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支架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压缩的自扩张支架通过设置在血管上的闸门插入血管中并且用于释放血管中的支架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导管,该导管包括内管、中间管和外管,其中内管贯穿中间管,并且中间管贯穿外管。压缩支架围绕内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径向设置在导管的远端部分中,并且中间管在支架的近端处向远侧放置,并且相应地在支架的近端处结束。此外,具有驱动单元的致动单元位于导管的近侧部分中,用于释放支架。这种系统已从DE102013015896A1已知。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类型的支架。特别是激光切割支架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然而,这些支架仅有条件地适应内腔,并且已经知道这些支架在几年后趋向于在内腔中破裂。这就是为什么发展编织支架的原因,编织支架不但更具柔性,而且在内腔使用中多年后不会破裂并且生产成本低价。这些编织支架在内腔内释放时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因此扩张内腔。然而,在释放时,支架的位置改变,主要是由于长度和直径的变化。因此,这些编织支架更难以定位为激光切割支架。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插入系统,特别是用于编织的可自扩张的支架。这些插入系统通常是导管系统,利用所述导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压缩的自扩张支架(2)通过设置在血管(12)上的闸门(14)插入血管(12)中并且用于在所述血管(12)中释放所述支架(2)的系统,具有导管(4),所述导管(4)包括内管(6)、中间管(8)和外管(10),其中所述支架(2)在所述内管(6)和所述外管(10)之间设置在所述导管(4)的远端部分中,并且所述中间管(8)在所述支架(2)的近端处向远侧终止;并且所述系统具有包括驱动单元(18)的致动单元(16),所述致动单元(16)设置在所述导管(4)的近侧区域中用于释放所述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18)和所述闸门(14)之间设置连接装置(30),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19 DE 102016102990.4;2016.08.18 DE 10201611.一种用于将压缩的自扩张支架(2)通过设置在血管(12)上的闸门(14)插入血管(12)中并且用于在所述血管(12)中释放所述支架(2)的系统,具有导管(4),所述导管(4)包括内管(6)、中间管(8)和外管(10),其中所述支架(2)在所述内管(6)和所述外管(10)之间设置在所述导管(4)的远端部分中,并且所述中间管(8)在所述支架(2)的近端处向远侧终止;并且所述系统具有包括驱动单元(18)的致动单元(16),所述致动单元(16)设置在所述导管(4)的近侧区域中用于释放所述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18)和所述闸门(14)之间设置连接装置(30),其中所述驱动单元(18)与所述中间管(8)和所述连接装置(30)配合,使得当所述驱动单元(18)被操作时,所述中间管(8)沿所述远侧方向(37)移位,并且所述致动单元(16)和与其附接的所述外管(10)一起沿所述近侧方向(36)移位,并且其中所述内管(6)与所述中间管(8)和/或所述连接装置(30)和/或所述驱动单元(18)配合,使得所述内管(6)相对于所述致动单元(16)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与所述中间管(8)运动联接,其中所述压缩支架(2)以压配合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内管(6)上,使得当所述中间管(8)并且因此所述支架(2)沿所述远侧方向(37)移位时,所述内管(6)也沿所述远侧方向(37)移位。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单元(16)具有用于所述内管(6)的移动限制件(60),使得所述内管(6)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于所述致动单元(16)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附接到所述连接装置(30),使得所述致动单元(16)在其移位时与所述外管(10)一起相对于所述内管(6)沿近侧方向(36)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包括第一部分(70)和第二部分(72),其中所述第一部分(70)固定到所述闸门(14),其中所述第二部分(72)固定到所述内管(6)并且与所述驱动单元(18)配合,并且其中两个部分(70、72)在第一操作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彼此移位并且在第二操作状态下固定到彼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能够借助于所述驱动单元(18)相对于所述致动单元(16)移位。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迈尔,G·艾佐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桥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