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78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其中,泵体组件,包括:多个气缸;至少一个隔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隔板具有连通孔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气缸的滑片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功率易急剧升高、运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泵体组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系统中,为了达到消费者设定温度,普遍采用变频技术,即通过控制压缩机转速实现制冷量调节,以达到精准温度的目的。然而,受压缩机最小转速的限制,变频压缩机最小制冷量在某些环境下依然偏大。现有技术中,部分压缩机厂家提出了双缸或多缸变容量技术进一步降低压缩机最小输出量,以实现更精准的温度控制和节能、降耗的目的。具体地,采用密封变容缸尾部的腔体(变容控制腔)、并控制该腔体内的压力实现了变容缸在正常工作或空转之间转换。变容控制腔因与压缩机内的油池隔离,使得压缩机在双缸运行时变容控制腔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滑片与滑片槽之间的间隙大量泄漏到变容缸缸室内,使得压缩机在双缸模式下的性能显著下降。若在压缩机需要双缸运行时将导入变容控制腔内的高压气体改为高压润滑油(从排气口导入高压气体改为从油池导入高压润滑油),在滑片与滑片槽间隙不变的条件下可显著降低冷媒从变容控制腔进入变容缸缸室的泄漏量。然而,滑片在做往复运动时,变容控制腔空间时大时小,由于润滑油具有不可压缩性,当变容控制腔内的高压润滑油不能及时排出,将导致变容控制腔内的压力急剧升高,不仅导致泵体组件功率升高,而且降低了泵体组件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功率易急剧升高、运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多个气缸;至少一个隔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隔板具有连通孔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气缸的滑片槽。进一步地,隔板包括:隔板本体,隔板本体具有连通孔;泄压组件,泄压组件设置在连通孔处,当一个气缸的滑片槽内高压润滑介质的压力大于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气缸的滑片槽内高压润滑介质的压力时,泄压组件处于开启状态,以使高压润滑介质通过连通孔流向低压侧。进一步地,隔板本体具有用于容置泄压组件的安装槽,且连通孔位于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泄压组件包括:泄压阀片;挡板,盖设在泄压阀片上;泄压紧固件,依次穿过挡板的一端、泄压阀片的一端与隔板本体连接。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气缸的轴线方向的参考面S内,安装槽与至少一个气缸的滑片槽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隔板本体的朝向第一气缸的一侧具有安装槽。进一步地,第二气缸的第二滑片槽的尾部具有变容控制腔,连通孔与变容控制腔相连通,第二气缸具有与变容控制腔连通的变容通道,变容通道与第二气缸的内腔隔离且连通至第二气缸的周向外壁,冷媒或高压润滑介质能够通过变容通道进入至变容控制腔内。进一步地,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的尾部具有沿第一气缸的轴向延伸的集油孔,连通孔与集油孔相连通。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滑片,第一滑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内;密封件组件,包括弹性件及密封件,第一气缸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一气缸的第一滑片槽的尾部连通,弹性件伸入安装孔内且与第一滑片抵接,密封件遮挡安装孔以对安装孔进行密封。进一步地,在沿第一气缸的轴向的投影方向上,变容控制腔的至少一部分、集油孔的至少一部分及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重合。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二气缸下方的法兰,法兰具有与变容控制腔连通的安装通道;锁定件,位于安装通道内,锁定件能够伸入至变容控制腔内并对设置在第二气缸的第二滑片槽内的第二滑片止挡限位;锁定复位件,与锁定件抵接,锁定复位件给锁定件提供朝向变容控制腔一侧运动的复位力,当高压润滑介质通过变容通道进入至变容控制腔内时,锁定件朝向锁定复位件运动且避让第二滑片;当冷媒通过变容通道进入至变容控制腔内时,锁定件在锁定复位件的复位力作用下伸入至变容控制腔内并对第二滑片止挡限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进一步地,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位于壳体内;连接管道,与泵体组件的变容控制腔连通,连接管道的进液口所处高度低于泵体组件的第二气缸的下端面所处高度,且高度差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泵体组件包括多个气缸及至少一个隔板。其中,隔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隔板具有连通孔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气缸的滑片槽。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当其中一个气缸的滑片槽内的压力突然升高时,高压润滑介质通过隔板上设置的连通孔进入至与该气缸相邻的另一个气缸的滑片槽内,以使该气缸的滑片槽内的压力降低,进而防止泵体组件的功率升高,提高泵体组件的运行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的泵体组件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泵体组件的第一气缸与隔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气缸与隔板装配后的局部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的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气缸与密封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第一气缸与密封件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2中的泵体组件的第二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图8中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滑片装配后的俯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气缸;11、第一气缸;111、第一滑片槽;111a、集油孔;112、安装孔;113、第一吸气口;12、第二气缸;121、第二滑片槽;121a、变容控制腔;122、变容通道;123、第二吸气口;20、隔板;21、隔板本体;211、连通孔;212、安装槽;22、泄压组件;221、泄压阀片;222、挡板;223、泄压紧固件;30、第一滑片;40、密封件组件;41、弹性件;42、密封件;50、法兰;51、安装通道;60、锁定件;70、锁定复位件;80、壳体;90、第二滚子;100、第二滑片;110、第一滚子;120、第一电磁阀;130、第二电磁阀;140、连接管道;150、油池;160、冷媒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功率易急剧升高、运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如图1和图2所示,泵体组件包括多个气缸10及至少一个隔板20。其中,隔板2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气缸10之间,隔板20具有连通孔211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气缸10的滑片槽。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当其中一个气缸10的滑片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缸(10);至少一个隔板(2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气缸(10)之间,所述隔板(20)具有连通孔(211)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气缸(10)的滑片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缸(10);至少一个隔板(2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气缸(10)之间,所述隔板(20)具有连通孔(211)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气缸(10)的滑片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包括:隔板本体(21),所述隔板本体(21)具有所述连通孔(211);泄压组件(22),所述泄压组件(22)设置在所述连通孔(211)处,当一个所述气缸(10)的滑片槽内高压润滑介质的压力大于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气缸(10)的滑片槽内高压润滑介质的压力时,所述泄压组件(22)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所述高压润滑介质通过所述连通孔(211)流向低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1)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泄压组件(22)的安装槽(212),且所述连通孔(211)位于所述安装槽(21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22)包括:泄压阀片(221);挡板(222),盖设在所述泄压阀片(221)上;泄压紧固件(223),依次穿过所述挡板(222)的一端、所述泄压阀片(221)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本体(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气缸(10)的轴线方向的参考面S内,所述安装槽(212)与至少一个所述气缸(10)的滑片槽呈夹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1)位于所述第二气缸(12)的上方,所述隔板本体(21)的朝向所述第一气缸(11)的一侧具有所述安装槽(2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2)的第二滑片槽(121)的尾部具有变容控制腔(121a),所述连通孔(211)与所述变容控制腔(121a)相连通,所述第二气缸(12)具有与所述变容控制腔(121a)连通的变容通道(122),所述变容通道(122)与所述第二气缸(12)的内腔隔离且连通至所述第二气缸(12)的周向外壁,冷媒或高压润滑介质能够通过所述变容通道(122)进入至所述变容控制腔(121a)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1)的第一滑片槽(111)的尾部具有沿所述第一气缸(11)的轴向延伸的集油孔(111a),所述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军阙沛祯向柳翟元彬苗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