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46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装置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方案和双电机并行输入功率的形式,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经由一对直齿轮对输入进行初步减速,小齿轮直接与电机相连,大齿轮与后一级平行轴小齿轮做成一个整体;经过两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在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处设计有过载保护装置;将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与下一级的小锥齿轮装配成一体结构,大锥齿轮下面布置有两级平行轴齿轮;第二级平行轴齿轮即为输出级,输出级大齿轮与上一级小齿轮和大锥齿轮共轴,输出轴下端与球阀体相连;由于设计要求输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因此在大锥齿轮处设计有机械限位装置,使得输出轴的转角范围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具体是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加油开关是为加油平台的燃油系统配套研制,其包括燃油通道和通气通道两条通道。加油开关安装在主燃油管道上,通气通道将燃油通道出口的燃油管路连通大气,当控制系统发出开启信号时,加油开关关闭通气通道后再开启燃油通道,并输出开启信号给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发出关闭信号时,加油开关关闭燃油通道后再开启通气通道,并输出关闭信号给控制系统。为了保证系统在工作中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加油开关需要采用冗余技术,即配备两个输入源。目前传统的加油开关采用双电机冷备份的方案,即正常情况下,仅有主电机工作来驱动负载,从电机处于关机状态。一旦主电机发生故障,从电机便开始工作,进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传统的冷备份方案可能会存在系统短时中断工作的情况,并且在切换从电机工作的过程中,系统工作不稳定且耗时较长。再者,由于传统的加油开关需要主从电机均能够单独驱动负载,所以在主从电机的输入端均配备了相同的输入级齿轮减速机构,然后在中间传动级进行汇流,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加油开关配备相同的两个输入级,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包括电机(1)、壳体(2)、壳体顶盖(3)、凸轮杆(4)、开关插座(5)、输出齿轮轴(6)和压板(7);所述壳体顶盖(3)为板状结构;所述壳体顶盖(3)的顶面上设有角度线;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底面(201)和壳体壁面(202);所述壳体顶盖(3)覆盖在壳体(2)的顶端敞口处;所述壳体壁面(202)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1),另一端通过压板(7)和螺钉安装有开关插座(5);两个所述电机(1)分别为电机Ⅰ(101)和电机Ⅱ(102);所述壳体顶盖(3)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在壳体底面(201)的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的加油开关电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包括电机(1)、壳体(2)、壳体顶盖(3)、凸轮杆(4)、开关插座(5)、输出齿轮轴(6)和压板(7);所述壳体顶盖(3)为板状结构;所述壳体顶盖(3)的顶面上设有角度线;所述壳体(2)包括壳体底面(201)和壳体壁面(202);所述壳体顶盖(3)覆盖在壳体(2)的顶端敞口处;所述壳体壁面(202)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1),另一端通过压板(7)和螺钉安装有开关插座(5);两个所述电机(1)分别为电机Ⅰ(101)和电机Ⅱ(102);所述壳体顶盖(3)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在壳体底面(201)的投影位置处设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Ⅰ内安装凸轮杆(4),所述通孔Ⅱ内安装输出齿轮轴(6);所述凸轮杆(4)底端中心位置处开有一个圆孔;所述输出齿轮轴(6)的顶端伸入凸轮杆(4)底端的圆孔内,通过销将输出齿轮轴(6)与凸轮杆(4)固定;所述凸轮杆(4)随输出齿轮轴(6)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凸轮杆(4)的顶端设有指向壳体顶盖(3)角度线的区分物(403);所述外部结构内安装有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包括系统Ⅰ、系统Ⅱ、系统Ⅲ、系统Ⅳ和系统Ⅴ;所述系统Ⅰ包括平行轴直齿轮组Ⅰ1和锥齿轮组Ⅰ2;所述平行轴直齿轮组Ⅰ1包括输入级齿轮组Ⅰ101、第一级平行轴齿轮组Ⅰ102和第二级平行轴齿轮组Ⅰ103;所述输入级齿轮组Ⅰ101包括输入级小齿轮(8)和输入级大齿轮(9);所述输入级小齿轮Ⅰ(801)为电机Ⅰ(101)的齿轮,所述输入级小齿轮Ⅰ(801)和电机Ⅰ(101)构成输入整体Ⅰ;所述输入级小齿轮Ⅱ(802)为电机Ⅱ(102)的齿轮,所述输入级小齿轮Ⅱ(802)和电机Ⅱ(102)构成输入整体Ⅱ;所述电机Ⅰ(101)和电机Ⅱ(102)为并行输入;所述输入级小齿轮Ⅰ(801)和输入级小齿轮Ⅱ(802)均与输入级大齿轮(9)进行啮合;所述输入整体Ⅰ和输入整体Ⅱ共同驱动输入级大齿轮(9);所述输入级大齿轮(9)位于支撑轴承A的一端;所述支撑轴承A的中心轴与输入级大齿轮(9)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输入级大齿轮(9)的中心轴平行于输入级小齿轮(8)的中心轴;所述第一级平行轴齿轮组Ⅰ102包括第一级平行轴小齿轮(10)和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所述输入级大齿轮(9)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级平行轴小齿轮(10);所述第一级平行轴小齿轮(10)与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进行啮合;所述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位于支撑轴承B的一端;所述支撑轴承B平行于支撑轴承A;所述第二级平行轴齿轮组Ⅰ103包括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和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13);所述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与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13)进行啮合;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13)位于支撑轴承C的一端;所述支撑轴承C平行于支撑轴承B;所述系统Ⅱ为过载保护装置系统,所述系统Ⅱ包括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弹簧(22)、摩擦环(27)和压簧螺栓(28);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摩擦环Ⅰ(2701)和摩擦环Ⅱ(2702);在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远离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的一侧,安装有弹簧(22)和压簧螺栓(28),对此处的齿轮轴进行钻孔攻丝处理,将压簧螺栓(2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齿轮轴上,一并安装有弹簧垫圈;所述弹簧(22)套在齿轮轴和压簧螺栓(28)上;所述弹簧(22)的一端与摩擦环进行摩擦,另一端依靠压簧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依靠摩擦力驱动,当发生过载时,所述弹簧(22)的压力提供的摩擦力矩将不足以驱动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转动,此时,所述第二级平行轴小齿轮(12)开始打滑;所述锥齿轮组Ⅰ2包括小锥齿轮组Ⅰ201和大锥齿轮组Ⅰ202;所述小锥齿轮组Ⅰ201包括小锥齿轮(14)和小锥齿轮花键(29);所述小锥齿轮(14)位于支撑轴承C的另一端;所述小锥齿轮(14)比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13)更靠近第一级平行轴大齿轮(11);所述小锥齿轮(14)通过小锥齿轮花键(29)与第二级平行轴大齿轮(13)相连;所述大锥齿轮(15)和小锥齿轮(14)进行啮合;所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静赵玲玲杨攀武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