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348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包括第一纵向挡板、第二纵向挡板、底部的支撑板;所述第一纵向挡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二纵向挡板包括第三平板、第四平板,所述第三平板与第四平板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一纵向挡板、第二纵向挡板均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端;且第一纵向挡板、第二纵向挡板与底部支撑板为均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平板与第一平板搭接,所述第四平板与第二平板搭接;第一纵向挡板与第二纵向挡板之间形成截面为矩形且开口朝上的填充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组装简易、迅速,试验前能迅速组装好透水混凝土试模,拆模简易、快速,不易损伤透水混凝土试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试验仪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大空隙新兴道路材料受到国内外材料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的关注,但在实验室制作研究透水混凝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拆模过程中,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常规拆模方法,存在着费时费力甚至易于损坏试件的情况。业内对易拆模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尤其是拆模过程已有相关经验,如在技术专利CN206496944U中,就已有相关介绍。但类似的专利通常采用外力挤压拆模,在透水混凝土较于常规混凝土强度小易损坏上的考虑不足,并不适用于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又如在CN206609694U中所描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试模,在拆模简易性上已有了相关解决方案,但该试模尺寸较为固定,不方便灵活调整其尺寸,给实验研究带来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试模拆模困难、拆模过程易损坏透水混凝土试件以及模具尺寸调节不便的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包括第一纵向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底部的支撑板(3)(;所述第一纵向挡板(1)包括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所述第一平板(1‑1)与第二平板(1‑2)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二纵向挡板(2)包括第三平板(2‑1)、第四平板(2‑2),所述第三平板(2‑1)与第四平板(2‑2)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均设置在底部支撑板(3)上端;且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与底部支撑板(3)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平板(2‑1)与第一平板(1‑1)搭接,所述第四平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底部的支撑板(3)(;所述第一纵向挡板(1)包括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所述第一平板(1-1)与第二平板(1-2)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二纵向挡板(2)包括第三平板(2-1)、第四平板(2-2),所述第三平板(2-1)与第四平板(2-2)相互连接构成L形结构的挡板;所述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均设置在底部支撑板(3)上端;且第一纵向挡板(1)、第二纵向挡板(2)与底部支撑板(3)均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平板(2-1)与第一平板(1-1)搭接,所述第四平板(2-2)与第二平板(1-2)搭接;第一纵向挡板(1)与第二纵向挡板(2)之间形成截面为矩形且开口朝上的填充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述底部支撑板(3)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1),所述第二纵向挡板(2)底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3),通过螺栓从底部支撑板(3)的第一安装孔(3-1)向上对第二纵向挡板(2)的第一螺纹孔(2-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平板(1-1)、第二平板(1-2)沿竖直方向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1-3),所述第三平板(2-1)与第一平板(1-1)搭接端上沿竖向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3);所述第四平板(2-2)与第二平板(1-2)搭接端上沿竖向上也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3);通过螺栓从第一纵向挡板(1)的第二安装孔(1-3)对第二纵向挡板(2)的第二螺纹孔(2-3)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脱模的变尺寸透水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3)、第一纵向挡板(1)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纵向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爱红董星海徐雪玲卢志萍娄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