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盛中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2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实用的充气伞,该伞由伞面和伞架构成,伞架的撑杆下部有充气气嘴。使用时往气嘴吹气伞面即张开。收伞时放气即可。整伞可以折叠成小方块放进小口袋内,便于携带,成本也较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式的伞,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充气而使用的伞。本技术所述的充气伞在现有的技术中尚未发现。迄今为止,人们使用的伞其伞架都由金属材料制成,这种传统的伞由于其伞架大,携带很不方便,同时,由于其伞架主要是金属材料构成,其成本也较高。木技术的目的就是向公众提供一种轻巧易于携带且成本较低的充气伞,这种新式伞的伞架由一组软质空心管组成。充气时,伞即撑开,放气时,伞可以折迭放置于小口袋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以密封软质空心管为伞架的新式伞,该新式伞包括伞面和伞架两部分。伞架由内部相通的撑杆、气体分流器和撑支组成。撑杆上部是气体分流器,下部是空气压缩段。空气压缩段上端有一伞柄固定圈,下端点有一充气嘴,伞柄固定圈上和充气嘴旁边各有一个可以互相套扣的扣环。气体分流器是撑杆和撑支之间的一个空气分流装置,其下部连着撑杆,其上部连着撑支。撑支是一组均匀分布于伞而的空心软管,其始端与气体分流器相连,其终端延伸到伞面边沿并与伞而连在一起。要撑开伞时,只要在充气嘴上一吹,气流即通过撑杆到气体分流器,然后达到各条撑支,伞面就自动张开,关闭气嘴后将空气压缩段下端的气嘴旁边的扣环与伞柄固定圈上扣环套扣在一起,空气压缩段就成了一个环形手抓柄。空气压缩段由直线变成了环形,对伞架各空心管产生了一个气体压强增值,从而加强了伞架的支撑力。要把伞收起来时,只要打开气嘴,伞架内气体即自动溢出,然后就折迭放进小袋即可。本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1、轻便、易于携带;2、成本低;3、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充气伞的斜视图及其结构部件。1—撑杆,2—气体分流器,3—撑支,4—伞柄固定圈,5—气体压缩段。6—充气嘴,7—扣环,8—伞面。图2为一实施例。如前述,只要在充气嘴一吹,伞架充气后伞面即撑开,关闭气嘴扣上扣环即可;要收伞时,将气嘴打开放出气体,把伞折迭好放进小袋。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伞,它包括伞面(8)和伞架两部分,伞架由撑杆(1)、气体分流器(2)和撑支(3)组成,其特征在于伞而(8)与伞架连为一整体,伞架三部分均为空心软管且三者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撑杆(1)的下端一部分为空气压缩段(5),空气压缩段(5)的下端点是充气嘴(6),空气压缩段的上部为伞柄固定圈(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空气压缩段(5),其特征在于其下端点的充气嘴(6)和上端的伞柄固定圈(4)均有扣环(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分流器(2)的下部与撑杆(1)的上端相连,其上部与撑支(3)的始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支(3)是一组以空气分流器(2)为轴心均匀分布于伞面(8)上的空心软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实用的充气伞,该伞由伞面和伞架构成,伞架的撑杆下部有充气气嘴。使用时往气嘴吹气伞面即张开。收伞时放气即可。整伞可以折叠成小方块放进小口袋内,便于携带,成本也较低。文档编号A45B19/02GK2257126SQ95219119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盛中 申请人:陈盛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伞,它包括伞面(8)和伞架两部分,伞架由撑杆(1)、气体分流器(2)和撑支(3)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面(8)与伞架连为一整体,伞架三部分均为空心软管且三者内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中
申请(专利权)人:陈盛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