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38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反应桶和第二反应桶,且第一反应桶远离第二反应桶的一侧外壁靠近底端焊接有药剂管,所述第一反应桶的顶端内壁预留有开口向下的沉槽,且沉槽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圆周外壁键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反应桶的顶端靠近从动齿轮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轴顶端焊接有与从动齿轮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栅板转动的时候加速内部液体的流动,让化学药剂和废水充分混合进而让化学反应更加高效,并且避免生成物粘结在反应桶的内壁,保证反应桶的内壁光滑便于后期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涤纶纱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纱线在生产时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对纱线进行染色,由于染料废水具有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有机物难生化降解,水质和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废水间接性排放)等特点,染料废水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的难点;染料废水的处理包括各种方法,按照处理原理不同,可以将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处理手段往往无法使染料废水达标排放,一般是几种方式联合处理;现在的处理工艺已经逐渐转向以厌氧-好氧联合处理为轴心与物化或化学方法结合的混合多级处理工艺,以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但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温度、pH值有一定要求,虽然占地面积较大,管理复杂,但其对COD、BOD和色度去除率高,效果稳定的优点仍然使其在处理染料废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反应桶(2)和第二反应桶(3),且第一反应桶(2)远离第二反应桶(3)的一侧外壁靠近底端焊接有药剂管(13),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顶端内壁预留有开口向下的沉槽,且沉槽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顶端圆周外壁键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顶端靠近从动齿轮(1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马达(11),且马达(11)的输出轴顶端焊接有与从动齿轮(15)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圆周内壁预留有螺纹槽(10),所述第一反应桶(2)靠近第二反应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纱线纺织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反应桶(2)和第二反应桶(3),且第一反应桶(2)远离第二反应桶(3)的一侧外壁靠近底端焊接有药剂管(13),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顶端内壁预留有开口向下的沉槽,且沉槽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顶端圆周外壁键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顶端靠近从动齿轮(1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马达(11),且马达(11)的输出轴顶端焊接有与从动齿轮(15)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反应桶(2)的圆周内壁预留有螺纹槽(10),所述第一反应桶(2)靠近第二反应桶(3)的一侧外壁靠近底端焊接有输液管(9),且输液管(9)的中间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第二反应桶(3)的底端内壁嵌装有检测器(4),所述第二反应桶(3)的顶端中部焊接有液氯管(7),且液氯管(7)的中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反应桶(3)的顶端外壁靠近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循环泵(6),且循环泵(6)的输出端螺接有导管,所述第二反应桶(3)的外壁靠近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真空泵(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翠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众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