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百叶穿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40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包括百叶固定台、穿孔工作台,所述百叶固定台包括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直立设置的前阻拦框架以及与前阻拦框架对应设置的后阻拦框架,前阻拦框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后阻拦框架后部连接有顶伸装置,后阻拦框架与工作平台表面设置有轨道,轨道与顶伸装置平行设置,前阻拦框架、后阻拦框架以及对应的工作平台表面形成“凵”形的凹槽,木百叶竖直平行堆叠在该凹槽中并夹紧,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在木百叶片上进行开穿线孔的装置,百叶片的开孔是一种长条形的孔,百叶窗的控制拉线就需要穿过这样的孔中,该穿线孔的装置是通过先钻孔再扩孔的方式进行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孔的大小均匀一致,提高了美观性。

Perforating device for wooden louv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ood shutter perforating device, including a shutter fixing table and a perforating worktable. The shutter fixing table comprises a working platform, a front blocking frame erected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and a rear blocking frame corresponding to the front blocking frame, a front blocking frame fixed on the working platform and a rear blocking frame. The rear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n overhanging device, the rear blocking fram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are provided with a track, the track and the overhanging device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front blocking frame, the rear blocking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orking platform surface are formed into a \hip\ shaped groove, and the wooden shutters are stacked vertically and parallel in the groove and clamped. In a device for perforating a line hole on a wood shutter blade, the opening of a shutter blade is a long strip hole, and the control pulling line of a shutter needs to pass through such a hole. The device for perforating a line hole is processed by drilling first and then reaming the hole, so that the size of the hole processed is uniform and the aesthetic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百叶穿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百叶窗的百叶片的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
技术介绍
百叶窗是窗子的一种式样,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直棂窗,从战国至汉代各朝代都有运用。竖直条的被称为直棂窗,还有横直条的,叫卧棂窗。卧棂窗即百叶窗的一种原始式样,也可以说它是百叶窗原来的状态。但是近代的百叶窗是由美国人专利技术的,百叶窗一般相对较宽,一般用于室内室外遮阳、通风。百叶窗,安装有百叶的窗户。区别于百叶帘。百叶帘类似窗帘,叶片较小,可以收拢,是我们日常常见的。现有的常见的百叶窗的百叶多是采用塑料或者其他轻质的材质,这样的材质在会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破碎、断裂,影响到正常的使用,现场已经出现了一种采用竹子或者是木材作为原料的百叶结构,这种百叶的强度好、耐候性好,并且能提供不同风格的自然的感受,由于其材料是木质纤维,与以往的材料的开孔加工方式不同,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穿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百叶固定台、穿孔工作台,所述百叶固定台包括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直立设置的前阻拦框架以及与前阻拦框架对应设置的后阻拦框架,前阻拦框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后阻拦框架后部连接有顶伸装置,后阻拦框架与工作平台表面设置有轨道,轨道与顶伸装置平行设置,前阻拦框架、后阻拦框架以及对应的工作平台表面形成“凵”形的凹槽,木百叶竖直平行堆叠在该凹槽中并夹紧,所述穿孔工作台临近设置在前阻拦框架对应的工作平台侧边,穿孔工作台包括有钻孔工位和切孔工位,钻孔工位和切孔工位都平行临近设置在工作平台侧边,钻孔工位和切孔工位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推进台上,推进台的底部套接在向百叶固定台延伸的导轨上并同时连接有推进结构,所述钻孔工位上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两个钻头,所述切孔工位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开槽锯片,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与钻孔工位和切孔工位排列方向平行的滑轨,工作平台滑动连接在该滑轨上。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在木百叶片上进行开穿线孔的装置,百叶片的开孔是一种长条形的孔,百叶窗的控制拉线就需要穿过这样的孔中,该穿线孔的装置是通过先钻孔再扩孔的方式进行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孔的大小均匀一致,不会产生毛面,提高了美观性,百叶固定台通过前阻拦框架与后阻拦框架对应形成的“凵”形结构将木百叶平行排列在其中并夹紧,对应的钻孔工位先进行加工,钻孔工位的钻头启动,并且通过对应的推进台向百叶固定台移动,钻头对排列整齐的木百叶同时进行钻孔,开出均匀一致的圆孔,之后钻孔工位后退,工作平台沿滑轨向切孔工位移动,移动到确定的位置之后,开启开槽锯片,将之前两个开孔之间的材料去除,形成所需要的长条形结构,之后开槽锯片后退,木百叶即可取下进行下一步加工。进一步的,所述开凹槽锯片的直径小于两个钻头外径的最大距离,开槽锯片的厚度与钻头的外径相配合。这样开出的孔的内表面光滑,没有毛刺,省去了之后修孔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前阻拦框架与后阻拦框架与木百叶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柔性隔层,木百叶的表面与柔性隔层紧密接触并陷入到柔性隔层中。木百叶的表面加工进本都已完成,为了保护其表面,所以需要进行柔性隔离,防止划伤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开槽锯片为链锯结构,其向前延伸的长度大于其开孔为宽度。链锯结构的向内延伸长度长,可以同时加工更多的百叶片。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的的边缘,相对于滑轨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器,与定位器配合设置有固定在滑轨上的限位开关。由于工作平台在加工的过程中有相对位置移动的问题,所以对其进行相对位置确定,方便在其移动之后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同时配合限位开关防止其运动超过运动行程,工作平台的移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如伺服电机配合丝杆等,本文不再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在木百叶片上进行开穿线孔的装置,百叶片的开孔是一种长条形的孔,百叶窗的控制拉线就需要穿过这样的孔中,该穿线孔的装置是通过先钻孔再扩孔的方式进行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孔的大小均匀一致,不会产生毛面,提高了美观性,百叶固定台通过前阻拦框架与后阻拦框架对应形成的“凵”形结构将木百叶平行排列在其中并夹紧,对应的钻孔工位先进行加工,钻孔工位的钻头启动,并且通过对应的推进台向百叶固定台移动,钻头对排列整齐的木百叶同时进行钻孔,开出均匀一致的圆孔,之后钻孔工位后退,工作平台沿滑轨向切孔工位移动,移动到确定的位置之后,开启开槽锯片,将之前两个开孔之间的材料去除,形成所需要的长条形结构,之后开槽锯片后退,木百叶即可取下进行下一步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百叶固定台,2、穿孔工作台,3、工作平台,4、前阻拦框架,5、后阻拦框架,6、顶伸装置,7、轨道,8、钻孔工位,9、切孔工位,10、推进台,11、钻头,12、开槽锯片,13、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包括百叶固定台1、穿孔工作台2,所述百叶固定台1包括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上设置有直立设置的前阻拦框架4以及与前阻拦框架4对应设置的后阻拦框架5,前阻拦框架4固定在工作平台3上,后阻拦框架5后部连接有顶伸装置6,后阻拦框架5与工作平台3表面设置有轨道7,轨道7与顶伸装置6平行设置,前阻拦框架4、后阻拦框架5以及对应的工作平台3表面形成“凵”形的凹槽,木百叶竖直平行堆叠在该凹槽中并夹紧,所述穿孔工作台2临近设置在前阻拦框架4对应的工作平台3侧边,穿孔工作台2包括有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都平行临近设置在工作平台3侧边,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推进台10上,推进台10的底部套接在向百叶固定台1延伸的导轨上并同时连接有推进结构,所述钻孔工位8上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两个钻头11,所述切孔工位9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开槽锯片12,所述工作平台3的底部设置有与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排列方向平行的滑轨13,工作平台3滑动连接在该滑轨13上。所述开凹槽锯片的直径小于两个钻头11外径的最大距离,开槽锯片12的厚度与钻头11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前阻拦框架4与后阻拦框架5与木百叶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柔性隔层,木百叶的表面与柔性隔层紧密接触并陷入到柔性隔层中。所述开槽锯片12为链锯结构,其向前延伸的长度大于其开孔为宽度。所述工作平台3的的边缘,相对于滑轨13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器,与定位器配合设置有固定在滑轨13上的限位开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看,均应将实施例看做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叙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包括百叶固定台(1)、穿孔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固定台(1)包括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上设置有直立设置的前阻拦框架(4)以及与前阻拦框架(4)对应设置的后阻拦框架(5),前阻拦框架(4)固定在工作平台(3)上,后阻拦框架(5)后部连接有顶伸装置(6),后阻拦框架(5)与工作平台(3)表面设置有轨道(7),轨道(7)与顶伸装置(6)平行设置,前阻拦框架(4)、后阻拦框架(5)以及对应的工作平台(3)表面形成“凵”形的凹槽,木百叶竖直平行堆叠在该凹槽中并夹紧,所述穿孔工作台(2)临近设置在前阻拦框架(4)对应的工作平台(3)侧边,穿孔工作台(2)包括有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都平行临近设置在工作平台(3)侧边,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推进台(10)上,推进台(10)的底部套接在向百叶固定台(1)延伸的导轨上并同时连接有推进结构,所述钻孔工位(8)上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两个钻头(11),所述切孔工位(9)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开槽锯片(12),所述工作平台(3)的底部设置有与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排列方向平行的滑轨(13),工作平台(3)滑动连接在该滑轨(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百叶穿孔装置,包括百叶固定台(1)、穿孔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固定台(1)包括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上设置有直立设置的前阻拦框架(4)以及与前阻拦框架(4)对应设置的后阻拦框架(5),前阻拦框架(4)固定在工作平台(3)上,后阻拦框架(5)后部连接有顶伸装置(6),后阻拦框架(5)与工作平台(3)表面设置有轨道(7),轨道(7)与顶伸装置(6)平行设置,前阻拦框架(4)、后阻拦框架(5)以及对应的工作平台(3)表面形成“凵”形的凹槽,木百叶竖直平行堆叠在该凹槽中并夹紧,所述穿孔工作台(2)临近设置在前阻拦框架(4)对应的工作平台(3)侧边,穿孔工作台(2)包括有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都平行临近设置在工作平台(3)侧边,钻孔工位(8)和切孔工位(9)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推进台(10)上,推进台(10)的底部套接在向百叶固定台(1)延伸的导轨上并同时连接有推进结构,所述钻孔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琳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惠琳窗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