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凝露
,特别涉及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夏季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较高,当空调的送风温度低于房间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调出风口和风道就会结露、滴冷凝水,特别是在刚开机的一段时间内。事实上,凝露的出现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凝露的出现,会污染用户地板家具等,不利于环境卫生,用户体验差。针对凝露现象,当前各个空调厂商设计了很多改进方法,然而均存在不足。例如,通过在导风门处于最小出风量位置时,进行导风门角度控制,此方案仅解决导风门处在最小位置时导风门凝露问题,处于其它角度时,却无法解决。同时,在所有湿度条件下均仅限制导风门角度的调节范围,无法在所有湿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除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内预先设置多个湿度区间,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对应的湿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当依据所述湿度信息判定需要进入所述防凝露模式时,根据所述湿度信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1)内预先设置多个湿度区间,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1)对应的湿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当依据所述湿度信息判定需要进入所述防凝露模式时,根据所述湿度信息所属的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器(1)的导风门及内风机的工作状态,直至满足退出防凝露模式的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1)内预先设置多个湿度区间,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1)对应的湿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当依据所述湿度信息判定需要进入所述防凝露模式时,根据所述湿度信息所属的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空调器(1)的导风门及内风机的工作状态,直至满足退出防凝露模式的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区间包括第一湿度区间及第二湿度区间,所述第一湿度区间对应的湿度值均低于所述第二湿度区间对应的湿度值,所述第一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将所述导风门的调节角度范围从常规的第一范围缩小到预设的第二范围,并控制所述内风机按照当前转速运行;所述第二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将所述导风门的调节角度范围从常规的第一范围缩小到预设的第二范围,并在所述内风机的所述当前转速的基础上按照预设的调剂值,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运行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内盘温度;当依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内盘温度判定需要进入所述防凝露模式时,匹配与该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内盘温度所对应的所述湿度区间;根据匹配的所述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空调器(1)导风门及内风机的工作状态,直至满足退出防凝露模式的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所述湿度信息是否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若所述湿度信息不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判定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若所述湿度信息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判定不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内盘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属于预设温度区间;若所述差值不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属于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则判定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若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或者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则判定不需要进入防凝露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与该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内盘温度所对应的所述湿度区间的方式包括: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内盘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差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方宁,张建川,古汤汤,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