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交叉耦合槽口结构的空腔型射频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射频滤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交叉耦合槽口结构的空腔型射频滤波器。
技术介绍
空腔型射频滤波器(以下也称为“滤波器”)通常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壳体(即,多个空腔)设置有矩形平行六面体等的壳体空间。在每个空腔中,提供由介电谐振元件(DR)或金属谐振杆组成的谐振元件以产生高频谐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采用在没有介电谐振器元件的情况下在空腔自身形状中产生谐振的结构。另外,在这种空腔型射频滤波器中,通常在空腔结构的上部设置用于屏蔽空腔开口面的盖子,并且为调节结构设置盖子以调节滤波特性的相应射频滤波器。可以提供用于固定调节螺钉和相应的调节螺钉的螺母。在韩国专利公开No.10-2004-100084(标题为“射频滤波器”,2004年12月2日提交的ParkJong-Kyu和两篇专利中公开的两篇专利中公开了空腔型射频滤波器的一个例子,以及其他)。这种空腔型射频滤波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特别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中继器。近年来,已经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来安装大量的小型(或非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交叉耦合槽口结构的空腔型射频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内部中空和开放侧以提供多个空腔;遮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子;位于所述壳体的中空中的多个谐振元件;以及安装用于在所述多个谐振元件中的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之间交叉耦合的槽口基板;其中所述槽口基板包括:非导电材料的主板,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元件机械耦合的第一耦合结构和第二耦合结构;以及导电线,其由形成在主基板上的导电图案实现,并且使用非接触耦合方法将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中的第一谐振元件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中的第二谐振元件,其中射频滤波器是射频滤波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30 KR 10-2015-01684301.具有交叉耦合槽口结构的空腔型射频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内部中空和开放侧以提供多个空腔;遮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子;位于所述壳体的中空中的多个谐振元件;以及安装用于在所述多个谐振元件中的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之间交叉耦合的槽口基板;其中所述槽口基板包括:非导电材料的主板,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元件机械耦合的第一耦合结构和第二耦合结构;以及导电线,其由形成在主基板上的导电图案实现,并且使用非接触耦合方法将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中的第一谐振元件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两个谐振元件中的第二谐振元件,其中射频滤波器是射频滤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线,第一子导体图案,电连接到所述主板的第一耦合结构中的第一谐振元件的支撑件,以及第二子导体图案,电连接到所述主基板的第二耦合结构中到第二谐振元件的支撑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耦合结构和所述第二耦合结构形成通孔,所述通孔彼此机械耦合以配合所述至少两个谐振元件的支撑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用于调节所述槽口特征的槽口调节销,通过槽口调节通孔耦合至所述槽口基板,其中在槽口基板的主基板中形成有槽口孔结构,以在对应于槽口调节销的位置处形成具有与槽口调节销的下端相对应的尺寸的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导体图案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图案被配置为在形成主基板的槽口调节孔结构的部分处以非接触耦合方式传输信号。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主板的第一和第二耦合结构的通孔的内表面均由导电金属膜形成,所述第一子导体图案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图案形成在所述主基板的不同表面上,所述第一子导体图案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耦合结构的通孔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子导体图案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耦合结构的通孔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子导体图案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图案彼此面对形成,并且所述主基板夹置在它们之间,以非接触耦合的方式传输信号。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主板的第一和第二耦合结构的通孔的内表面均由导电金属膜形成,所述第一子导体图案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图案形成在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