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92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包括CPU单元、CAN总线接口、数据记录模块,CPU单元包括ARM11核的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和与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连接的外围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高度集成的STM32F407ZET6型CPU为核心器件,通过定制相应的外围器件构成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与一般的以PC/104型CPU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集成模块相比,减小了体积和重量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功耗,提高了水下航行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能确定水下航行器的位置以及实现航行器与遥控装置(位于岸上或母船)的通信,在被用于海洋探测与海底观测的水下航行器上显得尤为重要。参照附图1所示,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包括:STM32微处理器、GPS定位模块、铱星通信模块、无线数传电台、闪频灯模块。其中,微处理器实现控制各个模块的工作,数据采集与发送,以及与航行器自动驾驶仪(控制管理中心)通过CAN总线进行信息交换;GPS定位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定位,它与微处理器之间采用RS232进行通信;铱星通信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远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它与微处理器间采用RS232进行通信;无线数传电台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近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它与微处理器间采用RS232进行通信;闪频灯模块与GPS定位天线位于航行器壳体外部天线柱中,用于夜间航行器的位置指示,它通过微处理器的I/O口控制。一般水下航行器的定位与通信模块直接连接在以PC/104为处理器的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上,这样的设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U单元、卫星定位模块、铱星通信模块、无线数传电台、闪频灯模块、CAN总线接口;卫星定位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定位;铱星通信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远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无线数传电台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近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CAN总线接口用于将CPU单元解算得到的指令发送给水下航行器后段控制器;所述CPU单元包括ARM11核的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和与STM32F407ZET微处理器连接的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包括flash存储器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供电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串口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U单元、卫星定位模块、铱星通信模块、无线数传电台、闪频灯模块、CAN总线接口;卫星定位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定位;铱星通信模块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远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无线数传电台用于水下航行器与遥控装置间近距离的数据和指令传输;CAN总线接口用于将CPU单元解算得到的指令发送给水下航行器后段控制器;所述CPU单元包括ARM11核的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和与STM32F407ZET微处理器连接的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包括flash存储器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供电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串口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lash存储电路采用W25Q128型NORflash,引脚CS、SO、CLK、SI分别接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的F_CS、SPI1MISO、SPI1SCK、SPI1MOSI引脚,引脚WP#、HOLD均接入直流电源3.3V,引脚GND接入直流电源地,引脚VCC通过串联一个104电容接直流电源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下航行器多功能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电路由32.768KHz和8MHz两种频率的晶振电路组成;其中32.768KHz型晶振电路用于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的实时时钟模块中,8MHz型晶振电路作为STM32F407ZET6微处理器的主晶振;其中32.768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斌严卫生高剑崔荣鑫张立川彭星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