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53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属于取送传递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用于盛放集流管的卡槽的传输底座、连接于传输底座,能够带动传输底座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的旋转机构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传输底座上,包括旋转轴,旋转轴连接于卡槽,能够带动卡槽绕旋转轴的轴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机构,能够带动传输底座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在竖直状态时,便于操作人员将集流管放入卡槽内,使得操作人员远离集流管的加工区域,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翻转机构,能够带动卡槽绕旋转轴的轴线转动180°,使得卡槽开口由朝上变为朝下,便于将集流管放置到集流管的夹具上而进行后续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A collecting pipe convey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vey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conveying pip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llect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It includes a conveying base with a slot for holding and discharging collecting pipe,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 turn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a conveying base, which can drive the conveying base to and fro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ates. The turn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base, including a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connected to a chute and can drive the chute to rotate around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invention can drive the transmission base to and fro betwee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ates by setting a rotating mechanism. In the vertical state,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operator to put the collecting pipe into the slot, so that the operator is far from the processing area of the collecting pipe, and the operator's personal safety is protected. The turn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chuck to rotate 180 degrees around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which makes the chuck opening change from upward to downward. It is convenient to place the collecting pipe on the fixture of the collecting pipe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and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送传递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中的集流管用于充装冷媒,是制冷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流管的结构一般是中空管,在其内装有隔片。现有的集流管在制造过程中是通过夹具夹紧后进行加工的,而将集流管放置到集流管夹具内是通过人工手动装夹完成的,不仅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在装夹集流管时需要将设备暂停,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内进行装夹,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集流管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放置集流管导致的工作效率差、劳动强度大,而且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包括:传输底座,其上设置有用于盛放集流管的卡槽;旋转机构,其连接于所述传输底座,能够带动所述传输底座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翻转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传输底座上,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卡槽,能够带动所述卡槽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集流管输送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一端连接于所述传输底座,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连接于所述旋转轴的卡槽底板,且所述卡槽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集流管的夹紧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槽底板上的夹紧气缸、连接于所述夹紧气缸输出端的夹紧爪和夹紧滚轮,所述夹紧滚轮一端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夹紧爪上。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摆台和联轴器,所述摆台设置于所述传输底座上,所述联轴器一端连接于所述摆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插片,所述定位气缸设置于所述卡槽底板上,所述定位插片连接于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且能够与集流管夹具上的定位孔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流管有无的红外感应器和用于检测所述集流管是否放置正确的对射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和所述对射感应器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且均设置于所述卡槽底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气缸,所述传送气缸设置于所述传输底座上,且所述传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卡槽底板;所述旋转轴沿径向贯穿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卡槽底板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且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翻转机构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流管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旋转机构,能够带动设置有卡槽的传输底座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在竖直状态时,便于操作人员将集流管放入卡槽内,使得操作人员远离集流管的加工区域,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能够有效地提高集流管的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翻转机构,能够在传输底座位于水平状态时,通过旋转轴带动卡槽绕旋转轴的轴线翻转180°,使得卡槽开口由朝上变为朝下,便于将集流管放置到集流管的夹具上而进行后续的加工,而且不需暂停设备,使得集流管的加工过程连续不停顿,有效地的提高集流管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管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流管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卡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旋转气缸;3、连接块;4、支撑杆;5、第一定位块;6、夹紧气缸;7、夹紧爪;8、夹紧滚轮;9、卡槽定位块;10、摆台;11、联轴器;12、支柱;13、卡槽底板;14、旋转轴;15、导向轴;16、直线轴承;17、限位块;18、传送气缸;19、第二定位块;20、定位插片;21、定位气缸;22、对齐丝杆;23、连接板;24、对射感应器;25、传输底座;26、集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杆4、传输底座25、旋转机构、翻转机构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支撑架1竖向设置,支撑杆4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支撑架1,传输底座25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支撑杆4上,传输底座25上设置有用于盛放集流管26的卡槽。旋转机构连接于传输底座25,能够带动传输底座25由水平状态旋转到竖直状态或竖直状态转到水平状态。翻转机构设置于传输底座25上,包括旋转轴14,旋转轴14连接于卡槽,能够带动卡槽绕旋转轴14的轴线转动。通过设置旋转机构,能够带动设置有卡槽的传输底座25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由水平状态转动到竖直状态时,便于操作人员将集流管26放入卡槽内,使得操作人员远离集流管26的加工区域,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能够有效地提高集流管的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翻转机构,能够在传输底座25位于水平状态时,通过旋转轴14带动卡槽绕旋转轴14的轴线翻转180°,使得卡槽开口由朝上变为朝下,便于将集流管26放置到集流管的夹具(图中未示出)上而进行后续的加工,不需要暂停设备,使得集流管26的加工过程连续不停顿,有效地的提高集流管26的加工效率。如图1所示,旋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连接块3,连接块3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一端连接于传输底座25,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旋转气缸2,旋转气缸2连接于控制器,旋转气缸2固设于支撑架1,且倾斜设置,连接块3的一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旋转气缸2的输出端。通过旋转气缸2的伸缩能够带动连接块3绕与支撑架1的连接点转动,进而带动传输底座25转动。在旋转气缸2的作用下,传输底座25能够由水平状态转动到竖直状态或者由竖直状态转动到水平状态。支撑杆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第一定位块5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杆4上,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定位块5的位置以起到在传输底座25由竖直状态转动到水平状态时,对传输底座25进行缓冲和定位,保证传输底座25能够稳定准确的到达指定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机构包括摆台10、联轴器11和旋转轴14,摆台10连接于控制器,且固设于连接块3上,能够随连接块3的转动而转动。联轴器11一端连接于摆台10,另一端连接于旋转轴14,旋转轴14未连接联轴器11的一端伸入传输底座25内,且能够随联轴器11的转动而转动。卡槽连接于旋转轴14,能够在旋转轴14的带动下绕旋转轴14的轴线翻转180°,由开口朝上翻转到开口朝下。通过设置翻转机构,能够在摆台10、联轴器11和旋转轴14的作用下将卡槽翻转180°,使得卡槽开口朝下并正对集流管夹具,便于集流管26的输送,而且能够保证集流管26准确放入集流管夹具内。如图1至图3所示,卡槽包括卡槽底板13和设置于卡槽底板13上用于夹紧集流管26的夹紧组件,卡槽底板13连接于旋转轴14,卡槽底板13上设置有支柱12,支柱12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柱12之间设置有卡槽定位块9,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底座(25),其上设置有用于盛放集流管(26)的卡槽;旋转机构,其连接于所述传输底座(25),能够带动所述传输底座(25)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翻转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传输底座(25)上,包括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连接于所述卡槽,能够带动所述卡槽绕所述旋转轴(14)的轴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底座(25),其上设置有用于盛放集流管(26)的卡槽;旋转机构,其连接于所述传输底座(25),能够带动所述传输底座(25)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往复运动;翻转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传输底座(25)上,包括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连接于所述卡槽,能够带动所述卡槽绕所述旋转轴(14)的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输送装置还包括支撑架(1);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一端连接于所述传输底座(25),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旋转气缸(2),所述旋转气缸(2)固设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连接于所述旋转轴(14)卡槽底板(13),且所述卡槽底板(13)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集流管(26)的夹紧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槽底板(13)上的夹紧气缸(6)、连接于所述夹紧气缸(6)输出端的夹紧爪(7)和夹紧滚轮(8),所述夹紧滚轮(8)一端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夹紧爪(7)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真景朱皓佶沈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