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00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包括:同步轮、偏心轮、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定滑轮,其中,同步轮包括利用同步带进行同步转动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支架进行固定连接;偏心轮包括与第二同步轮同轴的第一圆盘和安装于第一圆盘表面的轮轴,偏心轮通过第一圆盘同轴固定于第二同步轮的远离支架的一侧;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利用纤丝并经过定滑轮与轮轴连接,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定滑轮和轮轴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测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连续数据测量,为桥梁结构的状态诊断提供充足数据,进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桥梁工程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工程检测是对桥梁结构使用状况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为桥梁的养护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桥梁结构的加载试验过程中,多采用车辆固定在单一位置进行加载测试的方式;最近几年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改进,采用人工方式在桥上布设若干测试点,使得车辆在指定位置进行分步加载测试。上述两种方法在测试过程中无法明确车辆在实际移动过程中与桥梁结构的作用效应或响应状况,无法为桥梁结构的状态诊断提供充足数据,并且测试效率较低、测试周期长,进而导致桥梁诊断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以实现测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任意位置的数据连续测量,为桥梁结构的状态诊断提供充足数据的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包括:同步轮、偏心轮、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定滑轮;所述同步轮包括利用同步带进行同步转动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支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偏心轮包括与第二同步轮同轴的第一圆盘和安装于第一圆盘表面的轮轴,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一圆盘同轴固定于第二同步轮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利用纤丝并经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所述定滑轮和所述轮轴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定滑轮安装在与第二同步轮同轴固定并靠近所述偏心轮的固定板上。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包括电流信号传感器或电压信号传感器。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距是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对应的位移量程的N分之一,其中N为整数。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第二同步轮的直径是第一同步轮的直径的N分之一,其中N为整数。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所述定滑轮的固定中心在第二同步轮的中心轴线正下方。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所述纤丝包括钢丝或柔性丝。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第一同步轮通过法兰盘同轴固定于车辆轮胎的外侧。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第二同步轮通过固定线和柔性胶固定在车辆外壳,其中,所述固定线包括电缆线,所述柔性胶包括502胶水。上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可选的是,所述车载位置测定装置还包括封闭外壳。本技术通过设计出包括同步轮、偏心轮、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定滑轮的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其中,第一同步轮固定在测试车辆轮胎的外侧,可以与车辆同步转动,偏心轮固定在第二同步轮上与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连接,将转动转化为平动,实现测试车辆位移的实时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车辆只能固定在单一位置进行测试或者依据人工设点分步测试,而导致桥梁结构的状态诊断所需数据不充分、测试效率较低以及测试周期长的问题,实现了测试车辆可以在行驶过程中的任意位置进行连续的数据测量,能够为桥梁结构的状态诊断提供充足数据,进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其他部分,如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组件,具体如同轴固定的连接组件等,本申请并不做任何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组件,因此省略这些部分,不在图1和图2中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包括同步轮101、偏心轮102、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和定滑轮104,其中:同步轮101包括利用同步带106进行同步转动的第一同步轮1011和第二同步轮1012,第一同步轮1011和第二同步轮1012通过支架105进行固定连接,支架10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同步轮1011的中心轴上方,支架10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同步轮1012的中心轴上方。支架105包括耐腐蚀、耐磨损和耐撞击的金属支架等。具体的,第二同步轮1012的直径是第一同步轮1011的直径的N分之一,其中N为整数。例如,N取值为5,当第一同步轮1011随测试车辆转动1周时,第二同步轮1012则同步转动5周。偏心轮102包括与第二同步轮1012同轴的第一圆盘1021和安装于第一圆盘1021表面的轮轴1022,偏心轮102通过第一圆盘1021同轴固定于第二同步轮1012的远离支架105的一侧。如图2所示,偏心轮102固定在第二同步轮1012的表面上,可以随第二同步轮1012同时转动。进一步的,偏心轮102的偏心距是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对应的位移量程的N分之一,其中N为整数,偏心距是第一圆盘1021和轮轴1022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当N取值为2时,偏心轮102的偏心距是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对应的位移量程的二分之一,如果安装的偏心轮102的偏心距固定,则需要选择位移量程是该偏心距的2倍的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如果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的位移量程固定,则需要根据该位移量程选择适用的偏心轮102。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利用纤丝107并经过定滑轮104与轮轴1022连接,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定滑轮104和轮轴1022处于同一平面上,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和定滑轮104安装在与第二同步轮1012同轴固定并靠近偏心轮102的固定板上。其中,固定板未在图1和图2中具体标出,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固定板的大小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固定板包括耐腐蚀、耐磨损和耐撞击的金属板等。在车载位置测定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将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定滑轮104和轮轴102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可以使得位移数据的测量更加准确,并减少纤丝107移动过程中与定滑轮104和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之间的摩擦,延长纤丝107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定滑轮104的固定中心在第二同步轮1012的中心轴线正下方,定滑轮104包括微型定滑轮。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定滑轮104和轮轴102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定滑轮104的固定中心设置在第二同步轮1012的中心轴线正下方,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与定滑轮104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设置使得纤丝107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较小,并且所需纤丝107的长度也相对较短。这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可选的,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103包括电流信号传感器或电压信号传感器,连续输出的电流信号或者电压信号的周期与第二同步轮1012的转动周期存在对应关系,例如,对电流信号传感器而言,输出的电流信号变化一个周期时,对应于第二同步轮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轮、偏心轮、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定滑轮;所述同步轮包括利用同步带进行同步转动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支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偏心轮包括与第二同步轮同轴的第一圆盘和安装于第一圆盘表面的轮轴,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一圆盘同轴固定于第二同步轮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利用纤丝并经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所述定滑轮和所述轮轴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定滑轮安装在与第二同步轮同轴固定并靠近所述偏心轮的固定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轮、偏心轮、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定滑轮;所述同步轮包括利用同步带进行同步转动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支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同步轮的中心轴上方;所述偏心轮包括与第二同步轮同轴的第一圆盘和安装于第一圆盘表面的轮轴,所述偏心轮通过第一圆盘同轴固定于第二同步轮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利用纤丝并经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所述定滑轮和所述轮轴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定滑轮安装在与第二同步轮同轴固定并靠近所述偏心轮的固定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位置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模拟信号位移传感器包括电流信号传感器或电压信号传感器。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赵莉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交弘建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徐利华刘君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