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87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包括下壳体、中壳体和上盖;下壳体包括底壁和竖置环形侧周壁;中壳体为筒状,中壳体包括竖置环形侧周壁;上盖包括顶壁和竖置环形侧周壁;中壳体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设有:供上盖侧周壁竖向插入的环形槽;上盖侧周壁插入该环形槽中;中壳体侧周壁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块;一竖置转轴依次贯穿上盖顶壁和连接块;连接块与转轴螺纹连接;转轴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中壳体和/或下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接线盒,其内腔的大小可以调节,方便收纳电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盒。
技术介绍
接线盒是常用的电气连接器具,接线盒一般包括进线口和进线端子,电线由进线口伸入接线盒并与进线端子连接。电线的长度常常留有余量,故需要将多余长度的电线收纳于接线盒中,而现有接线盒的内腔空间有限,且内腔空间大小固定,不能根据电线余量来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内腔的大小可以调节,方便收纳电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接线盒,包括下壳体、中壳体和上盖;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沿向上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为筒状,中壳体包括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上盖包括:顶壁,以及由顶壁边沿向下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设有:供上盖侧周壁竖向插入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与中壳体侧周壁共轴心,且环形槽的内腔由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向下延伸;上盖侧周壁插入该环形槽中,且上盖侧周壁可在该环形槽中竖向滑动;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块;一竖置转轴依次贯穿上盖顶壁和连接块;上盖顶壁设有供转轴贯穿的轴孔;连接块设有供转轴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设有与其共轴心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第三凸环位于转轴底端;第二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内表面的贴靠;第三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外表面的贴靠;转轴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所述转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由第一凸环延伸至第二凸环;所述连接块的通孔为螺纹通孔,且该螺纹通孔与转轴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中壳体和/或下壳体上。优选的,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下壳体侧周壁上。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底壁的内表面设有进线端子。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侧周壁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夹住进线口处电线的壳外进线夹具;所述下壳体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进线端子处电线的壳内进线夹具。优选的,所述上盖顶壁设有透明窗。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中壳体顶部。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侧周壁上还设有出线口。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出线端子。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侧周壁的外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出线口处电线的壳外出线夹具;所述下壳体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出线端子处电线的壳内出线夹具。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夹住电线的顶部夹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内腔的大小可以调节,方便收纳电线。转轴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可通过合适的十字螺丝刀来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连接块与转轴螺纹段螺纹连接,且上盖通过插入环形槽而与中壳体活动连接,故可通过转动转轴来驱动上盖靠近或远离下壳体,从而减小或增大接线盒内腔空间的大小,即接线盒内腔的空间大小可以调节。中壳体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即下壳体可与中壳体分离,方便电线的安装。前端电线(进线)由进线口伸入接线盒并与进线端子连接,壳外进线夹具将进线口处的电线夹住,壳内进线夹具将进线端子处的电线夹住,前端电线的余量部分(多余长度的前端电线)收纳于接线盒中。后端电线(出线)由出线口伸入接线盒并与出线端子连接,壳外出线夹具将出线口处的电线夹住,壳内出线夹具将出线端子处的电线夹住,后端电线的余量部分(多余长度的后端电线)收纳于接线盒中。上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夹住电线的顶部夹具,可通过顶部夹具将前端电线、后端电线的余量部分夹住。上盖顶壁设有透明窗,方便观察接线盒内前端电线、后端电线的收纳情况,接线盒内腔的空间大小可根据前端电线、后端电线的余量来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接线盒,包括下壳体1、中壳体2和上盖3;所述下壳体1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沿向上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2为筒状,中壳体2包括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上盖3包括:顶壁,以及由顶壁边沿向下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2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1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壳体2侧周壁的顶端设有:供上盖3侧周壁竖向插入的环形槽4;该环形槽4与中壳体2侧周壁共轴心,且环形槽4的内腔由中壳体2侧周壁的顶端向下延伸;上盖3侧周壁插入该环形槽4中,且上盖3侧周壁可在该环形槽4中竖向滑动;所述中壳体2侧周壁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块5;一竖置转轴6依次贯穿上盖3顶壁和连接块5;上盖3顶壁设有供转轴6贯穿的轴孔;连接块5设有供转轴6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6设有与其共轴心的第一凸环61、第二凸环62和第三凸环63;第三凸环63位于转轴6底端;第二凸环62与上盖3顶壁的内表面的贴靠;第三凸环63与上盖3顶壁的外表面的贴靠;转轴6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所述转轴6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由第一凸环61延伸至第二凸环62;所述连接块5的通孔为螺纹通孔,且该螺纹通孔与转轴6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中壳体2和/或下壳体1上(图1仅显示接线盒的进线口71设于下壳体1侧周壁上)。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表面设有进线端子72。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侧周壁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夹住进线口71处电线的壳外进线夹具73;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进线端子72处电线的壳内进线夹具74。优选的,所述上盖3顶壁设有透明窗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5位于中壳体2顶部。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侧周壁上还设有出线口91。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出线端子92。优选的,所述下壳体1侧周壁的外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出线口91处电线的壳外出线夹具93;所述下壳体1底壁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夹住出线端子92处电线的壳内出线夹具94。优选的,所述上盖3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夹住电线的顶部夹具(图中未示出)。转轴6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可通过合适的十字螺丝刀来驱动转轴6转动;转轴6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连接块5与转轴6螺纹段螺纹连接,且上盖3通过插入环形槽4而与中壳体2活动连接,故可通过转动转轴6来驱动上盖3靠近或远离下壳体1,从而减小或增大接线盒内腔空间的大小,即接线盒内腔的空间大小可以调节。中壳体2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1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即下壳体1可与中壳体2分离,方便电线的安装。前端电线75(进线)由进线口71伸入接线盒并与进线端子72连接,壳外进线夹具73将进线口71处的电线夹住,壳内进线夹具74将进线端子72处的电线夹住,前端电线75的余量部分(多余长度的前端电线75)收纳于接线盒中。后端电线95(出线)由出线口91伸入接线盒并与出线端子92连接,壳外出线夹具93将出线口91处的电线夹住,壳内出线夹具94将出线端子92处的电线夹住,后端电线95的余量部分(多余长度的后端电线95)收纳于接线盒中。上盖3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夹住电线的顶部夹具,可通过顶部夹具将前端电线75、后端电线95的余量部分夹住。上盖3顶壁设有透明窗8,方便观察接线盒内前端电线75、后端电线95的收纳情况,接线盒内腔的空间大小可根据前端电线75、后端电线95的余量来调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中壳体和上盖;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沿向上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为筒状,中壳体包括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上盖包括:顶壁,以及由顶壁边沿向下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设有:供上盖侧周壁竖向插入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与中壳体侧周壁共轴心,且环形槽的内腔由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向下延伸;上盖侧周壁插入该环形槽中,且上盖侧周壁可在该环形槽中竖向滑动;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块;一竖置转轴依次贯穿上盖顶壁和连接块;上盖顶壁设有供转轴贯穿的轴孔;连接块设有供转轴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设有与其共轴心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第三凸环位于转轴底端;第二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内表面的贴靠;第三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外表面的贴靠;转轴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所述转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由第一凸环延伸至第二凸环;所述连接块的通孔为螺纹通孔,且该螺纹通孔与转轴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中壳体和/或下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中壳体和上盖;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沿向上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为筒状,中壳体包括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上盖包括:顶壁,以及由顶壁边沿向下延伸出的竖置环形侧周壁;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底端与下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设有:供上盖侧周壁竖向插入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与中壳体侧周壁共轴心,且环形槽的内腔由中壳体侧周壁的顶端向下延伸;上盖侧周壁插入该环形槽中,且上盖侧周壁可在该环形槽中竖向滑动;所述中壳体侧周壁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块;一竖置转轴依次贯穿上盖顶壁和连接块;上盖顶壁设有供转轴贯穿的轴孔;连接块设有供转轴贯穿的通孔;所述转轴设有与其共轴心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和第三凸环;第三凸环位于转轴底端;第二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内表面的贴靠;第三凸环与上盖顶壁的外表面的贴靠;转轴顶端的端面设有十字槽;所述转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由第一凸环延伸至第二凸环;所述连接块的通孔为螺纹通孔,且该螺纹通孔与转轴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接线盒的进线口设于中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华施大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大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