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01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包括第一密集网层、第二密集网层、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涤纶保温层、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亲肤层和内置保温棉层,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和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中部紧密贴合有涤纶保温层,第一密集网层的下表面与第二密集网层的上表面黏胶粘合。该种防钻绒保温棉,第一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经向线和纬向线,且经向线和纬向线交叉紧密进行布置,通过经向线和纬向线交叉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的气密性,由于第二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呈斜向进行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第二密集网层之间的强度,从而防止毛绒对保温棉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达到防钻绒效果。

A kind of heat proof cotton for drilling w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drilling pile insulation cott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ense mesh layer, a second dense mesh layer, a first high elastic polyester shrinkage layer, a polyester insulation layer, a second high elastic polyester shrinkage layer, a skin-affinity layer and a built-in insulation cotton lay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high elastic polyester shrinkage layer and the second high elastic polyester shrinkage layer is closely bonded with polyester fib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dense mesh layer is adher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densely meshwork lay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dense ne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directional line and a latitudinal line, and the warp line and a latitudinal line are arranged closely together. The air tightness of the first dense net layer is effectively increased by the crossing arrangement of the warp line and a latitudinal line, because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dense ne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blique line and a second oblique line. The diagonal arrangement of the alignment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strength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dense layers of the first dense mesh layer, thus preventing the plush from destroying the insulation cott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anti-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钻绒保温棉
本技术涉及保温棉
,具体为一种防钻绒保温棉。
技术介绍
保温棉是将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在工业电炉中高温熔融,形成流体,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经过集棉器集棉,形成保温棉,保温棉可进一步加工成纤维毯、板、纸、布、绳等制品。陶瓷纤维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特点。但现有的保温棉由于表面微薄,没有保护结构,易造成保温棉出现绒毛钻孔现象,从而使保温棉得不到质量保证,且保温棉的进行出现结块现象,易降低保温棉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钻绒保温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保温棉出现绒毛钻孔现象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包括第一密集网层、第二密集网层、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涤纶保温层、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亲肤层和内置保温棉层,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和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中部紧密贴合有涤纶保温层,所述第一密集网层的下表面与第二密集网层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二密集网层的下表面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下表面与涤纶保温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涤纶保温层的下表面与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上表面黏贴粘合,所述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的下表面与内置保温棉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内置保温棉层的下表面与亲肤层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与涤纶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经向线和纬向线,所述经向线和纬向线与第一密集网层紧密贴合,且经向线和纬向线交叉紧密进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所述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与第二密集网层紧密贴合,且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交叉紧密进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涤纶保温层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风层,所述第一防风层与涤纶保温层紧密贴合,所述涤纶保温层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防风层,所述第二防风层与涤纶保温层紧密贴合,且第一防风层和第二防风层对称布置在涤纶保温层上下端。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的上端设置有高密度尼龙层,所述高密度尼龙层与亲肤层黏贴粘合,且高密度尼龙层与吸湿海绵层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的中部设置有吸湿海绵层,所述吸湿海绵层与亲肤层紧密贴合,且吸湿海绵层设置有吸水小孔,并且吸水小孔设置有多个。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黑色吸光面层,所述黑色吸光面层与亲肤层紧密贴合,且黑色吸光面层的下表面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的下端设置有陶瓷纤维结构,所述陶瓷纤维结构与亲肤层紧密贴合,且两组陶瓷纤维结构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钻绒保温棉,第一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经向线和纬向线,且经向线和纬向线交叉紧密进行布置,通过经向线和纬向线交叉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的气密性,由于第二密集网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斜向线和第二斜向线呈斜向进行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第二密集网层之间的强度,从而防止毛绒对保温棉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达到防钻绒效果,亲肤层的上端设置有高密度尼龙层,且高密度尼龙层与吸湿海绵层紧密贴合,通过高密度尼龙层有效的增加保温棉下端的气密性,从而增加保温棉的防钻绒效果,进而增加保温棉的质量保证,亲肤层的下端设置有陶瓷纤维结构,且两组陶瓷纤维结构紧密连接,通过陶瓷纤维结构紧密连接有效的使陶瓷纤维结构构成一个面,从而防止钻绒现象,进而增加保温棉的弹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密集网层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亲肤层剖视图。图中:1、第一密集网层;101、经向线;102、纬向线;2、第二密集网层;201、第一斜向线;202、第二斜向线;3、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01、铝箔层;4、涤纶保温层;401、第一防风层;402、第二防风层;5、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6、亲肤层;601、陶瓷纤维结构;602、吸湿海绵层;603、高密度尼龙层;604、黑色吸光面层;7、内置保温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集网层1、第二密集网层2、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涤纶保温层4、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亲肤层6和内置保温棉层7,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和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中部紧密贴合有涤纶保温层4,第一密集网层1的下表面与第二密集网层2的上表面黏胶粘合,第二密集网层2的下表面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上表面黏胶粘合,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下表面与涤纶保温层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涤纶保温层4的下表面与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上表面黏贴粘合,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下表面与内置保温棉层7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内置保温棉层7的下表面与亲肤层6的上表面紧密贴合,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与涤纶保温层4之间设置有铝箔层301,铝箔层301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紧密贴合。进一步的,第一密集网层1的内部设置有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与第一密集网层1紧密贴合,且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交叉紧密进行布置,通过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交叉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1的气密性,防止毛绒对保温棉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达到防钻绒效果。进一步的,第二密集网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与第二密集网层2紧密贴合,且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交叉紧密进行布置,通过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交叉布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密集网层1的气密性,防止毛绒对保温棉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对保温棉达到保护效果。进一步的,涤纶保温层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防风层401,第一防风层401与涤纶保温层4紧密贴合,涤纶保温层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防风层402,第二防风层402与涤纶保温层4紧密贴合,且第一防风层401和第二防风层402对称布置在涤纶保温层4上下端,通过第一防风层401和第二防风层402有效的对涤纶保温层4进行双面防风,从而对涤纶保温层4达到防风效果。进一步的,亲肤层6的上端设置有高密度尼龙层603,高密度尼龙层603与亲肤层6黏贴粘合,且高密度尼龙层603与吸湿海绵层602紧密贴合,通过高密度尼龙层603有效的增加保温棉下端的气密性,从而增加保温棉的防钻绒效果,进而增加保温棉的质量保证。进一步的,亲肤层6的中部设置有吸湿海绵层602,吸湿海绵层602与亲肤层6紧密贴合,且吸湿海绵层602设置有吸水小孔,并且吸水小孔设置有多个,通过吸湿海绵层602有效的吸收保温棉内部的水分,从而使保温棉处于干燥状态,进而增加对保温棉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亲肤层6的下表面设置有黑色吸光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集网层(1)、第二密集网层(2)、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涤纶保温层(4)、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亲肤层(6)和内置保温棉层(7),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和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中部紧密贴合有涤纶保温层(4),所述第一密集网层(1)的下表面与第二密集网层(2)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二密集网层(2)的下表面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下表面与涤纶保温层(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涤纶保温层(4)的下表面与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上表面黏贴粘合,所述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下表面与内置保温棉层(7)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内置保温棉层(7)的下表面与亲肤层(6)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与涤纶保温层(4)之间设置有铝箔层(301),所述铝箔层(301)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集网层(1)、第二密集网层(2)、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涤纶保温层(4)、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亲肤层(6)和内置保温棉层(7),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和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中部紧密贴合有涤纶保温层(4),所述第一密集网层(1)的下表面与第二密集网层(2)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二密集网层(2)的下表面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上表面黏胶粘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的下表面与涤纶保温层(4)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涤纶保温层(4)的下表面与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上表面黏贴粘合,所述第二高弹涤纶收缩层(5)的下表面与内置保温棉层(7)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内置保温棉层(7)的下表面与亲肤层(6)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与涤纶保温层(4)之间设置有铝箔层(301),所述铝箔层(301)与第一高弹涤纶收缩层(3)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集网层(1)的内部设置有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所述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与第一密集网层(1)紧密贴合,且经向线(101)和纬向线(102)交叉紧密进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保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集网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所述第一斜向线(201)和第二斜向线(202)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强
申请(专利权)人:暖博士新材料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