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87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主要包括:入线模块、分线模块和管件接头,采用4个四芯模块为入线模块,16个端子排为分线模块,每个分线模块都可以达到1分12,便于组合安装及拆卸,适用于冗杂的高速动车用CAN分线结构,有效的梳理了进线结构,增加了分线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
本技术属于高速动车
,尤其涉及高速动车连接器
,及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
技术介绍
CAN总线采用一对差分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所有节点单元均直接连接到这一对公共传输介质上并行排列,接收或发送数据信息。在总线两端,分别加入终端电阻予以终结,以防止节点在网络上发送的信号在到达电缆末端时反射。在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市面还没有专门针对较多分线的CAN网络线路的分线盒,因此,如何设计一种CAN网络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组合安装及拆卸,适用于冗杂的高速动车用CAN分线结构,解决团进团出的问题,有效的梳理了进线结构,增加了分线数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其内部为模块化分线结构,包括:入线模块、分线模块和管件接头,其中:所述入线模块为4个四芯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前方;所述分线模块为方形结构,其正面设有12个孔,侧面设有1个孔;所述管件接头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的后部,为出线口。进一步的,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为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四芯模块为圆形连接器,为入线口。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模块的个数为16个。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模块为端子排。进一步的,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为绝缘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模块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内部的左右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所提供的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采用4个四芯模块为入线模块,16个端子排为分线模块,每个分线模块都可以达到1分12,便于组合安装及拆卸,适用于冗杂的高速动车用CAN分线结构,有效的梳理了进线结构,增加了分线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技术分线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其内部为模块化分线结构,包括:入线模块、分线模块和管件接头,其中:所述入线模块为4个四芯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前方;所述分线模块为方形结构,其正面设有12个孔,侧面设有1个孔,供需要分流的母线从侧面的孔进入;所述管件接头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的后部,为出线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所述CAN网络分线盒采用一分多的分线模式来进行电信号的分流及传导,电信号途径分线盒时,会产生信号的干扰,故CAN网络分线盒所采用电缆均为双绞线,其有效的抑制共模信号,增强差模信号,对电信号产生增强作用,若不采用绞线,则电信号会有一定的干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四芯模块为圆形连接器,为入线口,既分离信号之前的线缆,经过端子排(图2)的分离,对应的分成若干根线缆,从出线口引向外围设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入线模块采用4个四芯连接器插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分线模块为端子排,所述分线模块的个数为16个,16个模块均具有1分12的功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线模块内部使用铜丝连接,因采用串流的方式,信号不会衰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为方形结构,在拆解及与车体或电气柜的装配中有较高的契合度。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形状、结构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为绝缘材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分线模块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内部的左右两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管接头方向即为出线口,可根据分离后的接线模式及线路分布调整出线的方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采用4个四芯模块为入线模块,16个端子排为分线模块,每个分线模块都可以达到1分12,便于组合安装及拆卸,适用于冗杂的高速动车用CAN分线结构,有效的梳理了进线结构,增加了分线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其内部为模块化分线结构,包括:入线模块、分线模块和管件接头,其中:所述入线模块为4个四芯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前方;所述分线模块为方形结构,其正面设有12个孔,侧面设有1个孔;所述管件接头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后部,为出线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其内部为模块化分线结构,包括:入线模块、分线模块和管件接头,其中:所述入线模块为4个四芯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前方;所述分线模块为方形结构,其正面设有12个孔,侧面设有1个孔;所述管件接头设置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的后部,为出线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为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用CAN网络分线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冰吴旭胡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业成轨道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