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5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包括物料管、料桶、加热带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带缠绕于物料管外壁上,所述料桶外壁四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隔热板和电热丝,所述隔热板套装于导热板外侧,且隔热板与导热板形成密闭的保温夹套,电热丝设于保温夹套内,并缠绕在导热板上,所述料桶内设有用于测量料桶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加热丝和电加热带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料桶进行自动控温,且对物料管进行加热,降低软膏粘度,不会产生需增大压缩空气的压力才能将物料进行输送的情况,从而杜绝了由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增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膏剂灌封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
技术介绍
在软膏剂的制备过程中,凡士林在处方中占到90%的用量左右,凡士林为白色或微黄色均匀的软膏状物;无臭或几乎无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具有拉丝性。由于凡士林用量较大,配制好的产品具有较大的粘度,在通过物料管道进入灌封机料桶进行灌封分装时,因外界温度低而物料温度高造成的温差,导致产品温度下降粘度增大,需增大压缩空气的压力才能输送过去,具有安全隐患,且灌封量不稳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以解决因外界温度低而物料温度高造成的温差,导致产品温度下降粘度增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包括物料管、料桶、加热带和加热装置,所述料桶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加热带缠绕于所述物料管外壁上,所述料桶外壁四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隔热板和电热丝,所述隔热板套装于导热板外侧,且隔热板与导热板形成密闭的保温夹套,所述电热丝设于所述保温夹套内,并缠绕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料桶内设有用于测量料桶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将采集的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电加热丝和电加热带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分为包覆于所述料桶的圆柱段外表面上的上保温段和包覆于所述料桶的锥形段外表面上的下保温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保温段的导热板采用矩形不锈钢板制成,所述隔热板采用真空绝热板制成,所述导热板和隔热板均由套装于所述料桶圆柱段外壁上的圆环状套接部和连接在套接部两端的长条状连接部构成,两者的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保温段的导热板采用扇形不锈钢板制成,其隔热板采用真空绝热板制成,所述导热板和隔热板均由套装于所述料桶锥段外壁上的锥形套接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套接部两端的长条形连接部构成,两者的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物料管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于加热带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物料管上缠绕加热带,对物料管进行加热,同时在料桶外壁设置加热装置对料桶进行加热,且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实现自动控温,降低产品粘度,不需要增加输送产品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而使产品顺利地由物料管进入料桶并进行分装,不会产生需增大压缩空气的压力才能将物料进行输送的情况,从而杜绝了由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增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2.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由导热板、隔热板和两者形成的夹套构成,空气的热传导速率较低形成了保温夹套,且隔热板具有保温的作用,上述加热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保温效果好,降低电热丝的电耗,节省电能;3.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对料桶进行自动控温,且对物料管进行加热,降低软膏粘度,提高软膏剂灌封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产品装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料桶和加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物料管的断面图。图中标号:1为物料管;2为料桶,21为料桶的圆柱段,22为料桶的圆锥段;3为加热装置,31为上加热段,31a为上加热段的导热板,31b为上加热段的隔热板,31c为上加热段的连接部,32为下加热段,32a为下加热段的导热板,32b为下加热段的隔热板,32c为下加热段的连接部;4为出料管;5为加热带。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属于“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或者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和3所示,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包括物料管1、料桶2、加热带5和加热装置,料桶2底部设有出料管4,加热带5缠绕于物料管外1壁上,料桶2外壁四周设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包括导热板31a、32a、隔热板31b、32b和电热丝(图中未显示),隔热板31b、32b套装于导热板31a、32a外侧,且隔热板31b、32b与导热板31a、32a形成密闭的保温夹套,电热丝设于保温夹套内,并缠绕在导热板31b、32b上,利用空气导热率低的原理设计加热装置,保温效果好,且结果简单、易于制作,制造成本低。料桶2内设有用于测量料桶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将采集的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本实施例的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所述电加热丝和电加热带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便于控制温度,控制器设于电控柜(图中未画出)内。加热装置3分为包覆于所述料桶的圆柱段21外表面上的上保温段31和包覆于料桶锥形段22外表面上的下保温段32。上保温段31的导热板31a采用矩形不锈钢板制成,隔热板31b采用真空绝热板制成,导热板31a和隔热板31b均由套装于料桶圆柱段21外壁上的圆环状套接部和连接在套接部两端的长条状连接部31c构成,两者的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下保温段32的导热板32a扇形不锈钢板制成,其隔热板32b采用真空绝热板制成,导热板32a和隔热板32b均由套装于料桶锥段22外壁上的锥形套接部和固定连接于套接部两端的长条形连接部32c构成,两者的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当然,上述上保温段31和下保温段32的导热板31a、32a和隔热板31b、32b均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可以在位于外侧的隔热板外包覆一层保温层。实施例2:图未画出,为了提高保温效果,物料管1外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包覆于加热带5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动控温的:首先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温度设定控制器的加热温度(设定温度低于配制好的产品温度1°~2°),接通缠绕在物料管外壁上保温带上的电源,配制好的产品由配料桶经物料管进入料桶2,温度传感器对料桶2的物料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构传输给控制器,当检测的物料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发出指令,电热丝开始加热,当物料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停止加热,自动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包括物料管、料桶、加热带和加热装置,所述料桶底部设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缠绕于所述物料管外壁上,所述料桶外壁四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隔热板和电热丝,所述隔热板套装于导热板外侧,且隔热板与导热板形成密闭的保温夹套,所述电热丝设于所述保温夹套内,并缠绕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料桶内设有用于测量料桶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将采集的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电加热丝和电加热带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包括物料管、料桶、加热带和加热装置,所述料桶底部设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缠绕于所述物料管外壁上,所述料桶外壁四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隔热板和电热丝,所述隔热板套装于导热板外侧,且隔热板与导热板形成密闭的保温夹套,所述电热丝设于所述保温夹套内,并缠绕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料桶内设有用于测量料桶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将采集的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所述电加热丝和电加热带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软膏剂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分为包覆于所述料桶的圆柱段外表面上的上保温段和包覆于所述料桶的锥形段外表面上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江阎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