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类摺伞,特别是一款三摺伞。一款传统的三摺伞之缺点是其外骨会任意摆动,开伞时必需伞尖向上,外骨藉着地心吸力摆动到适当的位置伞才能有效地开启。在有风吹动外骨时就很难开启。这种传统的三摺伞之优点是在伞关闭后用伞的人持着关闭后的伞,伞尖向下携带时,伞面被雨水弄湿的那一面会向内覆摺,所以持着伞在路上行走时或坐在挤逼的公共汽车上把伞放在身傍时不会弄湿衣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保留这类伞之优点并改善其缺点,确保这类伞每次都能顺利及有效地从任何方向开启。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克服现有的伞在关闭时沾在伞面上的雨水会溅泼到用伞人身上的缺点。本技术的伞在关闭过程中由于其主肋内外两段与上段支撑骨及外骨会屈摺成相邻的两个V字形,伞面被雨水弄湿的那一面向内覆摺,因此雨水不会溅泼到用伞的人的身上。本技术之伞骨组合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配合采用传统使用的一段或多段之中柄,伞骨组合与固定于中柄顶端的上巢及沿着中柄滑动的下巢分别枢接构成伞架。本伞之连接物是以拉动的方式带动外骨枢轴地转动使伞开启,所以连接物可以是链,索,线,带,或者加上拉力弹簧或传统的造伞材料做成。其两端可用多种方式与相连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摺伞,包括一段或多段可伸缩的中柄(1.2),主肋,支撑骨和外骨,中柄的顶端连接上巢(4),其底端与伞头(13)连接,主肋分为内外两段,内段(103)及外段(113),支撑骨分为上下两段,上段(118),及下段(108),下段支撑骨(108)之内端枢轴式地连接于一个沿着中柄滑动的下巢(7),其外端与主肋外段(113)两端之间之肋身枢接,上段支撑骨(118)之一端与主肋外段(113)之内端枢接,另一端与主肋内段(103)两端之间之肋身枢接,主肋内段之内端与上巢(4)枢轴式地连接,其外端与下段支撑骨(108)两端之间之骨身枢接,其特征为外骨(9)靠近内端处有两个枢接点(10)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