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28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包括主体及设置于主体内的横板与竖板,竖板垂直于横板且固定于横板上方,横板及竖板边沿与主体内壁紧贴,横板及竖板将主体内部分为储水仓、过滤室及除臭室,储水仓位于主体内底部,过滤室及除臭室位于储水仓上方,横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及第二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连通过滤室及储水仓,第二排水口连通除臭室及储水仓,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除臭室内填充有生物填料,除臭室的顶壁及底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按水平方向间隔排列,主体上设置有与除臭室连通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
本技术涉及生物除臭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农业生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堆肥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和有机废气,不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臭气和有机废气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污水处理厂、泵站、公厕、垃圾站、垃圾填埋场、农业生产等,皆是臭气的主要来源场所。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污水等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恶气体,这些臭气往往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化氢、氨气、硫醇类等。它们容易被人类的嗅觉器官感觉到,具有攻击性和杀伤性,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臭气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介质(如除臭液)与臭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臭气的化学性质来达到除臭的目的,但化学法一般造价以及运行费用高;物理法主要为活性炭吸附法,设备简单,净化效果好,但活性炭再生困难,仅适用于低浓度臭气场合;生物法主要有生物土壤系统除臭法、生物滤池法和生物滴滤法等,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尽管生物除臭技术越来越来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除臭设备不是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大、安装麻烦,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另外臭气中有一些固体尘埃不能被生物填料内的微生物吸收转化,长期累积附着在填料表面,影响微生物对臭气的吸收转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其为一体化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横板与竖板,所述竖板垂直于所述横板且固定于所述横板上方,所述横板及所述竖板边沿与所述主体内壁紧贴,所述横板及所述竖板将所述主体内部分为储水仓、过滤室及除臭室,所述储水仓位于所述主体底部,所述过滤室及所述除臭室位于所述储水仓上方,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及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所述过滤室及所述储水仓,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所述除臭室及所述储水仓,所述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滤室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吸附层,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主体的接口处及所述通气孔均低于所述吸附层顶面,所述过滤室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喷头;所述除臭室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除臭室的顶壁及底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及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按水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除臭室顶壁到底壁的距离,所述第二挡板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口,所述除臭室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喷头,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仓内部连通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喷头及所述第二出水喷头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除臭室连通的出气管。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仓内部连通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喷头及所述第二出水喷头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气体监测探头,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蜂鸣器,所述气体监测探头及所述蜂鸣器均与控制器连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层由活性炭材料制成。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竖板与临近于所述竖板的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喷头及所述第二出水喷头与所述主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其为一体化的设备,且除臭室内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设置可以使臭气与生物填料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减小除臭室的空间,从而减小设备的体积,使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另外其过滤室的设置可以过滤臭气中一些微生物无法吸收转化的固体尘埃,避免固体尘埃堵塞生物填料,影响微生物对臭气的吸收转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主体;110、横板;120、竖板;200、储水仓;300、过滤室;310、第一排水口;320、通气孔;330、进气管;340、吸附层;350、第一出水喷头;400、除臭室;410、第二排水口;420、生物填料;430、第一挡板;440、第二挡板;441、第三排水口;450、第二出水喷头;460、出气管;470、气体监测探头;480、蜂鸣器;500、连接管道;510、循环水泵;60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横板110与竖板120,所述竖板120垂直于所述横板110且固定于所述横板110上方,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边沿与所述主体100内壁紧贴,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将所述主体100内部分为储水仓200、过滤室300及除臭室400,所述储水仓200位于所述主体100底部,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除臭室400位于所述储水仓200上方,所述横板110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口310及第二排水口410,所述第一排水口31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第二排水口410连通所述除臭室4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竖板120上设置有通气孔320;所述主体100上设置有进气管33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过滤室30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内设置有吸附层34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主体100的接口处及所述通气孔均低于所述吸附层340顶面,所述过滤室300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喷头350;所述除臭室40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420,所述除臭室400的顶壁及底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430及多个第二挡板440,所述第一挡板430与所述第二挡板440按水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除臭室顶壁到底壁的距离,所述第二挡板440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口441,所述除臭室400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喷头450,所述主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仓内部连通的连接管道500,所述连接管道500与所述第一出水喷头350及所述第二出水喷头450连通,所述连接管道500上设置有循环水泵510,所述主体10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除臭室400连通的出气管460。上述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其为一体化的设备,所述除臭室400内所述第一挡板430及所述第二挡板440的设置可以使臭气与所述生物填料420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减小所述除臭室400的空间,从而减小设备的体积,使设备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另外所述过滤室300的设置可以过滤臭气中一些微生物无法吸收转化的固体尘埃,避免固体尘埃堵塞所述生物填料420,影响微生物对臭气的吸收转化。进一步地,臭气从所述进气管330进入所述过滤室300,经过所述吸附层340,同时在上方所述第一出水喷头350洒水的双重作用下,将臭气内的固体尘埃过滤在所述吸附层340上,过滤后的臭气通过所述通气孔320进入所述除臭室400,在所述第一挡板430及所述第二挡板440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除臭室400内流通,同时在所述第二出水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横板(110)与竖板(120),所述竖板(120)垂直于所述横板(110)且固定于所述横板(110)上方,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边沿与所述主体(100)内壁紧贴,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将所述主体(100)内部分为储水仓(200)、过滤室(300)及除臭室(400),所述储水仓(200)位于所述主体(100)底部,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除臭室(400)位于所述储水仓(200)上方,所述横板(110)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口(310)及第二排水口(410),所述第一排水口(31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第二排水口(410)连通所述除臭室(4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竖板(120)上设置有通气孔(320);所述主体(100)上设置有进气管(33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过滤室(30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内设置有吸附层(34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主体(100)的接口处及所述通气孔均低于所述吸附层(340)顶面,所述过滤室(300)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喷头(350);所述除臭室(40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420),所述除臭室(400)的顶壁及底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430)及多个第二挡板(440),所述第一挡板(430)与所述第二挡板(440)按水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除臭室顶壁到底壁的距离,所述第二挡板(440)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口(441),所述除臭室(400)顶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喷头(450),所述主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仓内部连通的连接管道(500),所述连接管道(500)与所述第一出水喷头(350)及所述第二出水喷头(450)连通,所述连接管道(500)上设置有循环水泵(510),所述主体(10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除臭室(400)连通的出气管(4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横板(110)与竖板(120),所述竖板(120)垂直于所述横板(110)且固定于所述横板(110)上方,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边沿与所述主体(100)内壁紧贴,所述横板(110)及所述竖板(120)将所述主体(100)内部分为储水仓(200)、过滤室(300)及除臭室(400),所述储水仓(200)位于所述主体(100)底部,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除臭室(400)位于所述储水仓(200)上方,所述横板(110)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口(310)及第二排水口(410),所述第一排水口(31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第二排水口(410)连通所述除臭室(400)及所述储水仓(200),所述竖板(120)上设置有通气孔(320);所述主体(100)上设置有进气管(33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过滤室(300)连通,所述过滤室(300)内设置有吸附层(340),所述进气管(330)与所述主体(100)的接口处及所述通气孔均低于所述吸附层(340)顶面,所述过滤室(300)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喷头(350);所述除臭室(400)内填充有生物填料(420),所述除臭室(400)的顶壁及底壁上分别垂直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430)及多个第二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洁林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