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腿式越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1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10
本实验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腿式越障车,包括车体平台及与所述车体平台可转动连接的轮腿,所述车体平台的同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轮腿,所述轮腿的基部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杆,两个所述侧连杆的尾端通过下连杆活动连接,用于在其中一侧所述轮腿产生垂直运动时,另一侧所述轮腿相应联动。所述下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平台铰接连接;所述车体平台通过弹性缓震组件弹性连接有顶部连接结构、用于安置上部负载,所述顶平台与车底之间通过上齿轮和下齿轮啮合连接,用于补偿轮腿运动带来的位移。相邻的轮腿之间通过连杆实现联动,当某一轮腿出现越障动作时,相邻轮腿能够配合的进行相应的动作辅助越障,纯粹依靠机械联动结构,当车体在越障时实现平稳的、自适应的缓震调节,避免现有技术中延迟及故障或者采用纯弹簧设计带来的不平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腿式越障车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腿式越障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设计水平的提高,对机器人设备的各方面性能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以机器人底盘的轮组及底盘结构为例来说,目前为保证机器人设备的越障性能,尤其是在负重情况下的越障能力,提供了多种技术方案,为了能够保证在在底盘通过障碍时,车上的负载或仪器不会因为下方不平坦的路面状况而倾覆或者振动。目前常用的设计是,通过各种弹簧结构实现底盘与负载之间的连接,从而通过充分的弹性,令上方的负重不至于倾覆;或者通过先进的传感设备先行检测前方的路面情况,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的腿式结构进行对应的抬升或下降动作,以此实现平稳越障。然而这种设计或者由于弹簧原因并不能够达到完全平稳的减震效果,或者过于依赖传感及操控系统,容易出现操作动作滞后或控制故障,导致平稳越障难以实现情况。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机器人越障时,难以保持上方负载平稳放置等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腿式越障车,该轮腿式越障车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机器人越障时,难以保持上方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腿式越障车,包括车体平台及与所述车体平台可转动连接的轮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平台的同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轮腿,所述轮腿的基部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杆,两个所述侧连杆的尾端通过下连杆活动连接,用于在其中一侧所述轮腿产生垂直运动时,另一侧所述轮腿相应联动;所述侧连杆的尾端均呈一定角度活动铰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尾端均呈预设角度安装固定有中间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尾端均与所述中间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平台铰接连接;所述车体平台通过弹性缓震组件弹性连接有顶部连接结构、用于安置上部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腿式越障车,包括车体平台及与所述车体平台可转动连接的轮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平台的同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轮腿,所述轮腿的基部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杆,两个所述侧连杆的尾端通过下连杆活动连接,用于在其中一侧所述轮腿产生垂直运动时,另一侧所述轮腿相应联动;所述侧连杆的尾端均呈一定角度活动铰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尾端均呈预设角度安装固定有中间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尾端均与所述中间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平台铰接连接;所述车体平台通过弹性缓震组件弹性连接有顶部连接结构、用于安置上部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腿式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孔,所述中间连杆的尾端均插入所述活动限位孔,与下连杆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轮腿式越障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嫦娥王凯邓宇鑫张蕾黄诗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