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47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为正,第一透镜组包括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为负,第二透镜组包括有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的焦距为正,第三透镜组包括有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第四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的焦距为正,第四透镜组包括有第十五透镜、第十六透镜和第十七透镜;感光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分辨率高、像面大、倍率大,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尤其涉及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变焦镜头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安防监控等领域,对广角及长焦综合应用的镜头需求越来越大。当前市场往高分辨率和超大倍率的方向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品质,使用像素点更大,像素点更多的芯片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的安防监控、路况监控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短焦端红外不共焦,在晚上有部分灯光照明时,拍摄的画面无法整体清晰,总会有部分角落模糊;市场上大倍率镜头普遍像素低,分辨率主要是720P和1080P;2.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监控镜头使用的芯片相对较小,芯片的像素点较小,1080P的镜头像面主要是1/2.8″的,使用有效成像面对角线6.2mm的1/2.8″的CMOS的芯片,其像素点大小仅有2.8μm,分辨率不是很高;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画质不好;3.普通的变焦镜头往往无法做到大倍率与体积兼容,倍率增大同时会引起镜头体积的急剧变化,目前市场上的大于变倍达到50倍的监控镜头,最大口径基本大于100mm;4.目前直流的较高倍率的镜头在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有:能相对像面前后移动的第一透镜组(1),第一透镜组(1)的焦距为正,第一透镜组(1)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01)、第二透镜(102)、第三透镜(103)、第四透镜(104)、第五透镜(105)和第六透镜(106);能相对像面前后移动的第二透镜组(2),第二透镜组(2)的焦距为负,第二透镜组(2)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201)、第八透镜(202)、第九透镜(203)和第十透镜(204);光阑(6);能相对像面固定的第三透镜组(3),第三透镜组(3)的焦距为正,第三透镜组(3)包...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有:能相对像面前后移动的第一透镜组(1),第一透镜组(1)的焦距为正,第一透镜组(1)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01)、第二透镜(102)、第三透镜(103)、第四透镜(104)、第五透镜(105)和第六透镜(106);能相对像面前后移动的第二透镜组(2),第二透镜组(2)的焦距为负,第二透镜组(2)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七透镜(201)、第八透镜(202)、第九透镜(203)和第十透镜(204);光阑(6);能相对像面固定的第三透镜组(3),第三透镜组(3)的焦距为正,第三透镜组(3)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十一透镜(301)、第十二透镜(302)、第十三透镜(303)和第十四透镜(304);能相对像面前后移动的第四透镜组(4),第四透镜组(4)的焦距为正,第四透镜组(4)包括有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十五透镜(401)、第十六透镜(402)和第十七透镜(403);感光芯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01)焦距为负,且为弯月形结构;第二透镜(102)的焦距为正,第三透镜(103)的焦距为正,第四透镜(104)的焦距为正,第五透镜(105)的焦距为负,且为弯月形结构,第六透镜(106)的焦距为正;所述第一透镜(101)与所述第二透镜(102)通过光学胶水粘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七透镜(201)的焦距为负,且为弯月型结构,第八透镜(202)的焦距为负,且为弯月型结构,第九透镜(203)的焦距为负,第十透镜(204)的焦距为正;所述第九透镜(203)与所述第十透镜(204)通过光学胶水粘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辨率、大倍率、短焦端红外共焦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十一透镜(301)的焦距为正,且第十一透镜(301)的两个面均为凸面;第十二透镜(302)的焦距为正,第十三透镜(303)的焦距为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阳龚俊强欧俊星王晓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