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26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路箱、底座、固定螺栓、支撑挡板、输送带、控制面板、传感检测机构、机体、传送板、支撑脚座、传动轮、支撑架、连接杆、固定座,机体与电路箱为一体化结构,底座上端与支撑挡板下端相焊接,传感检测机构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结构上由感应器对传送的食品进行接收感应,通过数据传导线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检测器内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在由检测的数据传送到传感处理器进行核心的处理,将处理处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可以让工作人员直观的知道数值,让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得到保障,避免了问题食品销售给消费者,提高了食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属于物联网

技术介绍
然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将给社会及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安全饮食,吃在中国”,由此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干扰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尤其像中国这样的美食文化国度来说是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686955.2的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包括:环境物联网感应器、病菌细菌物联网感应器、毒理学物联网感应器、微生物的物联网感应器等,对监控对象实施监测采集,包括:餐饮食品原料、器具、成品、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由数据采集接口、路由器节点、餐饮安全物联网智慧控制中心与云计算中心、组成餐饮安全物联网,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食品的检测力度较为简单,导致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使得消费者食品健康存在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食品的检测力度较为简单,导致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使得消费者食品健康存在安全威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路箱、底座、固定螺栓、支撑挡板、输送带、控制面板、传感检测机构、机体、传送板、支撑脚座、传动轮、支撑架、连接杆、固定座,所述机体与电路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上端与支撑挡板下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嵌入安装于机体内,所述机体下端与支撑脚座上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轮上端与输送带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轮侧端与支撑挡板内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脚座下端与底座上端相焊接,所述支撑架与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下端与固定座上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由数据传导线、感应器、电容、检测器、传感处理器、液晶屏、防护壳组成,所述传感处理器通过数据传导线与液晶屏相连接,所述传感处理器下端设有检测器,所述感应器与传感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电容通过数据传导线与检测器相连接,所述液晶屏嵌入安装于防护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端与支撑架上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板上端与输送带下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下端与机体前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嵌入安装于支撑挡板上,所述传感检测机构上端设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导线由铜丝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结构上由感应器对传送的食品进行接收感应,通过数据传导线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检测器内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在由检测的数据传送到传感处理器进行核心的处理,将处理处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可以让工作人员直观的知道数值,让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得到保障,避免了问题食品销售给消费者,提高了食品的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传感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路箱-1、底座-2、固定螺栓-3、支撑挡板-4、输送带-5、控制面板-6、传感检测机构-7、机体-8、传送板-9、支撑脚座-10、传动轮-11、支撑架-12、连接杆-13、固定座-14、数据传导线-701、感应器-702、电容-703、检测器-704、传感处理器-705、液晶屏-706、防护壳-7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电路箱1、底座2、固定螺栓3、支撑挡板4、输送带5、控制面板6、传感检测机构7、机体8、传送板9、支撑脚座10、传动轮11、支撑架12、连接杆13、固定座14,所述机体8与电路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2上端与支撑挡板4下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与机体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5嵌入安装于机体8内,所述机体8下端与支撑脚座10上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轮11上端与输送带5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轮11侧端与支撑挡板4内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脚座10下端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支撑架12与连接杆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12下端与固定座14上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由数据传导线701、感应器702、电容703、检测器704、传感处理器705、液晶屏706、防护壳707组成,所述传感处理器705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液晶屏706相连接,所述传感处理器705下端设有检测器704,所述感应器702与传感处理器705相连接,所述电容703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检测器704相连接,所述液晶屏70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707内,所述底座2下端与支撑架12上端相焊接,所述传送板9上端与输送带5下端相贴合,所述防护壳707下端与机体8前端相贴合,所述固定螺栓3嵌入安装于支撑挡板4上,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上端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数据传导线701由铜丝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所述输送带5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本专利所说的液晶屏706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在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而且只要在两块平板间再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所述电容703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在进行使用时食品通过输送带5运输经过传感检测机构7下端,由感应器702对传送的食品进行接收感应,通过数据传导线701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检测器704内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在由检测的数据传送到传感处理器705进行核心的处理,将处理处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706上,可以让工作人员直观的知道数值,电容703可以保护内部的电路稳定,防护壳707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食品的检测力度较为简单,导致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使得消费者食品健康存在安全威胁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由感应器对传送的食品进行接收感应,通过数据传导线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检测器内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在由检测的数据传送到传感处理器进行核心的处理,将处理处的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可以让工作人员直观的知道数值,让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得到保障,避免了问题食品销售给消费者,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具体如下所述: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由数据传导线701、感应器702、电容703、检测器704、传感处理器705、液晶屏706、防护壳707组成,所述传感处理器705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液晶屏706相连接,所述传感处理器705下端设有检测器704,所述感应器702与传感处理器705相连接,所述电容703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检测器704相连接,所述液晶屏70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707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路箱(1)、底座(2)、固定螺栓(3)、支撑挡板(4)、输送带(5)、控制面板(6)、传感检测机构(7)、机体(8)、传送板(9)、支撑脚座(10)、传动轮(11)、支撑架(12)、连接杆(13)、固定座(14),所述机体(8)与电路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2)上端与支撑挡板(4)下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与机体(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5)嵌入安装于机体(8)内,所述机体(8)下端与支撑脚座(10)上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轮(11)上端与输送带(5)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轮(11)侧端与支撑挡板(4)内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脚座(10)下端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支撑架(12)与连接杆(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12)下端与固定座(14)上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由数据传导线(701)、感应器(702)、电容(703)、检测器(704)、传感处理器(705)、液晶屏(706)、防护壳(707)组成,所述传感处理器(705)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液晶屏(706)相连接,所述传感处理器(705)下端设有检测器(704),所述感应器(702)与传感处理器(705)相连接,所述电容(703)通过数据传导线(701)与检测器(704)相连接,所述液晶屏(70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70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饮安全物联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路箱(1)、底座(2)、固定螺栓(3)、支撑挡板(4)、输送带(5)、控制面板(6)、传感检测机构(7)、机体(8)、传送板(9)、支撑脚座(10)、传动轮(11)、支撑架(12)、连接杆(13)、固定座(14),所述机体(8)与电路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2)上端与支撑挡板(4)下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与机体(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5)嵌入安装于机体(8)内,所述机体(8)下端与支撑脚座(10)上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轮(11)上端与输送带(5)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轮(11)侧端与支撑挡板(4)内侧相连接,所述支撑脚座(10)下端与底座(2)上端相焊接,所述支撑架(12)与连接杆(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12)下端与固定座(14)上端相焊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7)由数据传导线(701)、感应器(702)、电容(703)、检测器(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月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