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71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8:54
图像处理装置在数据总线上连接有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串联连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定处理的多个处理模块而构成流水线,各个处理模块依次进行处理,由此进行流水线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对经由数据总线从与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存储部读出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图像处理部具有输入输出用模块,该输入输出用模块作为进行与处理模块分别进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的处理模块而组入流水线内,输入输出用模块将第1处理模块进行了处理后的处理数据不经由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将通过外部处理部对处理数据进行外部处理而输入的外部处理数据不经由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第2处理模块,该第1处理模块是流水线中位于被组入的位置的前级的处理模块,该第2处理模块是流水线中位于第1处理模块的后级的处理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图像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静态图像用照相机、动态图像用照相机、医疗用内窥镜照相机或工业用内窥镜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通过所搭载的系统LSI等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并且,摄像装置根据要搭载的功能、处理能力(速度)或其价格,展开了各种机型。因此,期望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具有用于实现摄像装置中搭载的功能的图像处理功能。但是,从图像处理装置的开发期间和成本的观点来看,按照摄像装置中展开的各个机型开发具有必要图像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不是有益的手段。并且,仅开发具有多个图像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而共通地搭载于全部摄像装置成为在搭载了较少功能的摄像装置中阻碍实现低价格化的要因。因此,以往,提出了使要执行的图像处理功能具有扩展性的结构的各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多个ASIC实现功能和处理能力不同的各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仅使用具有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功能的基本功能ASIC,以最优成本实现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使用基本功能ASIC和具有多个功能的高功能ASIC,实现多功能的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将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应用于摄像装置,认为能够展开各种机型的摄像装置。即,认为通过仅搭载低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摄像装置,通过搭载低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高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双方,能够实现高功能且处理能力较高的摄像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10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摄像装置中搭载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中,在内置的多个处理块中共享所连接的一个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在这种图像处理装置中,内置的多个处理块与图像处理装置内部的数据总线连接,各个处理块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DirectMemoryAccess:直接内存访问)访问DRAM。并且,在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块中,还存在通过构成为串联连接多个处理模块而进行流水线处理的处理块。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摄像装置中的进行一连串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是进行流水线处理的结构的处理块。在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通过串联连接进行各个图像处理的多个图像处理模块而得到的图像处理部中的流水线处理,实现摄像装置中的一连串图像处理的高速化。并且,在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除了图像处理部所具有的数据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处理模块以外,不存在进行流水线处理的各个图像处理模块针对DRAM的访问,因此,避免了进行图像处理时的DRAM的总线带宽的紧张,还减少了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电力。但是,在摄像装置中,以功能的扩展为目的,有时请求在构成流水线进行的任意一个图像处理之间插入用于扩展功能的其他图像处理。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公开了接着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而由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结构、利用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和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分开设置的CPU和存储器的结构,但是,没有公开在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中途由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并再次由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结构。即,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没有公开用于在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中途插入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技术。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无法实现满足为了扩展功能而在进行流水线处理的任意一个图像处理之间插入其他图像处理这样的摄像装置中进行的请求的结构。假设在应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当考虑在通过流水线处理进行的任意一个图像处理之间插入其他图像处理来扩展功能的结构时,考虑经由DRAM进行数据的交接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以下步骤的处理。(步骤1):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将插入要扩展的功能之前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DRAM中。更具体而言,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从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取得要进行处理的对象的数据,通过流水线处理,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将插入用于扩展功能的其他图像处理之前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中。(步骤2):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向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转送数据。更具体而言,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从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取得步骤1中存储的数据,将其转送到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将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转送的数据存储在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中。(步骤3):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将进行了要扩展的功能的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DRAM中。更具体而言,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从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取得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转送的数据,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将进行了用于扩展功能的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中。(步骤4):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向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转送数据。更具体而言,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从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取得步骤3中存储的数据,将其转送到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将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外部接口部转送的数据存储在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中。(步骤5):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对进行了要扩展的功能的图像处理的数据进行后续图像处理。更具体而言,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所具有的图像处理部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从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取得从高性能图像处理装置转送的数据,进行要进行流水线处理的后续图像处理,通过经由数据总线的DMA将完成了流水线处理中的全部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与低功能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中。这样,当考虑在构成流水线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应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而在任意一个图像处理之间插入其他图像处理的情况时,需要进行与各个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之间的数据转送,图像处理装置中构成的流水线处理被切断,无法高速进行一连串图像处理。因此,在进行流水线处理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很难应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即,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很难实现在构成流水线而进行一连串图像处理的任意一个图像处理模块之间插入进行其他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模块来扩展图像处理的功能的结构。另外,认为在不进行流水线处理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能够应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但是,该情况下,需要进行与各个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DRAM之间的数据转送,因此,无法避免进行图像处理时的DRAM的总线带宽的紧张,无法减少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电力。这是因为,在进行流水线处理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进行流水线处理的全部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处理完成之前不访问DRAM,由此,实现由于减少访问DRAM所需要的处理时间而成的图像处理的高速化、进行图像处理时的DRAM的总线带宽的紧张的避免、图像处理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数据总线上连接有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串联连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定处理的多个处理模块而构成流水线,各个所述处理模块依次进行所述处理,由此进行流水线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对经由所述数据总线从与所述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存储部读出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输入输出用模块,该输入输出用模块作为进行与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进行的所述处理不同的处理的所述处理模块而组入所述流水线内,所述输入输出用模块将第1处理模块进行了所述处理后的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所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将通过所述外部处理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外部处理而输入的外部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第2处理模块,该第1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被组入的位置的前级的所述处理模块,该第2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所述第1处理模块的后级的所述处理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数据总线上连接有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串联连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定处理的多个处理模块而构成流水线,各个所述处理模块依次进行所述处理,由此进行流水线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对经由所述数据总线从与所述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存储部读出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输入输出用模块,该输入输出用模块作为进行与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进行的所述处理不同的处理的所述处理模块而组入所述流水线内,所述输入输出用模块将第1处理模块进行了所述处理后的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所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将通过所述外部处理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外部处理而输入的外部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第2处理模块,该第1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被组入的位置的前级的所述处理模块,该第2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所述第1处理模块的后级的所述处理模块。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数据总线上连接有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串联连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定处理的多个处理模块而构成流水线,各个所述处理模块依次进行所述处理,由此进行流水线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对经由所述数据总线从与所述数据总线连接的数据存储部读出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输入输出用模块,该输入输出用模块作为进行与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进行的所述处理不同的处理的所述处理模块而组入所述流水线内,所述输入输出用模块将第1处理模块进行了所述处理后的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所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或者,将从所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输入的外部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第2处理模块,或者,进行将所述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所述图像处理部的外部的外部处理部和将通过所述外部处理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外部处理而输入的外部处理数据不经由所述数据总线而直接输出到所述第2处理模块这双方的处理,该第1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被组入的位置的前级的所述处理模块,该第2处理模块是所述流水线中位于被组入的位置的后级的所述处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输出用模块具有:输出缓冲器部,其暂时存储所述处理数据;以及输入缓冲器部,其暂时存储所述外部处理数据,在所述输出缓冲器部中临时存储所述第1处理模块输出的所述处理数据,根据来自所述外部处理部的请求而输出所述输出缓冲器部中存储的所述处理数据,在所述输入缓冲器部中临时存储所述外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园启介上野晃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