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88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用一体化装置橇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所述橇座包括纵梁、横梁、支撑、加强筋、格栅板,所述纵梁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横梁横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纵梁与横梁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纵梁还在框架内部纵向设置多个,所述纵梁的中部横向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多个纵梁,所述纵梁、横梁与加强筋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横梁与加强筋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雨雪不易排出的问题;并且由于格栅板重量轻,使得橇座整体重量减轻,便于安装运输。

A skid seat for oil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 integrated device sled seat for an oi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sled seat for an oil field. The sled seat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beam, a crossbeam, a support, a reinforcing bar and a grid plate.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beams, the crossbeam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with two lateral longitudinal beams and a crossbeam constitutes a rectangular frame.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bar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reinforcing bars connect the longitudinal beams. The longitudinal beams, the transverse beams and the reinforcing bars form a plurality of grid spaces. The grid plates are grid-shaped and embedd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id spaces. The bottom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s, the transverse beams and the reinforcing bars are arrang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ain and snow are not easily discharged, and because the weight of the grille plate is light, the overall weight of the sled seat is reduced,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
本技术涉及油田用一体化装置橇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
技术介绍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体化的集成装置具有装备集成、易于自动化的优点,因此应用了许多一体化的集成装置,而这些集成装置都需要橇座。由于现有的橇座上表面经常采用菱形花钢板,在排除雨雪方面很不理想,在冬天橇座的背阴处容易引起结冰,形成安全隐患问题,采用人工除雪的方法费时费力,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另外一体化装置的橇座采用的菱形花钢板重量大,导致橇座整体沉重,不便于安装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排除雨雪困难,并且橇座重量大,不便于安装运输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所述橇座包括纵梁、横梁、支撑、加强筋、格栅板,所述纵梁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横梁横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纵梁与横梁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纵梁还在框架内部纵向设置多个,所述纵梁的中部横向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多个纵梁,所述纵梁、横梁与加强筋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横梁与加强筋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所述横梁横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纵梁纵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横梁与纵梁构成矩形框架,所述横梁还在框架内部横向设置多个,所述横梁的中部纵向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多个横梁;加强筋与横梁垂直。所述横梁横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纵梁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两个外侧的纵梁与两个外侧的横梁构成矩形框架,所述加强筋纵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横梁,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纵梁;横向设置的加强筋与纵梁垂直,纵向设置的加强筋与横梁垂直。所述支撑为工字形或者圆柱形,材料为钢或者不锈钢。所述横梁的侧面设置2个吊耳或者多个吊耳,所述吊耳固定在支撑的外侧并延伸出横梁的外侧,延伸出的长度为30mm~200mm之间。所述纵梁、横梁、支撑、加强筋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还完整包裹纵梁与横梁的侧面,形成橇座侧面与底部密封的底部空间。所述底板的底部或者边缘底部或者边缘侧部设有一个或多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贯通底板。所述支撑一端设在纵梁中部,另一端延伸出纵梁内侧,纵梁的内边缘位于支撑的中部;所述支撑一端设在横梁中部,另一端延伸出横梁内侧,横梁的内边缘位于支撑的中部;所述支撑一端设在加强筋中部,另一端延伸出加强筋边缘,加强筋的边缘位于支撑的中部。所述加强筋从一端的纵梁贯通到另一端的纵梁,或者从一端的横梁贯通到另一端的横梁。所述格栅板的上表面与纵梁、横梁、加强筋的上表面都平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使用了格栅板,格栅板为网格状,雨雪可以从格栅板漏到橇座底部,解决了雨雪不易排出的问题;并且由于格栅板重量轻,使得橇座整体重量减轻,便于安装运输。2、由于使用了加强筋,使得橇座整体强度增加,并且加强筋的安装位置可以灵活改变,可以满足各种设备的安装强度的需求。3、由于使用了排水口,可以使积累的雨雪通过排水口排入特定水道,便于排水管理。4、由于使用了吊耳,便于安装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耳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梁;2、横梁;3、支撑;4、加强筋;5、格栅板;6、排水口;7、吊耳;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为了解决排除雨雪困难,并且橇座重量大,不便于安装运输的问题,本实施例如图1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所述橇座包括纵梁1、横梁2、支撑3、加强筋4、格栅板5,所述纵梁1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横梁2横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纵梁1与横梁2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纵梁1还在框架内部纵向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的中部横向设置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连接多个纵梁1,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5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3。本实施例由于使用了格栅板5,格栅板5为网格状,雨雪可以从格栅板5漏到橇座底部,解决了雨雪不易排出的问题;并且由于格栅板5重量轻,使得橇座整体重量减轻,便于安装运输。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所述橇座包括纵梁1、横梁2、支撑3、加强筋4、格栅板5,所述横梁2横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两个外侧的纵梁1与两个外侧的横梁2构成矩形框架,所述加强筋4纵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横梁2,所述加强筋4横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纵梁1;横向设置的加强筋4与纵梁1垂直,纵向设置的加强筋4与横梁2垂直,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5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3。本实施例由于使用了加强筋4,使得橇座整体强度增加,并且加强筋4的安装位置可以灵活改变,可以满足各种设备的安装强度的需求。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2的侧面设置2个吊耳7或者多个吊耳7,所述吊耳7固定在支撑3的外侧并延伸出横梁2的外侧,延伸出的长度为30mm~200mm之间。所述纵梁1、横梁2、支撑3、加强筋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板8还完整包裹纵梁1与横梁2的侧面,形成橇座侧面与底部密封的底部空间。所述底板8的底部或者边缘底部或者边缘侧部设有一个或多个排水口6,所述排水口6贯通底板8。本实施例由于使用了排水口6,可以使积累的雨雪通过排水口6排入特定水道,便于排水管理;由于使用了吊耳7,便于安装运输。本技术的实施例装配和使用过程如下:装配过程:首先使用螺纹安装或者焊接的方式将纵梁和横梁安装完毕,再安装加强筋,再将吊耳与支撑安装为一体,再安装支撑,再安装底板,最后从上部放入格栅板,安装过程即完成。使用过程:本技术安装完成即可吊装到需要位置,在本技术的上面安装所需设备即可使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橇座包括纵梁(1)、横梁(2)、支撑(3)、加强筋(4)、格栅板(5),所述纵梁(1)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横梁(2)横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纵梁(1)与横梁(2)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纵梁(1)还在框架内部纵向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的中部横向设置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连接多个纵梁(1),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5)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田的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橇座包括纵梁(1)、横梁(2)、支撑(3)、加强筋(4)、格栅板(5),所述纵梁(1)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横梁(2)横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纵梁(1)与横梁(2)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纵梁(1)还在框架内部纵向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的中部横向设置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连接多个纵梁(1),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形成多个网格空间,所述格栅板(5)为网格状并嵌在这些网格空间的上部,所述纵梁(1)、横梁(2)与加强筋(4)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的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横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纵向设置两个,外侧两个横梁(2)与纵梁(1)构成矩形框架,所述横梁(2)还在框架内部横向设置多个,所述横梁(2)的中部纵向设置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连接多个横梁(2);加强筋(4)与横梁(2)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的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横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纵梁(1)纵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两个外侧的纵梁(1)与两个外侧的横梁(2)构成矩形框架,所述加强筋(4)纵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横梁(2),所述加强筋(4)横向设置多个,并连接多个纵梁(1);横向设置的加强筋(4)与纵梁(1)垂直,纵向设置的加强筋(4)与横梁(2)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的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3)为工字形或者圆柱形,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郭亚红刘利群演强贾海海李刚杨建东周焕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