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36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形成丁字路;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在微型立交桥前后,第一道路的左转车道与第一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第二道路的直行车道与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第三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与第三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能够实现车辆无停滞行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了公民的出行成本,且对架设空间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交通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
技术介绍
交通是每个城市发展的输血管和动力浆,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城市的发展,同时交通拥堵程度和交通系统完备程度是一个地区交通能力的两大指标。一个地区如果交通拥堵严重,物资人流交往滞后,那么将会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拥堵除了会负面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外,还直接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所以交通拥堵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顽疾”,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在城市丁字路口,为了保证车辆的有序通行,需要使用红绿灯控制体系,但是红绿灯控制体系需要车辆在交叉路口排队等待,导致车辆流动较慢,在车辆较多时容易造成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丁字路口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形成丁字路;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所述第一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二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二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三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三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二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一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三道路的直行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一道路的左转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二道路的直行车道与所述第三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三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和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进一步地,每个微型立交桥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离带。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带上设置有指示牌。进一步地,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设置的桥上部分和桥下部分;相互交叉的两条车道,其中一条设置在桥上部分,另一条设置在桥下部分。进一步地,桥上部分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与地平面齐平;所述桥上部分的高度大于预设阈值。进一步地,每条道路上还设置有人行横道;所述桥上部分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上方,所述桥下部分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下方。进一步地,每条车道上均设置有指示标志。进一步地,所述交叉口设置有绿化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与所述绿化区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所述第二道路和所述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与所述绿化区之间的距离为100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在微型立交桥前后,第一道路的左转车道与第一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第二道路的直行车道与第二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第三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与第三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互换,能够实现车辆无停滞行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了公民的出行成本,且对架设空间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面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其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取消红绿灯控制的时间分离交通流模式,做到空间分离交通流使得车辆无停滞行驶,但是又不像环岛交通和高架立交桥那样受地形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它是一种取消红绿灯、在接近同一水平面上实现空间分离交通流的创新和疏导系统,这里所述的“接近同一水平面的平面”并不是同一个平面,但它也不是高架立交那样的多维、多层平行空间,它是指在整个交叉口平面上,通过特殊创新的疏导引导,让几乎整个交叉口车流平行同向和平行反向行驶(同进口道平行同向,对向进口道与本进口道平行反向),但仍然有个别交通流会有冲突,对于这种特殊的两股交通流做这样处理,在冲突点处结合地形建设一个半挖半架(地形平坦半挖半架、地形特殊结合地形建设)的微型立交桥,这个微桥的特色性质之一是它是X型的,恰到好处满足车流视野需求,同时这个微型单向交桥具备其他特殊性质,它不是高架多向立交,也不是深挖地洞,而是一个结合当地地形,使得上架高度接近地形水平面、下挖深度亦接近地形水平面,可以近似地看成一个双向接近同一地形水平面的特殊平面。这个平面极为特殊,它不仅在单个冲突点上建设接近同一地形平面的微型立交桥,而且将整个交叉口原本集中的冲突点分散在交叉口之外,通过在交叉口进口道前段地形合适位置处建立如上的微型立交桥,从而分离冲突交通流,同时又使得整个交叉口处于这种接近地形水平的特殊平面上,从而彻底从空间上分离交通流,不仅具备美观性质,更具备实用性。道路的设置规则为左侧道口驶出、右侧道口驶入。对于南至北的交通流作这样的处理:在交叉口南至北道路前段地形合适位置处建立微型立交桥,该桥位于道路的内部,在靠近微型立交桥的前端视野合适位置做渠化标志(即指示标志),在渠化区之前道路仍然遵行右侧入/左侧出的双向行驶原则,在渠化区将右侧道路疏导标志为:最右侧右转车道,次之为左转车道;左侧反向道路不做处理。然后右转车流沿着疏导标志通过路口;左转车流沿着疏导标志通过微型立交桥,在路口中心处作左转和东西走向直行合流标志,这样整个南至北向交通流实现无停滞行驶。对于西至东的交通流作这样的处理:在交叉口西至东道路前段地形合适位置处建立微型立交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形成丁字路;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所述第一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二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二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三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和第三道路形成丁字路;每条道路上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所述第一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第一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二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二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外侧车道;所述第三道路包括双向四车道,在进入第三道路的微型立交桥之前,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微型立交桥与交叉口之间,四车道依次为: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外侧车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三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二道路的右转车道与所述第一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三道路的直行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所述第一道路的左转车道与所述第二道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木标刘谨菡何玉林吴会阁李文平王微微王晓天黄梦涛马雷强李彦霖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