电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包括:换热器,串接于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内,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内的工质通过所述换热器与外部环境热交换;泵,串接于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内,使所述车载换热回路内的工质循环流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玉陈海涛周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