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22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包括端子外壳、导线放置孔、导线限位架、第一螺栓、固定管、螺纹杆、吸盘、第二螺栓、自攻螺丝、第一转轴、转动管、固定板、第二转轴、活动板和第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通过自攻螺丝和吸盘可将端子固定于各种平面,通过转轴和活动管可调节既可以固定于各种平面,通过第一转轴和转动管的转动固定,可调整自攻螺丝的角度,可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安装,通过导线限位架可对由第二螺栓压住的导线二次固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导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配件,具体是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属于电气配件

技术介绍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在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而且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和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一般的端子是放置在平面上没有任何固定装置,且端子是通过拧紧螺栓压紧导线,导线不能够很好的被固定,容易导致电接触不良,不能保证可以通过足够的电流,电气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包括端子外壳,所述端子外壳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端子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导线放置孔,所述导线放置孔的底端设有导线限位架,所述导线限位架安装于端子外壳的侧壁;所述导线限位架由固定板、第二转轴、活动板和第三螺栓构成;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侧壁,所述第三螺栓贯穿所述固定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三螺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端子外壳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端子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管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自攻螺丝。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为表面设有凹槽的柱体。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螺纹杆设置于端子外壳底部四角,且端子外壳的内部四角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导线放置孔和导线限位架的轴线均在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自攻螺丝的底端为尖端。优选的,所述端子外壳为四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管两两对称固定连接在端子外壳的两侧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自攻螺丝和吸盘可将端子固定于各种平面,通过转轴和活动管可调节既可以固定于各种平面,通过第一转轴和转动管的转动固定,可调整自攻螺丝的角度,可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安装;2、通过导线限位架可对由第二螺栓压住的导线二次固定,避免了导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端子外壳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线限位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子外壳,2、导线放置孔,3、导线限位架,4、第一螺栓,5、固定管,6、螺纹杆,7、吸盘,8、第二螺栓,9、自攻螺丝,10、第一转轴,11、转动管,301、固定板,302、第二转轴,303、活动板,304、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包括端子外壳1,端子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8,端子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导线放置孔2,该导线放置孔2用于放置导线,通过拧紧第二螺栓8能够将导线压紧。导线放置孔2的底端设有导线限位架3,通过该导线限位架3能够对导线进行二次固定从而避免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导线限位架3安装于端子外壳1的侧壁,导线限位架3由固定板301、第二转轴302、活动板303和第三螺栓304构成。其中,固定板301固定连接在端在外壳1的侧壁,第三螺栓304贯穿固定板301、活动板303;活动板303和固定板301远离第三螺栓3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02转动连接。端子外壳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通过螺纹杆6能够调节吸盘7的高度,通过吸盘7能够将端子外壳1固定住。端子外壳1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管5,固定管5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4;固定管5内设有第一转轴10,固定管5套设于第一转轴10外;第一转轴10远离固定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管11,转动管11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自攻螺丝9,便于转动调节自攻螺丝9的角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转轴10为表面设有凹槽的柱体,实现第一螺栓4卡合凹槽固定第一转轴10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螺纹杆6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螺纹杆6设置于端子外壳1底部四角,且端子外壳1的内部四角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杆6螺纹连接螺纹槽,结构更加合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螺栓8、导线放置孔2和导线限位架3的轴线均在同一垂直线上,便于固定导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自攻螺丝9的底端为尖端,便于钻通平面实现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端子外壳1为四方体结构,结构更加合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管5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管5两两对称固定连接端子外壳1的两侧壁,便于固定端子外壳1。本技术在使用时,先转动转动管11,这一步骤可根据复杂的安装环境调整自攻螺丝9的角度位置;调好位置后,拧紧第一螺栓4以固定固定管5,然后将自攻螺丝9拧入平面内,转动螺纹杆6可调节吸盘7高度,使吸盘7紧密吸附平面,起到双重固定端子外壳1的作用;将导线放置于导线放置孔2内,同时旋紧第二螺栓8,使第二螺栓8压紧导线放置孔2内的导线,拧开第三螺栓304,将活动板303转动打开,将未放置在导线放置孔2内的导线卡进固定板301顶部,盖上活动板303后拧紧第三螺栓304,可对导线进行二次固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导线松动造成电气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包括端子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端子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导线放置孔(2),所述导线放置孔(2)的底端设有导线限位架(3),所述导线限位架(3)安装于端子外壳(1)的侧壁;所述导线限位架(3)由固定板(301)、第二转轴(302)、活动板(303)和第三螺栓(304)构成;所述固定板(30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侧壁,所述第三螺栓(304)贯穿所述固定板(301)、活动板(303);所述活动板(303)和固定板(301)远离所述第三螺栓(3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02)转动连接;所述端子外壳(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端子外壳(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固定管(5)内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所述固定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1),所述转动管(11)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自攻螺丝(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稳定的方形端子,包括端子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端子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导线放置孔(2),所述导线放置孔(2)的底端设有导线限位架(3),所述导线限位架(3)安装于端子外壳(1)的侧壁;所述导线限位架(3)由固定板(301)、第二转轴(302)、活动板(303)和第三螺栓(304)构成;所述固定板(30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侧壁,所述第三螺栓(304)贯穿所述固定板(301)、活动板(303);所述活动板(303)和固定板(301)远离所述第三螺栓(3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02)转动连接;所述端子外壳(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7),所述端子外壳(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固定管(5)内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所述固定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超凡郝向永刘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雄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