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37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反应池,反应池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为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储水区,好氧区内设置有膜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移动设置在反应池内,第一隔板的两侧、第二隔板的两侧、第三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反应池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凸起滑动的轨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可调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
,涉及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结构复杂,且可调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可调节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为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储水区,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膜区,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移动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三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反应池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凸起滑动的轨道,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分别与所述厌氧区、所述兼氧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反应池(2),所述反应池(2)通过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41)、第三隔板(51)分为厌氧区(3)、兼氧区(4)、好氧区(5)、储水区(6),所述好氧区(5)内设置有膜区(7),所述第一隔板(31)、所述第二隔板(41)、所述第三隔板(51)移动设置在所述反应池(2)内,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两侧、所述第二隔板(41)的两侧、所述第三隔板(5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32),所述反应池(2)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凸起(32)滑动的轨道(33),还包括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第一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反应池(2),所述反应池(2)通过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41)、第三隔板(51)分为厌氧区(3)、兼氧区(4)、好氧区(5)、储水区(6),所述好氧区(5)内设置有膜区(7),所述第一隔板(31)、所述第二隔板(41)、所述第三隔板(51)移动设置在所述反应池(2)内,所述第一隔板(31)的两侧、所述第二隔板(41)的两侧、所述第三隔板(5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32),所述反应池(2)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凸起(32)滑动的轨道(33),还包括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第一支管(81)、第二支管(82)、第三支管(83),所述第一支管(81)、所述第二支管(82)、所述第三支管(83)分别与所述厌氧区(3)、所述兼氧区(4)、所述好氧区(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呼吸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3)通过第一连接管(42)与所述兼氧区(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风森曹云锋张晓强郭红吴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兆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