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102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包括固定座、壳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锁紧螺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固定座与壳体之间;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固定座的端部;在锁紧螺母的轴截面上,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的延伸方向与固定座的外螺纹的延伸方向成夹角,且该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锁紧螺母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采用锥形螺纹的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对轴承的轴向预加载,在轴承轴向载荷作用下锁紧螺母发生变形而补偿完成内外螺牙的有效啮合,提高了螺纹的承载强度,提升了锁紧螺母在工作载荷作用下的承载性能,有效避免了因锁紧螺母变形而导致的螺纹副啮合状态不良进而引起的锁紧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锁紧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中,行走减速机和卷扬减速机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固定座和壳体依靠一对采用背靠背设置方式的圆锥滚子轴承来支撑,通过一个锁紧螺母与固定座间的螺纹连接来实现锥轴承的轴向锁紧功能。由于减速机轴向尺寸的限制,锁紧螺母一般都大而薄,在预紧载荷及工作载荷的轴向载荷分量的作用下,锁紧螺母需要承受的轴向载荷很大,锁紧螺母容易呈现碗状变形,导致螺牙接触不均,螺纹受载不均,锁紧螺母的锁紧性能受到削弱,甚至会出现滑牙而导致锁紧螺母锁紧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锁紧螺母承受轴向载荷后容易锁紧失效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包括固定座、壳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端部;在所述锁紧螺母的轴截面上,所述锁紧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6)、壳体(5)、第一轴承(1)、第二轴承(2)及锁紧螺母(3);所述第一轴承(1)和所述第二轴承(2)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6)与所述壳体(5)之间;所述锁紧螺母(3)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6)的端部;在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截面上,所述锁紧螺母(3)的内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座(6)的外螺纹的延伸方向成夹角,且该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锁紧螺母(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6)、壳体(5)、第一轴承(1)、第二轴承(2)及锁紧螺母(3);所述第一轴承(1)和所述第二轴承(2)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6)与所述壳体(5)之间;所述锁紧螺母(3)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6)的端部;在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截面上,所述锁紧螺母(3)的内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座(6)的外螺纹的延伸方向成夹角,且该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锁紧螺母(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截面上,所述锁紧螺母(3)的内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线成夹角,所述固定座(6)的外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变形补偿提高螺纹承载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截面上,所述锁紧螺母(3)的内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线平行,所述固定座(6)的外螺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紧螺母(3)的轴线成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宝贾广利赵慧
申请(专利权)人: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