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22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转动扇包括转轴和多片扇叶,多片扇叶与转轴固定连接,不锈钢管布置在多片扇叶上,不锈钢管内的加热线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转轴内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第一护套管和第二护套管与法兰固定连接,第一护套管另一端与转轴第转动连接,第一护套管内地第一引出导线连接有第一石墨块,第一石墨块抵靠在第一导电块上,第二护套管另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护套管内的第二引出导线连接有第二石墨块,第二石墨块抵靠在第二导电块上,蜗轮蜗杆机构带动转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加热管,介质循环经过加热管件,加热管件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被介质带走,从而提高了加热管件与介质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管
,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加热管在加热介质过程中,一般都是固定不动的,当需要被加热的介质较多时,在短时间内只有电加热管附近的介质温度得到了提升,某些介质导热性能较差,导致距离电加热管较远的介质需要很长时间温度才能得到提升,介质温度上升不够均匀,并且电加热管与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低,电加热管散发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包括转动扇、电热管件、第一护套管、第二护套管、法兰、蜗轮蜗杆机构和驱动马达;转动扇包括转轴和多片扇叶,多片扇叶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多片扇叶沿转轴周向设置;电热管件包括不锈钢管和加热线,加热线位于不锈钢管内部并沿不锈钢管长度方向延伸,不锈钢管布置在多片扇叶上,加热线第一端位于转轴内部,加热线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固定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同轴设置,加热线第二端位于转轴内部,加热线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固定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同轴设置;法兰与转动扇具有设定间距;第一护套管一端与法兰固定连接,第一护套管另一端与转轴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护套管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引出导线,第一引出导线靠近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一石墨块,第一石墨块抵靠在第一导电块上;第二护套管一端与法兰固定连接,第二护套管另一端与转轴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二护套管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引出导线,第二引出导线靠近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石墨块,第二石墨块抵靠在第二导电块上;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涡轮与转轴同轴连接,蜗杆与法兰转动连接,驱动马达安装在法兰上,驱动马达输出端与蜗杆连接。优选地,不锈钢管固定在扇叶边缘并沿扇叶边缘延伸。优选地,扇叶采用铜质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一护套管采用密封件与转轴配合形成旋转式动密封。优选地,第二护套管采用密封件与转轴配合形成旋转式密封。优选地,加热线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假丝、电热丝和第二假丝,第一假丝和第二假丝只过电不发热,电热丝位于不锈钢管内部,第一假丝与第一导电块连接,第二假丝与第二导电块连接。优选地,第一护套管内壁与第一引出导线之间填充有玻璃纤维。优选地,第二护套管内壁与第二引出导线之间填充有玻璃纤维。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用于散发热量的不锈钢管固定在扇叶上,扇叶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在蜗轮蜗杆的驱动的发生转动,在加热过程中,扇叶驱动被加热的介质流动起来,介质循环经过加热管件并吸收加热管件的热量,从而各处介质的温度上升速率均匀,不会出现仅加热管件附近介质温度最高而别处温度较低的现象;并且由于介质循环经过加热管件,加热管件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被介质带走,从而提高了加热管件与介质的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包括转动扇、电热管件、第一护套管51、第二护套管52、法兰4、蜗轮蜗杆机构和驱动马达9;转动扇包括转轴11和三片扇叶12,三片扇叶12固定在转轴11上并沿转轴11周向均匀布置;电热管件包括不锈钢管21和加热线,加热线位于不锈钢管21内部并沿不锈钢管21长度方向延伸,加热线和不锈钢管21内壁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粉,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不锈钢管21布置在扇叶12的边缘位置并沿扇叶12边缘延伸,不锈钢管21将三片扇叶12的边缘布满后其两端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且不锈钢管21两端与转轴11连接处密封处理,防止介质进入转轴11内部;加热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加热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不锈钢管21两端延伸出来后进入转轴11内部,加热线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电块31,加热线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块32,第一导电块31和第二导电块32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与转轴11同轴设置,第一导电块31和第二导电块32随转轴11同步转动,第一导电块31和第二导电块32与转轴11连接处绝缘处理;法兰4与转动扇具有设定间距,法兰4所在平面与扇叶12所在平面垂直设置;第一护套管51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一护套管51另一端从转轴11第一侧伸入转轴11内部,并且是与转轴11转动连接,第一护套管51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引出导线61,第一引出导线61沿第一护套管51长度方向沿伸,第一引出导线61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一石墨块71,同时第一石墨块71是与第一护套管51固定连接的,第一石墨块71抵靠在第一导电块31上,转轴11转动时第一导电快同步转动,第一石墨块71与第一导电块31发生摩擦,电流依次经过第一引出导线61、第一石墨块71、第一导电块31传导至加热线上;第二护套管52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二护套管52另一端从转轴11第二侧伸入转轴11内部,并且是与转轴11转动连接,第二护套管52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引出导线62,第二引出导线62沿第二护套管52长度方向沿伸,第二引出导线62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二石墨块72,同时第二石墨块72是与第二护套管52固定连接的,第二石墨块72抵靠在第二导电块32上,转轴11转动时第二导电快同步转动,第二石墨块72与第一导电块31发生摩擦,经过加热线的电流再经过第二导电块32、第二石墨块72和第二引出导线62传导出去;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81和蜗杆82,涡轮81与转轴11同轴连接,蜗杆82与法兰4转动连接,驱动马达9安装在法兰4上,驱动马达9输出端与蜗杆82连接用于驱动蜗杆82转动。本实施例的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电流依次经过第一引出导线61、第一石墨块71、第一导电块31、加热线。第二导电块32、第二石墨块72和第二引出导线62,使得加热线通电发热,加热线的产生的热量经不锈钢管21传导至被加热的介质,提升介质温度;同时驱动马达9驱动蜗杆82转动,蜗杆82带动涡轮81转动,涡轮81又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三片扇叶12转动,扇叶12驱送被加热的介质循环流动,被加热的介质循环经过不锈钢管21,从而介质得到循环加热。不锈钢管21在扇叶12上的另外一种布置方式上,可以将不锈钢管21迂回布置在扇叶12的扇面上,这样不锈钢管21允许有更长的长度,整片扇叶12都是加热源,加热效率更大。本实施例中的扇叶12采用铜质材料制成,铜质材料具有导热性能好的优点,不锈钢管21散发的热量部分传导至扇叶12上,由于扇叶12与被加热介质之间有着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加热管件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加热管件与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为了防止介质通过第一护套管51和第二护套管52与转轴11连接处渗入转轴11内部造成漏电现象,第一护套管51采用密封件与转轴11配合形成旋转式动密封,第二护套管52采用密封件与转轴11配合形成旋转式密封,也为了防止介质通过蜗杆82与法兰4连接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扇、电热管件、第一护套管(51)、第二护套管(52)、法兰(4)、蜗轮蜗杆机构和驱动马达(9);转动扇包括转轴(11)和多片扇叶(12),多片扇叶(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且多片扇叶(12)沿转轴(11)周向设置;电热管件包括不锈钢管(21)和加热线,加热线位于不锈钢管(21)内部并沿不锈钢管(21)长度方向延伸,不锈钢管(21)布置在多片扇叶(12)上,加热线第一端位于转轴(11)内部,加热线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电块(31),第一导电块(31)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与转轴(11)同轴设置,加热线第二端位于转轴(11)内部,加热线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块(32),第二导电块(32)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与转轴(11)同轴设置;法兰(4)与转动扇具有设定间距;第一护套管(51)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一护套管(51)另一端与转轴(11)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护套管(51)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引出导线(61),第一引出导线(61)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一石墨块(71),第一石墨块(71)抵靠在第一导电块(31)上;第二护套管(52)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二护套管(52)另一端与转轴(11)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二护套管(52)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引出导线(62),第二引出导线(62)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二石墨块(72),第二石墨块(72)抵靠在第二导电块(32)上;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81)和蜗杆(82),涡轮(81)与转轴(11)同轴连接,蜗杆(82)与法兰(4)转动连接,驱动马达(9)安装在法兰(4)上,驱动马达(9)输出端与蜗杆(8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扇、电热管件、第一护套管(51)、第二护套管(52)、法兰(4)、蜗轮蜗杆机构和驱动马达(9);转动扇包括转轴(11)和多片扇叶(12),多片扇叶(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且多片扇叶(12)沿转轴(11)周向设置;电热管件包括不锈钢管(21)和加热线,加热线位于不锈钢管(21)内部并沿不锈钢管(21)长度方向延伸,不锈钢管(21)布置在多片扇叶(12)上,加热线第一端位于转轴(11)内部,加热线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电块(31),第一导电块(31)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与转轴(11)同轴设置,加热线第二端位于转轴(11)内部,加热线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导电块(32),第二导电块(32)固定在转轴(11)上并与转轴(11)同轴设置;法兰(4)与转动扇具有设定间距;第一护套管(51)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一护套管(51)另一端与转轴(11)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护套管(51)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引出导线(61),第一引出导线(61)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一石墨块(71),第一石墨块(71)抵靠在第一导电块(31)上;第二护套管(52)一端与法兰(4)固定连接,第二护套管(52)另一端与转轴(11)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二护套管(52)内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引出导线(62),第二引出导线(62)靠近转轴(11)一端连接有第二石墨块(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亮李有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