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62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外壳及导风板装置,所述外壳通过将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计成从外部观察不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所述导风板装置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具体地说,通过外壳(42a)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10)实现,所述外壳(42a)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壳体部件(421)及第二壳体部件(422),在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43a)形成有作为突起部的锁定片(426),在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作为与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的锁定孔(427),在第一壳体部件向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锁定片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锁定孔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导风板装置(导风板装置1),其通过沿设置于壳体(第二壳体312、322)的圆弧状的凸轮面(导向面322e)使支承风向板(导风板5)的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第二导风板支承部件22)的凸轮从动部(圆弧部213、223)滑动,从而使臂在后退位置与前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0207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使支承风向板的臂向前进位置移动,使风向板远离空调本体地转动。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的臂容易被用户看到,对臂要求较高的外观设计性。尤其在为了在臂内配置马达等驱动源而通过嵌合多个壳体部件来形成臂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置在用户可目测到的位置,则该露出的锁定部有可能损害到臂的外观设计性。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导风板装置中,在使臂向前进位置移动时,需要只利用臂的基端部及壳体(第一固定体31、第二固定体32)的开口附近部对臂及风向板的载荷进行支承。特别地,在其中的一个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的前端部配置有用于使风向板转动的马达(第二马达81),而且风向板所受的风压也增大了该载荷。为了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所集中的部分破损、变形,需要专利文献1中的臂及壳体具有相应的刚性,从而存在部件难以小型化的问题。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壳及导风板装置,其中,外壳通过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被设置成从外部无法目测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导风板装置具有该外壳,且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包括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将所述内表面作为基端,其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从所述锁定片的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在一起时将所述锁定孔贯通的长度。锁定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锁定片及锁定孔被设计成配置在外壳的内侧的结构,由此能够将锁定片和锁定孔隐藏而不露到外部,从而能够提高外壳的外观设计性。通常,在使用了锁定片和锁定孔的锁定结构中,锁定片被设定为不穿过锁定孔大小的尺寸。这是因为如果锁定片贯通锁定孔,则有可能导致锁定片的前端损坏壳体内的容纳物等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锁定孔配置在比锁定片靠外壳的内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当壳体内的容纳物逼近锁定孔的附近时,限制锁定孔向壳体内侧移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常高度的钩,则会产生锁定片的前端搁在锁定孔的边缘上、无论使外壳怎么嵌合都无法锁定外壳的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锁定片容易地进入到锁定孔中,而改变设计以使锁定孔的位置靠近锁定片,或者改变设计以使锁定片的位置靠近锁定孔,则会导致锁定后的外壳没有被充分固定而在外壳产生晃动的情况。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锁定片被设定为刚好贯通锁定孔的长度(高度),因此将外壳嵌合时第一壳体部件的变形量变大,锁定片被以较大的力按压到锁定孔中。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锁定片形成为前端的厚度比基端的厚度薄的形状,因此锁定片的前端容易弯曲。由此,即使在锁定孔向壳体内侧的移位被限制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锁定片也容易进入到锁定孔中,从而能够避免无法锁定外壳的不良状况。并且,优选在将从所述锁定片的基端到前端的长度设置为该锁定片的高度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能够在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该锁定片的高度大小的可挠性材料构成。另外,优选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树脂材料构成。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使用树脂材料等可挠性材料,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壳体部件的变形来嵌合。此外,优选还具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马达一起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壳体内,并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在将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方向作为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时,所述间隔部件通过按压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侧的端面,来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延伸的轴承部的马达,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轴承固定孔,所述轴承固定孔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压入的贯通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周围设有间隙。通常,尽管马达壳体内的空间的成形精度高,但因马达壳体每一个体的壁厚的参差不齐等而可预见到马达会在马达壳体的外表面产生比内表面大的误差。因此,例如通过支承马达壳体的外周面来实施马达在外壳内部的定位时,要么马达无法容纳于外壳,要么反之马达产生晃动。本构成的外壳另外具有间隔部件,其实施马达在壳体内的定位,通过使用间隔部件来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而通过利用误差影响比马达壳体的外周面小的轴承部来支承马达,能够吸收产生于马达壳体的外表面的误差。另外,优选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以及径向位置被固定,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垂直地延伸的呈棒状体的支轴的马达,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支轴固定孔,其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压入的贯通孔,通过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轴承固定孔中,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分别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支轴固定孔中,从而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及径向位置被固定。通过利用固定于壳体内的间隔部件来支承马达的轴承部及支轴这两点,不仅能够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上下方向位置及马达的输出轴的位置,还能够固定马达的周向角度。由此,能够吸收产生于马达壳体的外表面的误差,并能够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绝对位置,从而能够抑制马达的晃动所带来的噪声、零件寿命的缩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导风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源;连杆机构,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摆动;以及固定部,其能够容纳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臂部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外壳;以及多个连杆部件,它们支承所述臂部件,且使所述臂部件向伸出方向及容纳方向往复移动,多个所述连杆部件具有:驱动连杆,其被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以及从动连杆,其借助所述臂部件随着所述驱动连杆的动作而动作,所述驱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直接或隔着其他部件与第一驱动源连接,所述从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作为板状部件的风向板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臂部件的伸出方向侧端部。通过利用连杆机构使对风向板进行开闭的臂部件往复移动,能够将风向板和臂部件的载荷分散到各连杆部件。由此能够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只集中在局部,并能够实现整个装置小型化。并且,优选所述连杆机构为将所述臂部件作为中间连杆的四连杆机构,所述从动连杆配置在比所述驱动连杆靠所述伸出方向侧的位置。通过将连杆机构设为四连杆机构,能够以最少的零件数量来实现由连杆机构带动臂部件的往复移动。而且,由于从动连杆不必与第一驱动源连接,因此与驱动连杆相比,有关其配置位置的限制较少。因此,通过将从动连杆配置在比驱动连杆靠臂部件的伸出方向侧的位置,能够将从动连杆配置在装置的伸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具有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以所述内表面为基端,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所述锁定片的前端侧比基端侧薄,所述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所述锁定孔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4 JP 2016-0420481.一种外壳,具有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以所述内表面为基端,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所述锁定片的前端侧比基端侧薄,所述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所述锁定孔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设为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能够在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至少所述锁定片的高度大小的可挠性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马达一起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壳体内,且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在将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方向设为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时,所述间隔部件通过按压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侧的端面来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延伸的轴承部的马达,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轴承固定孔,所述轴承固定孔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压入的贯通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周围设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以及径向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科顕一矢泽岳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