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423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检测领域中的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其外壳体包括向上凸出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及沟槽,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侧板加强筋和两个中板加强筋,外壳体的底部平铺有灯底板、相机隔层底板及底盖板,灯底板内部设有LED补光灯,相机隔层底板内部设有主相机,主相机的镜头从相机孔伸出并朝向反光镜,反光镜设于第一平台上,相机隔层底板、底盖板及沟槽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镂空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尺寸小,通过多面加强筋及隔板对整体架构进行支撑,使得整体稳定性增强、安全可靠,且能够对镜头、反光镜等部位进行充分保护。

A vehicle bottom safety scan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bottom safety scanning device in the field of safety inspection. The shell body comprises a first platform, a second platform and a groove protruding upwar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ide plate stiffeners and two medium plate stiffeners.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body is covered with a lamp bottom plate, a camera partition bottom plate and a bottom cover plate. The inner of the lamp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LED light supplement lamp, and the inner of the camera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amera. The lens of the main camera extends from the camera hole and faces towards the reflector. The reflec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latform, and a hollow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camera base plate, the bottom cover plate and the groove. The integra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act and small in size. The integral structure is supported by multi-sided reinforcement ribs and baffles, so that the integral stability is enhanced,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re ensured, and the parts such as lens and reflector can be ful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在政府部门、海关、重要场馆等特殊场合需要使用车底安全扫描装置进行安全检查,为了便于对车底盘等隐蔽角落进行扫描,需要设置LED灯、相机等装置。而传统的安全扫描装置结构不紧凑,整体尺寸大,当车辆压过或碰撞扫描装置时,很容易对扫描装置造成损伤。此时会造成整个扫描、拍摄过程角度偏转,隐蔽角落无法扫描;甚至可以造成整个扫描装置的变形,造成其无法使用,这就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成本。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向上凸出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设有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边缘设有侧板加强筋,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中板加强筋;所述侧板加强筋和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灯底板,所述灯底板内部设有LED补光灯,两个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相机隔层底板和底盖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内部设有主相机,所述主相机的镜头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相机孔伸出,并且所述镜头朝向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相机隔层底板、所述底盖板及所述沟槽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镂空槽。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加强筋和所述侧板加强筋之间分别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灯底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以及所述底盖板均呈长方形。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侧隔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的外侧和所述底盖板的外侧均设有中隔板。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孔设于所述第二平台的内侧边;所述反光镜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内侧边,且所述反光镜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平台的顶面之间设有缓冲边。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加强筋和所述中板加强筋上分别设有过线槽口。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补光灯固定在灯座上,所述灯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隔层底板和所述底盖板内部分别设有红外相机支架,所述红外相机支架上固定红外相机,所述红外相机通过所述外壳体上的红外孔进行红外摄像。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安全扫描装置的外形尺寸为520mm×470mm×90mm。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面设有固定螺栓孔,且所述外壳体的边角设有减震座。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尺寸小,尽可能的避免了车辆的碾压碰撞风险;同时通过多面加强筋及隔板的应用,对整体架构进行支撑,使得整体稳定性增强、安全可靠。本技术在减小整体尺寸的同时,通过镂空槽和缓冲边等的应用,对相机镜头和反光镜进行了充分的保护,避免其受到损伤或发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顶面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0、外壳体;11、第一平台;12、第二平台;13、沟槽;14、镂空槽;21、侧板加强筋;22、中板加强筋;23、侧隔板;24、中隔板;31、灯底板;32、相机隔层底板;33、底盖板;40、反光镜;50、相机孔;61、灯座;62、红外孔;63、过线槽口;64、把手;65、减震座;66、固定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包括外壳体10,外壳体10包括向上凸出的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之间设有沟槽13。第一平台11内部和第二平台12内部通过多面加强筋进行支撑,具体的:外壳体10的两侧边缘设有侧板加强筋21,外壳体10的底部设有两个中板加强筋22。侧板加强筋21和中板加强筋22之间设有灯底板31,灯底板31内部设有LED补光灯(图中未示出,下同),优选的,LED补光灯固定在灯座61上,灯座61固定在第二平台12上。两个中板加强筋22之间设有相机隔层底板32和底盖板33,相机隔层底板32内部设有主相机(图中未示出,下同),主相机的镜头从第二平台12上的相机孔50伸出,相机孔50设于第二平台12的内侧边。镜头朝向反光镜40,反光镜40倾斜设置在第一平台11的内侧边,且反光镜40的上边缘与第一平台11的顶面之间设有缓冲边,通过第一凸台11及缓冲边对反光镜40进行保护。灯底板31的两端分别设有侧隔板23,相机隔层底板32的外侧和底盖板33的外侧均设有中隔板24。在本实施例中,中板加强筋22和侧板加强筋21之间分别平行设置,灯底板31、相机隔层底板32以及底盖板33均呈长方形。方格形状的各个底板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更强。相机隔层底板32、底盖板33及沟槽13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镂空槽14,通过镂空槽14错开主相机的镜头,使得两边升起来,在保证整体结构尺寸较小的同时,增加了反光镜40的稳固性。相机隔层底板32和底盖板33内部分别设有红外相机支架(图中未示出,下同),红外相机支架上固定红外相机,红外相机通过外壳体10上的红外孔62进行红外摄像。侧板加强筋21和中板加强筋22上分别设有过线槽口63,LED补光灯、红外相机及主相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控制线从过线槽口63穿出。本实施例中,车底安全扫描装置的外形尺寸为520mm×470mm×90mm,较传统的扫描装置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外壳体10的底面设有固定螺栓孔66,螺栓穿过固定螺栓孔66对整个结构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外壳体10的边角设有减震座65,对整体结构进行减震缓冲,保证了整个结构不易损坏;同时侧板加强筋21上设有把手64,便于整体的搬运、安装。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向上凸出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设有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边缘设有侧板加强筋,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中板加强筋;所述侧板加强筋和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灯底板,所述灯底板内部设有LED补光灯,两个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相机隔层底板和底盖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内部设有主相机,所述主相机的镜头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相机孔伸出,并且所述镜头朝向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相机隔层底板、所述底盖板及所述沟槽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镂空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向上凸出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设有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两侧边缘设有侧板加强筋,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中板加强筋;所述侧板加强筋和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灯底板,所述灯底板内部设有LED补光灯,两个所述中板加强筋之间设有相机隔层底板和底盖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内部设有主相机,所述主相机的镜头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相机孔伸出,并且所述镜头朝向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相机隔层底板、所述底盖板及所述沟槽之间形成上下贯穿的镂空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加强筋和所述侧板加强筋之间分别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底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以及所述底盖板均呈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安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侧隔板,所述相机隔层底板的外侧和所述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辉翁向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平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