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07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其包括感应介质构件,设置在钮扣铆合设备上并且与用于驱动上冲压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立轴同步连接,所述感应介质构件的下端为阶梯平面并且分别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用于与所述立轴同步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下移动;第一感应开关,位于第一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第二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二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铆合之后直接显示检测结果并且检测结果准确,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钮扣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钮扣铆合设备也称为打钮机,将上、下钮扣制于衣服布料上,需要依靠钮扣铆合设备的上冲压模具、下冲压模具进行对冲挤压动作,将下钮扣穿透衣服布料压入上钮扣中,完成铆合钮扣的过程;虽然现有技术对钮扣铆合设备进行结构改进提高其成品率,但是仍然会有铆合牢固度不合格产品,而目前只能依靠人工测量铆合后钮扣高度来判断铆合钮扣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其包括感应介质构件、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介质构件,设置在钮扣铆合设备上并且与用于驱动上冲压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立轴同步连接,所述感应介质构件的下端为阶梯平面并且分别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用于与所述立轴同步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第一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第二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二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感应开关。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第一平面同轴心,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第二平面同轴心。上述方案中,当所述钮扣铆合设备空载并且所述立轴位于上下往复运动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立轴同步带动感应介质构件上下往复运动,通过铆合后钮扣的合格阈值与第一感应开关与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与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的大小关系,触发第一感应开关和/或第二感应开关开启或关闭信号灯,从而根据信号灯的闪烁情况确定铆合钮扣是否合格;在铆合之后直接显示检测结果并且检测结果准确,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费时费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铆合钮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铆合合格钮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第一种不合格铆合钮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第二种不合格铆合钮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合格钮扣的检测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第一种不合格钮扣的检测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中第二种不合格钮扣的检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感应介质构件1、第一感应开关2、第二感应开关3;所述感应介质构件1,设置在钮扣铆合设备(图中未示出)上并且与用于驱动上冲压模具41上下往复运动的立轴4同步连接,所述感应介质构件1的下端为阶梯平面并且分别为第一平面11、第二平面12;用于与所述立轴4同步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平面11、第二平面1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位于第一平面11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一平面11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111内时开启信号灯;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位于第二平面12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12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二感应区间112内时开启信号灯。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第二感应开关3的高度可以动态调整;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感应开关3。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一平面11同轴心,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二平面12同轴心。当所述钮扣铆合设备空载并且所述立轴4位于上下往复运动最低点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一平面11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111内。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第二感应开关3可以采用磁感应开关,也可以采用光感应开关。本技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01:如图2所示,在钮扣铆合设备空载情况下对所述打钮检测装置进行调校;当立轴4处于上下往复运动最低点时,所述感应介质构件1也处于上下往复运动最低点,调节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和第二感应开关3的高度,令所述第一平面111与第一感应开关2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111内,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的信号灯闪烁,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间距超出第二感应区间112并且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的信号灯保持熄灭。步骤102:如图3所示,钮扣铆合设备的上冲压模具41和下冲压模具42分别设置钮扣上部件411和钮扣下部件421,所述上冲压模具41在立轴4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并且感应介质构件1也同步向下运动;所述打钮检测装置根据铆合之后的钮扣高度与合格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铆合钮扣是否合格。具体地,如图4所示,根据铆合之后的钮扣高度B符合合格阈值,视作铆合钮扣整体高度合格,扣紧牢固,铆合钮扣合格。如图5所示,根据铆合之后的钮扣高度B1超过合格阈值,可视作铆合钮扣整体高度过高,扣紧不牢固,铆合钮扣不合格。如图6所示,根据铆合之后的钮扣高度B2小于合格阈值,可视作铆合钮扣整体高度过低,扣紧过牢固,钮扣变形,铆合钮扣不合格。如图7所示,所述钮扣上部件411和钮扣下部件421铆合在衣服布料5上之后的钮扣高度符合合格阈值,这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一平面11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111内并且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的信号灯闪烁,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间距超出第二感应区间112并且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的信号灯保持熄灭,确认铆合钮扣合格。如图8所示,所述钮扣上部件411和钮扣下部件421铆合在衣服布料5上之后的钮扣高度大于合格阈值,这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一平面11之间的间距超出第一感应区间111并且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的信号灯保持熄灭,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间距超出第二感应区间112并且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的信号灯保持熄灭,确认铆合钮扣不合格。如图9所示,所述钮扣上部件411和钮扣下部件421铆合在衣服布料5上之后的钮扣高度小于合格阈值,这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与第一平面11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111内并且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的信号灯闪烁,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二感应区间112内并且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的信号灯闪烁,确认不铆合钮扣合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感应介质构件、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介质构件,设置在钮扣铆合设备上并且与用于驱动上冲压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立轴同步连接,所述感应介质构件的下端为阶梯平面并且分别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用于与所述立轴同步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第一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第二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二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钮扣铆合设备上的铆合牢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感应介质构件、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介质构件,设置在钮扣铆合设备上并且与用于驱动上冲压模具上下往复运动的立轴同步连接,所述感应介质构件的下端为阶梯平面并且分别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用于与所述立轴同步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第一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处于第一感应区间内时开启信号灯;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第二平面下方,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景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景五金钮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