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6574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对储能群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经过非线性误差控制器处理得到所有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的参考值;建立连接储能群内部所有储能系统的通信网络;利用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控制每一个储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储能群的有功功率分配精度;提高储能系统功率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降低干扰对储能群功率控制的影响;提高储能群应对通信故障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功率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储能系统可以有效缓解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不确定性扰动,提高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此外,对于由大量储能系统组成的储能群进行高效管理,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频率波动和电力市场电能交易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然而,对于地理分散的储能系统,如何实现储能群输出功率的准确、快速控制,从而满足上级调度系统的功率调度需求,已经成为储能系统或储能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储能群输出总功率能否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决定了储能系统的功能能否被充开发。储能群和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的目标为:其中,P*、P分别为储能群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i=1,2,…,n,n为储能群内部储能系统的数量;xi分别为第i个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电流的参考值与实际值。上式为储能群功率控制的目标,也是储能系统分布式控制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储能群功率的控制,现有的方法一般均采用借助控制中心实时采集所有储能系统输出功率的总和,通过集中式通信网络和能量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储能群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经过非线性误差控制器处理得到所有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的参考值;2)建立连接储能群内部所有储能系统的通信网络;3)利用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控制每一个储能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储能群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经过非线性误差控制器处理得到所有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的参考值;2)建立连接储能群内部所有储能系统的通信网络;3)利用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控制每一个储能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有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的参考值通过以下公式的非线性误差控制器得到:其中,为第i个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参考值,i=1,2,…,n,n为储能群中包含的储能系统的数量;P*、P分别为储能群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与实际值,e为自然指数,λ为调节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非线性协同控制器的储能群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于储能群内部的每一个储能系统,将该储能系统通过通信线路与其实际距离最近的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储能系统连接,从而将储能群所有的储能系统连接形成通信网络,通信网络表示为:其中,C为通信矩阵;εij为通信强度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