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11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热泵系统部件,尤其是一种补气模块,其包括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板式换热器上的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补气阀。其中,补气阀包括阀体,在阀体上分别设置有主通道、副通道和侧面出口。通过补气阀让制冷剂通过经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并且将冷却剂分为两条,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形成补气回路,让压缩机能够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够工作。另外,通过补气阀能够将热泵系统的管道进行集成,通过安装板的设置,能够让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与补气阀进行对接,从而完成安装,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让其安装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热泵系统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补气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搭载热泵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但在较低室外温度下运行时,驾驶舱内供热负荷更大,采用传统热泵技术会存在如下问题: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制冷剂吸气比容逐渐增大,机组吸气量迅速下降,从而减少了热泵系统的制热量,无法满足驾驶舱供热负荷。另外,随着压缩机压缩比的不断增加,热泵系统COP急剧下降,同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迅速升高。在很低的室外气温下,压缩机会因防止过热而自动停机保护,这使得热泵无法在较低室外温度下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告号为CN2018371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经济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其通过将压缩机内流出的高温制冷剂进行分流,形成补气回路,让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低温工作上的缺陷,但是,其需要增加多个管道进行分流,从而在管道连接时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补气模块,其通过将管路进行集成,让其在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多个管道进行依次对接,从而让其连接比较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补气模块,包括补气阀以及与补气阀连接的板式换热器,所述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依次开设有主通道、副通道以及侧面出口,所述主通道上设置有阀瓣,且主通道的进入端与副通道之间相通设置,所述阀体上安装有电磁控制件以及温度控制件,所述电磁控制件以及温度控制件分别控制阀瓣移动并控制主通道的通断,所述板式换热器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阀体与板式换热器通过安装板固定,且主通道、副通道以及侧面出口均与板式换热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直接对进入的制冷剂在主通道和副通道的作用下进行分流,形成两路,该位置不需要通过管路进行连接分流,从而比较方便,另外通过温度控制件以及电磁控制件集成安装在阀体上,让其能够有效的控制主通道进行通断,并且温度控制件能够实现在低温和常温的状态转换,通过上述方式进行集成,让整个阀体实现多个功能,从而让其体积比较狭小,方便安装。安装板与补气阀直接安装固定,从而完成管道的连接以及通断的控制,从而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而本身这种补气模块处于汽车内,安装空间小,紧凑结构的补气模块使其安装比较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配合,且第二入口与第二出口配合,且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以及第二出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主通道与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副通道与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侧面出口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上设置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让板式换热器的接口能够与安装板进行配合,通过安装板能够让补气阀上的通道能够对应安装,从而使得整个补气模块的结构比较紧凑,安装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呈L状结构,且主通道、副通道以及侧面出口依次沿阀体呈L状分布,所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呈L状分布分别与主通道、侧面出口以及副通道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状的阀体能够将多个通道进行集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置于主通道、副通道以及侧面出口位置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与密封槽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和密封槽的配合,能够让阀体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精密,提高其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凸起面,所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均设置在凸起面上,且凸起面与阀体对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面的设置让其表面精度加工面小,加工方便,从而精度控制较佳,进而让其密封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上安装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推动阀瓣封闭主通道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的设置能够将阀瓣推回原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瓣上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穿设在阀体上,且阀杆一端延伸出阀体设置,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在阀杆延伸出阀体的一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控制件与阀杆进行连接,能够推动阀杆进行移动,进而能够达到控制阀瓣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用于方便安装阀瓣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固定有密封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口的设置能够让阀瓣安装时比较方便,通过密封块的封口,能够让制冷剂不会从安装口漏出,让阀体密封性能较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控制件安装在靠近阀杆一侧,且电磁控制件通电工作对阀瓣吸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置于靠近阀杆,且复位件推动阀瓣闭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通电时,电磁控制件拉动阀瓣,让主通道处于开启状态,而断电后,在复位件的推动下,让其复位将其闭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补气阀的设置,让其直接进行分流,从而不需要通过接多跟管道完成,从而安装比较方便紧凑,且密封性好;(2)通过在阀体上设置阀瓣、温度控制件和电磁控制件,在通电状态下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并且能够在常温和低温下进行切换;(3)通过安装板的设置,能够让补气阀与板式换热器安装紧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补气阀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阀体的主体部分的剖视图;图3为阀体的侧部的剖视图;图4为补气模块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阀体;11、主体;12、侧部;13、安装口;14、密封块;21、主通道;22、副通道;23、侧面出口;24、进入端;25、出口端;26、连通管道;27、堵头;28、密封槽;4、温度控制件;41、外壳;42、弹性片;5、阀瓣;51、阀杆;52、复位件;53、电磁控制件;6、板式换热器;7、安装板;71、第一入口;72、第二入口;73、第一出口;74、第二出口;75、凸起面;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补气模块,如图1和4所示,其包括板式换热器6、安装在板式换热器6上的安装板7以及固定在安装板7上的补气阀。其中,补气阀包括阀体1,在阀体1上分别设置有主通道21、副通道22和侧面出口23。通过补气阀让制冷剂通过经过板式换热器6进行换热,并且将冷却剂分为两条,经过板式换热器6换热,形成补气回路,让压缩机能够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够工作。参照图2和图3,从压缩机中流出的高温制冷剂,从主通道21进入,再分流至副通道22,实现制冷剂分流。具体工作方式的结构可以参照图4,再将两道制冷剂进行分流分别进入到换热器内,经换热后,其中一道经侧面出口23流出至压缩机进行压缩,另一道直接由换热器流出至蒸发器作用后再进入到压缩机内。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极低温度下,压缩机能够让其进入进行压缩的制冷剂温度较高,进而解决了低温情况下,压缩机热效率低的问题。另外,采用阀体1设置多个通道,将多个管理进行集成,进而让其管路比较简单,不需要多管道连接,比较方便。在不同的温度下,补气阀结构所需要用到的功能不相同,因此,如图2所示,在阀体1上设置温度控制件4,在主通道21内安装阀瓣5,并且在阀瓣5上安装阀杆51与温度控制件4连接。一般温度控制件4设置为膨胀包,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气模块,包括补气阀以及与补气阀连接的板式换热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依次开设有主通道(21)、副通道(22)以及侧面出口(23),所述主通道(21)上设置有阀瓣(5),且主通道(21)的进入端(24)与副通道(22)之间相通设置,所述阀体(1)上安装有电磁控制件(53)以及温度控制件(4),所述电磁控制件(53)以及温度控制件(4)分别控制阀瓣(5)移动并控制主通道(21)的通断,所述板式换热器(6)上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阀体(1)与板式换热器(6)通过安装板(7)固定,且主通道(21)、副通道(22)以及侧面出口(23)均与板式换热器(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7 CN 201810343924X1.一种补气模块,包括补气阀以及与补气阀连接的板式换热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依次开设有主通道(21)、副通道(22)以及侧面出口(23),所述主通道(21)上设置有阀瓣(5),且主通道(21)的进入端(24)与副通道(22)之间相通设置,所述阀体(1)上安装有电磁控制件(53)以及温度控制件(4),所述电磁控制件(53)以及温度控制件(4)分别控制阀瓣(5)移动并控制主通道(21)的通断,所述板式换热器(6)上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阀体(1)与板式换热器(6)通过安装板(7)固定,且主通道(21)、副通道(22)以及侧面出口(23)均与板式换热器(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上开设有第一入口(71)、第一出口(73)、第二入口(72)以及第二出口(74),所述第一入口(71)与第一出口(73)配合,且第二入口(72)与第二出口(74)配合,且第一入口(71)、第一出口(73)、第二入口(72)以及第二出口(74)分别与板式换热器(6)连通,所述主通道(21)与第一入口(71)连通,所述副通道(22)与第二入口(72)连通,所述第一出口(73)与侧面出口(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呈L状结构,且主通道(21)、副通道(22)以及侧面出口(23)依次沿阀体(1)呈L状分布,所述第一入口(7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