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677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其适合于制造少量且带有多品种的包装设计的包装,能够在线内进行喷墨印刷及层合加工的制造。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具有: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一基材;单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粘接剂涂布部,其将粘接剂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干燥部,其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干燥;带状第二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二基材以与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贴合;以及层合加工部,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进行层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喷墨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水性墨液对带状基材进行喷墨印刷,从而进行层合加工的喷墨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水性墨液并利用喷墨打印机对塑料膜等带状基材进行喷墨印刷(专利文献1)。另外,在用于物品或食品等的包装的情况下,该带状基材通常使用层合加工后的基材(专利文献2)。以往的制法为,在利用打印机对带状基材进行印刷的印刷生产线中只进行印刷,在进行层合加工的层合加工生产线中只进行层合加工,因此在制造包装时需要转移制造生产线。近年来,销售区域限定、期间限定等各式各样的限定商品的情况逐渐增多,因而需要制造少量且带有多品种的包装设计的包装。在制造这样的少量且带有多品种的包装设计的包装时,若转移制造生产线而使各自的生产线开动来制造,存在会导致商品的制造成本、设备成本等成本率上升的问题。并且,在一边连续地搬运印刷基材一边印刷时,有扫描方式和单路径方式,单路径方式由于不必扫描从而适合于高速印刷。单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3。然而,当为15m/min左右的印刷速度时,存在产生墨液的干燥不足等引起的墨液流动、颜色晕染、以及多色印刷时的颜色混色等的问题,因而也存在极难提高印刷速度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41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4000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429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其适合于制造少量且带有多品种的包装设计的包装,能够在线内进行喷墨印刷及层合加工的制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具有: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一基材;单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粘接剂涂布部,其将粘接剂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干燥部,其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干燥;带状第二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二基材以与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贴合;以及层合加工部,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进行层合加工。所述层合加工优选为干式层合加工。在进行基于干式层合法的层合加工的情况下,将粘接剂通过有机溶剂稀释至适当的粘度并涂布于膜等带状基材,干燥后通过与另一方的带状基材压接而贴合来进行层合加工。作为所使用的粘接剂,有聚酯系粘接剂、聚醚系粘接剂等。优选为,所述喷墨打印机是通过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喷出水性墨液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水性墨液用的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具有:搬运机构,其进行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连续性搬运;单路径方式喷墨头,其对由所述搬运机构搬运的带状第一基材的表面以单路径方式喷出水性墨液;以及表面事先加热部,其设置在比所述喷墨头靠搬运的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至少表面进行加热,所述喷墨打印机对由所述表面事先加热部加热后的带状第一基材进行基于所述喷墨头的图像形成。作为基于所述表面事先加热部的加热,优选为,基于所述表面事先加热部的加热通过将热风吹到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表面的热风吹送机构进行。作为将热风吹到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表面以外的加热,能够通过照射与带状第一基材的吸收波长相同的波长的激光等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考虑基于红外线照射的加热,但在带状第一基材为透明膜的情况下,红外线会透过而不被加热,因此在为基于红外线照射的加热的情况下,带状第一基材需要为黑色或者是具有吸收红外线的波长的基材。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上述的基于热风吹送机构的加热、基于激光照射的加热、以及基于红外线照射的加热组合应用。例如,优选通过热风吹送机构将40℃~80℃的热风吹到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表面。优选为,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热风吹送机构构成为具有:喷嘴组主体,其通过多个狭缝状热风吹送喷嘴以相互地形成间隙的方式设置而成,所述狭缝状热风吹送喷嘴具有遍及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的狭缝状的热风吹出口;以及抽吸机构,其对所述喷嘴组主体的所形成的所述间隙的氛围气体进行抽吸。优选所述喷墨打印机还设置有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背面进行加热的背面加热部。优选基于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所述背面加热部的加热通过热风吹送机构或加热板进行。作为基于所述背面加热部的加热,优选为基于热风吹送机构或加热板的加热。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与上述的表面事先加热部相同的加热机构设置在比所述喷墨头靠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搬运的下游侧的位置而作为表面事后加热部。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及/或带状第二基材优选为透明的膜。作为透明的膜的带状第一基材及/或带状第二基材,能够适当地使用利用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VC(聚氯乙烯)、或者PP(聚丙烯)等的透明的合成树脂制膜。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方法是使用所述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印刷层合加工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喷墨打印机对带状第一基材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通过粘接剂涂布部将粘接剂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并通过所述干燥部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干燥,将所述带状第一基材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贴合以进行层合加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供适合于制造少量且带有多品种的包装设计的包装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及方法这一显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喷墨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示出在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热风吹送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是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喷墨打印机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例示性地示出,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则当然能有各种各样的变形。需要说明的是,相同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中,是将喷墨印刷与层合加工线内(inline)化、即一条龙化,从而能够以同一生产线制造的系统。在图1中,附图标记60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60具有:供给带状第一基材12的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64、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12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的单路径(singlepath)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A、将粘接剂68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12的粘接剂涂布部70、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68干燥的干燥部72、供给带状第二基材74以与所述带状第一基材12贴合的带状第二基材供给部76、以及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12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74进行层合加工的层合加工部78。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64在卷绕滚筒80卷绕有带状第一基材12,通过导出带状第一基材12而将带状第一基材12向喷墨打印机10A供给。附图标记82a、82b为进给滚筒。由水性墨液I印刷后的带状第一基材12直接被送往粘接剂涂布部70。粘接剂涂布部70具有粘接剂储存槽86、涂布滚筒88以及加压辊90,将粘接剂储存槽86内的粘接剂68涂布于穿过涂布滚筒88与加压辊90之间的带状第一基材12的印刷面。涂布有所述粘接剂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具有: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一基材;单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粘接剂涂布部,其将粘接剂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干燥部,其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干燥;带状第二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二基材以与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贴合;以及层合加工部,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进行层合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07 JP 2016-0775351.一种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具有:带状第一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一基材;单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进行水性墨液喷墨印刷;粘接剂涂布部,其将粘接剂涂布于水性墨液喷墨印刷后的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干燥部,其使涂布后的所述粘接剂干燥;带状第二基材供给部,其供给带状第二基材以与所述带状第一基材贴合;以及层合加工部,其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与所述带状第二基材进行层合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其中,所述层合加工为干式层合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其中,所述喷墨打印机是通过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喷出水性墨液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水性墨液用的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具有:搬运机构,其进行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连续性搬运;单路径方式喷墨头,其对由所述搬运机构搬运的带状第一基材的表面以单路径方式喷出水性墨液;以及表面事先加热部,其设置在比所述喷墨头靠搬运的上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带状第一基材的至少表面进行加热,所述喷墨打印机对由所述表面事先加热部加热后的带状第一基材进行基于所述喷墨头的图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层合加工线内系统,其中,基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重田龙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