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有水激振施工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2110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水激振施工方法及其设备,涉及修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其设备,特别涉及桥涵的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法及其设备。本方法的步骤为:修整台后或涵侧填筑段,开设循环注水系统,在填筑段的斜面上铺设上工布和钢丝感应网,向填筑段填充筑路料,有水激振密实筑路料,再用压路机碾压。本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为安装在振动锤上的激振器,激振器包括有竖向构件和与之连接的横向构件,其上端连接有注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比现有施工方法节省工时60~80%,方法简单易行,施工质量好,筑路料密实度均匀,孔隙率低,路基沉降量低,为现有施工方法的1/5,循环用水,节约资源,激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水激振施工方法及其设备,用非排水固结法处理路基过渡段的基底,并在此基底上筑建路基过渡段,其特征在于:有水激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整桥、涵路基过渡段的台后或涵侧填筑段,即在按现有施工方法已筑好的路基过渡段上修整台后或 涵侧填筑段,该段与路基过渡段的交界面为斜面,斜面与路基基底的夹角为30°-45°,该段的起点为已构筑好的桥涵构筑物,该段路基基底长度为10-15米,宽度与路基过渡段相等,深度为从路基的顶面到基底;(2)、开设循环注水系统,即在路基过 渡段基底上开设排水盲沟和在路基外侧开设集水池(14),集水池中设有循环水泵,排水盲沟包括纵向排水盲沟和与之交叉相连通的带坡度的横向排水盲沟,横向排水盲沟与集水池相连通,横向排水盲沟的底面向集水池倾斜;(3)、在台后或涵侧填筑段的斜面 上铺设一层土工布(15),在土工布上铺设钢丝感应网(19);(4)、向台后或涵侧填筑段分层填充筑路料,先填充第一层,即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填充到填筑段,每层厚度模数为5-8米,填完1个模数厚度的筑路料后,平整该层再测标高,标高数如为X ;(5)、有水激振密实筑路料,A:首先密实第一填充层,用有水激振密实方法密实,向填充层注水并覆盖填充层顶面,在挖掘机或吊车上安装功率为35-90千瓦的振动锤,在振动锤上安装激振器,先进行第一填充层的第一次激振施工,激振器首先插入填充 层的第一个激振点,边振动边插入边注水,插入速度为0.1-0.25米/秒,插入深度为分层厚度,但在填筑段的斜面处的插入深度由装在激振器下端的深度感应器和铺在斜面上的钢丝感应网相互感应控制,离钢丝感应网20厘米时,激振器停止插入,激振器插入到位后,然后回拔,边振动边回拔边注水,回拔速度为0.05-0.15米/秒,回拔后再插入第二个振激点,每个激振点的中心距为0.5-3米,距边界的距离为0.5-0.75米,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激振完第一填充层的每个激振点,再测标高,标高数为Y1,激振前后的标高差即为激振前后的沉降量,计算式为X-Y1=Z1,Z1小于或等于5毫米时,本层密实达到要求,即可结束本层激振施工,若大于5毫米,则进行同一层的第二次激振施工,但激振点的位置与第一次激振施工的激振点错开,即分布在第一次激振点的中央位置,第二次激振完毕后再测标高,标高数为Y2,计算沉降量Y1-Y2=Z2,当Z1与Z2之差小于或等于5毫米时,则可结束本层激振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