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以及栅极驱动装置
本申请属于信息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像素电路的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对像素电路的显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精确控制像素电路,往往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中,需要提供低电平维持信号,以使得像素电路具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一般而言,反相器的输出端OUT提供低电平维持信号。一般来说,TFT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彼此耦接的输入模块、反相模块、输出模块、下拉和低电平维持模块等。输出模块中的输出驱动晶体管栅极的节点一般被称为Q点。Q点在预充电阶段耦合到处于高电平的输入信号,但是与输出驱动晶体管耦合的时钟信号此时一般是低电平,因此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在预充电阶段的输出是低电平。在自举阶段,与输出驱动晶体管耦合的时钟信号跳变到高电平,输出端电位也达到高电平,从而Q点电位被自举到高于高电平的更高的电位。在下拉阶段Q点放电,在低电平维持阶段,Q点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一般情况下,低电平维持模块的控制信号是由反向模块提供的,而反相模块的输入端一般是耦合到Q点的。反相模块可以包括如图1a所示的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输入模块,其包括第一输入支路和第二输入支路,所述输入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支路的第一节点提供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支路的第二节点来提供内部级联信号;输出模块,其配置为存储所述输入信号,并在时钟信号的影响下,将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反相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内部级联信号来向低电平维持模块提供所述下拉控制信号;以及低电平维持模块,其配置为基于下拉控制信号在所述输入信号经由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后并在所述输入模块接收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之前,至少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支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输入支路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输入模块,其包括第一输入支路和第二输入支路,所述输入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支路的第一节点提供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输入支路的第二节点来提供内部级联信号;输出模块,其配置为存储所述输入信号,并在时钟信号的影响下,将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反相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内部级联信号来向低电平维持模块提供所述下拉控制信号;以及低电平维持模块,其配置为基于下拉控制信号在所述输入信号经由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后并在所述输入模块接收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之前,至少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支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输入支路的第二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其中,所述下拉控制信号与所述内部级联信号相关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辅助放电模块,其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入信号的影响下,对所述反相模块的输出端进行放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所述反相模块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反相器,在包括多个反相器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反相器轮流工作,所述下拉控制信号由所述多个反相器中的处于工作周期的反相器来提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所述低电平维持模块包括基于所述下拉控制信号而工作的多个下拉支路,所述多个下拉支路包括:第一下拉支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入支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拉控制信号来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第二下拉支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二输入支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拉控制信号来将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第三下拉支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拉控制信号来将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以及第四下拉支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二输出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拉控制信号来将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位维持在低电平。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所述辅助放电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耦合的一个或多个辅助放电支路,其中,所述辅助放电支路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对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进行放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管,其第一极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控制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驱动管,其第一极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控制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耦合到所述第二输出端;以及容性元件,其耦合在所述第二驱动管的控制极和第二极之间,被配置为存储所述输入信号,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东,马一华,廖聪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