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48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包括固定板、螺母、斜槽、支撑柱、连接板、螺纹杆、连接杆、凹槽、转轴、侧板、弹簧、铰链、底座、摩擦垫、侧框、导线环、通孔、横板、底板、伸缩杆、滚轮、连接轴、轴承、导线管和导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固定板、螺母、斜槽、支撑柱、连接板、螺纹杆、连接杆、凹槽和转轴,便于调整纺纱卷的倾斜角度,来适应不同位置的穿线孔,通过底座、铰链、侧板、弹簧和摩擦垫,便于对不同孔径的纺纱卷进行固定,通过导线环、导线管、导线槽、通孔、横板和轴承,便于切换不同的导线槽,方便不同孔径的纺纱线穿过。

A textile traverse ring for adjusting angle and switching h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xtile wire ring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angle and switching wire holes, including a fixed plate, a nut, an inclined groove, a supporting column, a connecting plate, a threaded rod, a connecting rod, a groove, a rotating shaft, a side plate, a spring, a hinge, a base, a friction pad, a side frame, a wire ring, a through hole, a horizontal plate, a bottom plate, a telescopic rod, a roller, etc. Connecting shaft, bearing, conductor tube and conductor groove.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novel design,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rough fixing plate, nut, inclined groove, supporting column, connecting plate, threaded rod, connecting rod, groove and rotating shaft, it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spinning coil, so as to adapt to the threading hol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rough the base, hinges, side plates, springs and friction pads. It is convenient to fix the spinning coil with different aperture, and to switch different conductor slots through conductor rings, conductor tubes, conductor slots, through holes, transverse plates and bearing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pinning of different aperture th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导线环,具体为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属于纺织机械应用

技术介绍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纱线按一定的路径在各个纺织机械间移动以完成纱布的纺织,为编织“咽喉”的导纱器理所当然的成为纺织机上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目前在纺织的过程中,为避免纱线错乱现象,需要使用导线环对纱线进行导向,一般的导线环上设有一个方形孔,纱线通过导纱装置上的方形孔输送到相应的生产设备上,且纺纱卷的位置固定,只能适应单种纺纱卷进行固定,不同大小的纺纱卷不易进行固定,且不能调整纺纱卷的倾斜角度来适应导线孔的穿过,一般的导线孔孔径固定,对于不同孔径的纺纱线不能进行切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框的一端,所述侧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板和底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有斜槽,所述斜槽内滑动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转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通过铰链铰接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摩擦垫,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横板的内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导线环,所述导线环的内部套接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接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内圈开有导线槽,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滚轮。优选的,所述通孔和伸缩杆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通孔与三个伸缩杆分别等距分布在横板与底板的一端。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端侧壁。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两节螺纹管螺纹连接而成。优选的,所述导线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线槽的孔径大小不一。优选的,所述导线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导线管。优选的,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侧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通孔、滚轮和斜槽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固定板、螺母、斜槽、支撑柱、连接板、螺纹杆、连接杆、凹槽和转轴,便于调整纺纱卷的倾斜角度,来适应不同位置的穿线孔,通过底座、铰链、侧板、弹簧和摩擦垫,便于对不同孔径的纺纱卷进行固定。2、通过导线环、导线管、导线槽、通孔、横板和轴承,便于切换不同的导线槽,方便不同孔径的纺纱线穿过,通过伸缩杆、连接轴、滚轮和底板,便于调整纺纱线的角度,适应不同的纺纱线倾斜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线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中:1、固定板,2、螺母,3、斜槽,4、支撑柱,401、连接板,5、螺纹杆,501、连接杆,6、凹槽,7、转轴,8、侧板,9、弹簧,10、铰链,11、底座,12、摩擦垫,13、侧框,14、导线环,1401、通孔,15、横板,16、底板,17、伸缩杆,18、滚轮,19、连接轴,20、轴承,21、导线管,22、导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框13的一端,所述侧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板15和底板16,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开有斜槽3,所述斜槽3内滑动连接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母2,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开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两侧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连接板401,便于调整纺纱卷的倾斜角度,来适应不同位置的穿线孔,所述连接板401的顶部转动连接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两侧通过铰链10铰接两个侧板8,所述侧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摩擦垫12,所述侧板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9的一端,所述横板15的内部开有通孔1401,所述通孔1401内套接导线环14,所述导线环14的内部套接轴承20,所述轴承20的内圈套接导线管21,所述导线管21的内圈开有导线槽22,所述底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7的一端,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9转动连接滚轮18,便于调整纺纱线的角度,适应不同的纺纱线倾斜角度。所述通孔1401和伸缩杆17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通孔1401与三个伸缩杆17分别等距分布在横板15与底板16的一端,结构更加合理,便于纺纱线的穿过;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通过连接杆501固定连接连接板401的底端侧壁,便于连接;所述伸缩杆17为两节螺纹管螺纹连接而成,结构更加合理;所述导线槽2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线槽22的孔径大小不一,便于切换不同的导线槽22,方便不同孔径的纺纱线穿过;所述导线环14通过轴承20转动连接导线管21,便于切换;所述侧板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侧板8通过弹簧9弹性连接便于对不同孔径的纺纱卷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板401的长度小于凹槽6的长度,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通孔1401、滚轮18和斜槽3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便于纺纱线的输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捏动两个侧板8,使两个侧板8压缩弹簧9,将需要导线的纱线卷套接在两个侧板8内,松开侧板8,弹簧9在弹力作用下通过侧板8将纱线卷固定,然后通过斜槽3拉动螺纹杆5的一端,使螺纹杆5的一端通过连接杆501带动连接板401与转轴7转动,从而使连接板401和底座11在凹槽6内转动一定角度,使底座11顶部的纱线卷倾斜一定角度,便于纱线卷的转动,将螺母2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从而将螺纹杆5的位置固定,然后将导线环14套接在通孔1401内,通过转动轴承20,从而使轴承20内部套接的导线管21进行转动,根据纺纱线的直径挑选合适的导线槽22孔径,然后通过伸缩杆17,调整滚轮18与底板16之间的位置,滚轮18通过连接轴19转动,将纺纱线的一端穿过导线槽22,并绕缠在滚轮18的一端,滚轮18转动将纺纱线传递至下一工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框(13)的一端,所述侧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板(15)和底板(16),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开有斜槽(3),所述斜槽(3)内滑动连接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母(2),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开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两侧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的顶部转动连接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两侧通过铰链(10)铰接两个侧板(8),所述侧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摩擦垫(12),所述侧板(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9)的一端,所述横板(15)的内部开有通孔(1401),所述通孔(1401)内套接导线环(14),所述导线环(14)的内部套接轴承(20),所述轴承(20)的内圈套接导线管(21),所述导线管(21)的内圈开有导线槽(22),所述底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7)的一端,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9)转动连接滚轮(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框(13)的一端,所述侧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板(15)和底板(16),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开有斜槽(3),所述斜槽(3)内滑动连接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母(2),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开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两侧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的顶部转动连接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两侧通过铰链(10)铰接两个侧板(8),所述侧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摩擦垫(12),所述侧板(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9)的一端,所述横板(15)的内部开有通孔(1401),所述通孔(1401)内套接导线环(14),所述导线环(14)的内部套接轴承(20),所述轴承(20)的内圈套接导线管(21),所述导线管(21)的内圈开有导线槽(22),所述底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7)的一端,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9)转动连接滚轮(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和切换线孔的纺织导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秦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