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494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8:44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属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该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带、手环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手环壳体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壳体内部嵌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存储模块及微处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环位置跟踪模块判断使用者是否乘坐在载具上,通过传感器判断使用者是否有疑似转动方向盘的动作。并向移动终端推送若干次消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判断正确。在经过若干次数据收集后,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自学习,实现对使用者行车状态的精确识别,为以后用手环识别疲劳状态提供理论支撑。

Intelligent bracelet for occupant and driver and method thereof

The intelligent hand ring for identifying passengers and drivers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wearing equipment. The intelligent hand ring includes a hand ring belt, a hand ring shell and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The hand r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and ring bel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hand ring shell is embedded with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The position tracking module, the display touch modul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vibration module, the storage module and the microprocessor determine whether the user is sitting on the carrier by the hand ring position tracking module and whether the user is suspected of rotating the steering wheel by the sensor. And push some messages to the mobile terminal to ask whether the user is right. After several times of data collection, 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for self-learning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user's driving state,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tigue state with the hand ring in the fu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一种基于智能手环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都是采取车辆为中心的控制理念,没有很好的考虑驾驶人的因素。但其实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是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的,驾驶人的驾车习惯、生理、心理状态等都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进行对驾驶人心生理的研究。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他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设备被用于研究疲劳检测。如amazfit和Ticwatch手环都有类似对使用者进行疲劳度检测的功能。但是,目前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没有一个精确并鲁棒性高的方法,来判断手环是戴在驾驶员身上还是乘员身上。由此大多产品是针对大众日常状态进行检测的,没有专门针对驾驶员或营运人员的智能穿戴设备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智能穿戴设备不能自动识别使用者是否为驾驶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带、手环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手环壳体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壳体内部嵌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存储模块及微处理器,且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及存储模块同时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位置传感器和六轴陀螺仪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带、手环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手环壳体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壳体内部嵌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存储模块及微处理器,且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及存储模块同时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位置传感器和六轴陀螺仪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模块中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配合三轴陀螺仪替代六轴陀螺仪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心率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源模块BQ24050、位置跟踪模块采用位置跟踪模块AT6558、显示触控模块采用显示触控模块SWC208、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DA14580、微处理器采用微处理器MSP430F169及六轴陀螺仪传感器采用六轴陀螺仪传感器1428-1050-6-ND。5.基于智能手环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启动使用者所佩戴手环,手环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步骤二、通过手环内部的传感器模块检测使用者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手环内部的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接收使用者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处理,判断使用者为乘车状态或驾驶状态,并将判断结果推送给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向使用者发送询问讯息,询问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手环内部的传感器模块检测使用者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使用者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处理,判断使用者为乘车状态或驾驶状态,同时移动终端向使用者发送询问讯息,询问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其中,所述使用者的状态信息包括相对于地面的相对速度v和使用者的行为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信息包括使用者的roll值,pitch值,yaw值,X轴方向加速度,Y轴方向加速度及Z轴方向加速度,其中roll值为左右倾斜数据,pitch值为前后倾斜数据,yaw值为左右摇摆数据;步骤三、获取训练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识别使用者为乘车状态或驾驶状态,具体过程如下:①预先设定训练样本量为m,m≥10,采集m组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由左右倾斜剧烈波动次数、前后倾斜剧烈波动次数、左右摇摆剧烈波动次数、X轴加速度剧烈波动次数、Y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武孟凡钰郭梦竹司仪豪张朋黄梦圆曾环经李伟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