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79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支撑装置。吊顶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和位于墙体上的墙面,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第一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墙面上;第二支撑板朝远离墙面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板包括支撑面;第一滑移板和所述第二滑移板均可滑移地设置在支撑面上;吊顶龙骨位于第一滑移板、第二滑移板、以及支撑面限定的安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分散了吊顶龙骨的受力,无需吊杆,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保证吊顶龙骨位置可调,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Ceiling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iling supporting device. The ceiling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wall body and a wall surface positioned on the wall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member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a first sliding plate and a second sliding plat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affixed to the wall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farther away.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urface; the first slid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liding plate are slidab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urface; and the suspended ceiling keel is located in the installation space defined by the first sliding plate, the second slid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surface. The suspended ceiling suppor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isperses the force on the suspended ceiling keel, eliminate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ncrete on the top surface, reduce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spended ceiling keel, ensures the adjustable position of the suspended ceiling keel,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api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技术中,吊顶朝向室内顶面的一侧一般设置有吊顶龙骨,吊顶龙骨通过竖向挂件吊挂在顶面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吊顶的安装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吊顶的重量较大,通过竖向挂件吊挂在顶面上时吊顶龙骨容易在连接竖向挂件的位置因受力集中而发生变形,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差;第二,吊顶龙骨安装在吊顶上,一旦吊顶吊挂在顶面上后,吊顶龙骨的位置无法调整,安装出现误差时需将吊顶整体拆卸后调整,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施工周期,不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第三,吊杆的挠度大,需要在顶面的原始混凝土上开设多个孔位进行反向支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程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散吊顶龙骨的受力,无需吊杆,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保证吊顶龙骨位置可调,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和位于所述墙体上的墙面,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支撑面;所述第一滑移板和所述第二滑移板均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上;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板、所述第二滑移板、以及所述支撑面限定的安装空间内。可选地,所述支撑面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吊顶龙骨搭接在所述支撑面上。可选地,所述吊顶龙骨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滑移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滑移板的内表面。可选地,所述吊顶支撑装置还包括均贴合在所述支撑面上的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滑移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板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板背向所述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二驱动板背向所述第一滑移板。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的第一支撑孔和条形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一驱动板上开设有第一驱动孔,所述第二驱动板上开设有第二驱动孔;所述第一驱动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孔与所述第二支撑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孔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墙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滑移板上开设有条形的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二滑移板上开设有条形的第二滑移孔;所述吊顶龙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滑移孔、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滑移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膨胀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在所述墙面上。可选地,所述膨胀螺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两个所述膨胀螺栓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设过所述第三支撑孔和所述第四支撑孔后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三支撑孔和所述第四支撑孔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延伸方向。本技术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支撑件安装在墙面上,用于支撑吊顶龙骨,吊顶龙骨限定在安装空间内,吊顶龙骨的受力可分散支撑面、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减少吊顶龙骨受力,增加吊顶龙骨的稳定性,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通过滑移可以带动吊顶龙骨随之进行移动,保证吊顶龙骨位置可调,降低了吊顶安装和调整的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吊杆吊挂吊顶,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支撑装置,包括墙体7以及位于所述墙体7上的墙面71、支撑件8、以及吊顶龙骨5。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6,所述支撑件8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1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贴合固定在墙面7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2朝远离所述墙面7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2包括支撑面21,所述支撑面21用于支撑吊顶龙骨5。所述第一滑移板3和所述第二滑移板4均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面21上,所述吊顶龙骨5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板3、所述第二滑移板4、以及所述支撑面21限定的安装空间内。支撑件8用于支撑吊顶龙骨5,并可调节吊顶龙骨5的位置。吊顶龙骨5与吊顶连接后直接限定在安装空间内,与吊顶龙骨5相连接的吊顶处于吊挂状态,吊顶龙骨5受到的吊顶的压力可以分散至支撑面21、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可减少吊顶龙骨5受力,增加吊顶龙骨5的稳定性。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分别位于吊顶龙骨5的两侧,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共同滑移可带动吊顶龙骨5在第二支撑板2上进行滑移,实现吊顶龙骨5的位置可调,进而降低了吊顶安装和调整的难度,且无需使用吊杆吊挂吊顶,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施工。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71上均安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将吊顶龙骨5安装在吊顶上,使吊顶龙骨5的两端分别限定在两个安装空间内,以进一步地增加吊顶龙骨5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后的结构与角钢结构相同,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可以增加支撑的稳固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支撑装置,支撑件8安装在墙面71上,用于支撑吊顶龙骨5,吊顶龙骨5限定在安装空间内,吊顶龙骨5的受力可分散支撑面21、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减少吊顶龙骨5受力,增加吊顶龙骨5的稳定性,减小吊顶龙骨5的形变,第一滑移板3和第二滑移板4通过滑移可以带动吊顶龙骨5随之进行移动,保证吊顶龙骨5位置可调,降低了吊顶安装和调整的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吊杆吊挂吊顶,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可选地,所述支撑面21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吊顶龙骨5搭接在所述支撑面21上。支撑面21受到的压力可以快速分散至第一支撑板1上,保证支撑面21对吊顶龙骨5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和位于所述墙体上的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支撑面;所述第一滑移板和所述第二滑移板均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上;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板、所述第二滑移板、以及所述支撑面限定的安装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和位于所述墙体上的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支撑面;所述第一滑移板和所述第二滑移板均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上;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板、所述第二滑移板、以及所述支撑面限定的安装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吊顶龙骨搭接在所述支撑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龙骨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滑移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滑移板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支撑装置还包括均贴合在所述支撑面上的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滑移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板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板背向所述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二驱动板背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珊余文钊钟诚步挺薛猛王瑾郑波波鄢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