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级立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79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跌级立框装置。跌级立框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立框板组件,每个所述立框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立板、以及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立板、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条形板且同向延伸;至少三个所述立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围合式的立框,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上翻边,至少三个所述第二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下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跌级立框装置,提高了立框的强度,增加了立板的抗弯曲性能,降低了立板之间的对接难度,简化了立框吊挂过程,立框安装后位置调节简便。

Drop level frame erec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lling level vertical frame device. The downgrade frame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frame plate assemblies, each of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late, a vertical plate, and a second plate connected sequentially, the first plate being set relative to the second plate, the first plate, the vertical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being strip-shaped and exten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At least three end-to-end sequential connections of the vertical plates define the enclosed vertical frame, at least three first end-to-end sequential connections define the upper flange of the vertical frame, and at least three end-to-end sequential connections of the second flat plate define the lower flange of the vertical frame. The downgraded vertical fram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vertical frame, increases the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vertical plate,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docking between the vertical plates, simplifies the hanging process of the vertical frame, and is easy to adjust the position after the vertical frame is insta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跌级立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跌级立框装置。
技术介绍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吊顶中的立框由多个立框板围合而成。现有技术中,立框板为一块立板,多个立板围合成立框,在立板上安装支撑龙骨,通过支撑龙骨与吊件相连接,吊件与吊杆相连接,将吊顶吊挂在顶面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以上所述立框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立框由多个立板围合而成,立板的强度小,多个立板围合成的立框强度较小,吊顶的结构稳定性差,抗弯曲能力弱;第二,相邻的立板在对接时需要多次调整以使相邻的立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对齐,增加了相邻立板之间对接的难度。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跌级立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立板的强度,增加立板的抗弯曲性能,降低立板之间的对接难度。简化立框吊挂过程,立框安装后位置调节简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跌级立框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立框板组件,每个所述立框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立板、以及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立板、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条形板且同向延伸;至少三个所述立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围合式的立框的主体,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上翻边,至少三个所述第二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下翻边。可选地,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梯形板,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平板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相连接。可选地,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立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平板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所述第二平板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可选地,所述跌级立框装置还包括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分别贴合固定在任意两个相拼接的所述立板上。可选地,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平板上。可选地,所述跌级立框装置还包括加强龙骨,所述加强龙骨安装在所述立板上并与所述立板同向延伸。可选地,所述加强龙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龙骨板、第二龙骨板、以及第三龙骨板,所述第一龙骨板与所述第三龙骨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龙骨板贴合在所述立板上。可选地,所述跌级立框装置还包括支撑方钢,所述支撑方钢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上;所述支撑方钢上位于所述支撑方钢两端之间的部分穿设过所述第一龙骨板、所述第二龙骨板、以及所述第三龙骨板限定的支撑空间。可选地,所述立框板组件的数量为四个。本技术提供的跌级立框装置,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可以增加立板的强度,提高立板的抗弯曲能力,提高吊顶的稳定性。相邻的立框板组件拼接时,相邻的第一平板对齐拼接、相邻的第二平板对齐拼接后,相邻的立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同样处于对齐拼接的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对立板进行调整对齐,降低了相邻立板之间对接的难度,简化了立框拼接的操作步骤。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立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立框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立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立框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跌级立框装置,包括:四个立框板组件,每个所述立框板组件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1、立板2、以及第二平板3。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每个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1与所述第二平板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板1、所述立板2、以及所述第二平板3均为条形板且同向延伸。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3可以增加立板2的强度,增加立板2的抗弯曲能力,提高吊顶的稳定性。四个所述立板2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围合式的矩形状的立框的主体,四个所述第一平板1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上翻边,四个所述第二平板3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下翻边。此处的上翻边指的是四个第一平板1拼接后形成的翻出立框外部的结构,该结构位于立框挂接后的顶部;此处的下翻边指的是四个第二平板3拼接后形成的翻出立框外部的结构,该结构位于立框挂接后的底部。相邻的立框板组件拼接时,相邻的第一平板1对齐拼接、相邻的第二平板3对齐拼接后,相邻的立板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同样处于对齐拼接的状态,提高了拼接的精度,实现立框的无缝拼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对立板2进行调整对齐,降低了相邻立板2之间对接的难度,简化了立框拼接的操作步骤,加快了施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立框板组件的数量不仅限于四个,在满足可以拼接成围合状的立框的前提下,立框板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或者施工条件进行具体设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跌级立框装置,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3可以增加立板2的强度,提高立板2的抗弯曲能力,提高吊顶的稳定性。相邻的立框板组件拼接时,相邻的第一平板1对齐拼接、相邻的第二平板3对齐拼接后,相邻的立板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同样处于对齐拼接的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对立板2进行调整对齐,降低了相邻立板2之间对接的难度,简化了立框拼接的操作步骤。可选地,所述第一平板1与所述第二平板3均为梯形板,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1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2相连接,所述第二平板3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2相连接,可使第一平板1上沿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边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平板3上沿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边之间的距离均沿远离立板2的方向逐渐增加,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3均凸出于立板2。以使相邻两个立框板组件对接时,两个第一平板1可以更好地拼接、两个第二平板3可以更好地拼接。较佳地,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1和所述第二平板3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立板2。立板2和第一平板1之间、立板2和第二平板3之间均为直角,可以增加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3对立板2的支撑作用,提高立板2的抗弯曲能力。可选地,所述第一平板1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所述第二平板3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可使相邻两个立框板组件对接时,两个第一平板1无缝对接;两个第一平板1无缝对接;两个立板2同样无缝对接,使相邻的立框板组件在对接时拼缝处稳固对接,拼接更加精确,保证了吊顶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跌级立框装置还包括对接件6,所述对接件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对接板61和第二对接板62,所述第一对接板61和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立框板组件,每个所述立框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立板、以及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立板、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条形板且同向延伸;至少三个所述立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围合式的立框的主体,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上翻边,至少三个所述第二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下翻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立框板组件,每个所述立框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立板、以及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立板、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条形板且同向延伸;至少三个所述立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围合式的立框的主体,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上翻边,至少三个所述第二平板首尾顺次连接限定出所述立框的下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均为梯形板,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平板的上底边与所述立板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立框板组件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立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所述第二平板的下底边的两个内角均为45°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跌级立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级立框装置还包括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挺周东珊钟诚薛猛王瑾郑波波鄢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