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74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机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滑轨,机体上侧设置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机体的腔体内设置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一蜗轮、第二蜗轮上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丝杆依次穿过第一端盖中心、第一轴承、第一蜗轮并安装在第一端盖中心、第一轴承、第一蜗轮上,第二丝杆依次穿过第二端盖中心、第二轴承、第二蜗轮并安装在第二端盖中心、第二轴承、第二蜗轮上,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蜗轮箱采用平行双蜗轮蜗杆结构,结构紧凑,同步性好;箱体上轨道式安装设计,安装维护方便;滑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上,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采用I型接头,可匹配客户安装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
本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
技术介绍
蜗轮箱用于轧机设备中,实现上下轧辊微调控制。上轧辊通过液压缸推至相应位置,再通过蜗轮箱进行微调控制上下轧辊间距,具有高精度调节补偿功能。现有的蜗轮箱体积较大、操作不便、安装维护不便、适应范围小、使用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包括滑轨、机体、第一蜗杆输入轴、第一蜗轮、第一端盖、第一丝杆、第一油封、第一轴承、第二丝杆、第二油封、第二端盖、第二轴承、第二蜗轮、第二蜗杆输入轴,所述机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滑轨,所述机体上侧设置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机体的腔体内设置第一蜗轮、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第二蜗轮上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丝杆依次穿过第一端盖中心、第一轴承、第一蜗轮并安装在第一端盖中心、第一轴承、第一蜗轮上,所述第二丝杆依次穿过第二端盖中心、第二轴承、第二蜗轮并安装在第二端盖中心、第二轴承、第二蜗轮上,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的中空内侧与第一丝杆的外侧之间安装第一油封;所述第二端盖的中空内侧与第二丝杆的外侧之间安装第二油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输入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采用I型接头。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置滚轮安装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平行双蜗轮蜗杆结构,结构紧凑,保证极好的同步性;2.箱体上轨道式安装设计,安装维护方便,且能让整体设备实现导轨方向的滑动;3.滑轨采用钢制材质,表面硬度高、耐磨。滑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上,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以满足更多的使用场合;4.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上分别安装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伸缩结构,适用于直线运动的场合;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采用I型接头,可匹配客户安装尺寸。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包括滑轨1、机体2、第一蜗杆输入轴3、第一蜗轮4、第一端盖5、第一丝杆6、第一油封7、第一轴承8、第二丝杆9、第二油封10、第二端盖11、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第二蜗杆输入轴14,所述机体2两端部分别设置滑轨1,所述机体2上侧设置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11,所述机体2的腔体内设置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所述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上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丝杆6依次穿过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并安装在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上,所述第二丝杆9依次穿过第二端盖11中心、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并安装在第二端盖11中心、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上,所述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9平行。所述第一端盖5的中空内侧与第一丝杆6的外侧之间安装第一油封7;所述第二端盖11的中空内侧与第二丝杆9的外侧之间安装第二油封10。所述第一蜗轮4与第一蜗杆输入轴3连接,所述第二蜗轮13与第二蜗杆输入轴14连接。所述滑轨1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2上。所述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9采用I型接头。所述滑轨1上设置滚轮安装面。本技术的具有以下优势:1.如图1所示,平行双蜗轮蜗杆结构,结构紧凑,保证极好的同步性;2.箱体上轨道式安装设计,安装维护方便,且能让整体设备实现导轨方向的滑动;3.滑轨采用钢制材质,表面硬度高、耐磨。滑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上,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以满足更多的使用场合;4.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上分别安装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伸缩结构,适用于直线运动的场合;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采用I型接头,可匹配客户安装尺寸。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1)、机体(2)、第一蜗杆输入轴(3)、第一蜗轮(4)、第一端盖(5)、 第一丝杆(6)、第一油封(7)、第一轴承(8)、 第二丝杆(9)、第二油封(10)、第二端盖(11)、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第二蜗杆输入轴(14),所述机体(2)两端部分别设置滑轨(1),所述机体(2)上侧设置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11),所述机体(2)的腔体内设置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所述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上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丝杆(6)依次穿过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并安装在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上,所述第二丝杆(9)依次穿过第二端盖(11)中心、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并安装在第二端盖(11)中心、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上,所述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9)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双蜗杆蜗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1)、机体(2)、第一蜗杆输入轴(3)、第一蜗轮(4)、第一端盖(5)、第一丝杆(6)、第一油封(7)、第一轴承(8)、第二丝杆(9)、第二油封(10)、第二端盖(11)、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第二蜗杆输入轴(14),所述机体(2)两端部分别设置滑轨(1),所述机体(2)上侧设置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11),所述机体(2)的腔体内设置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所述第一蜗轮(4)、第二蜗轮(13)上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丝杆(6)依次穿过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并安装在第一端盖(5)中心、第一轴承(8)、第一蜗轮(4)上,所述第二丝杆(9)依次穿过第二端盖(11)中心、第二轴承(12)、第二蜗轮(13)并安装在第二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