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调机液压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重调机,作为翻车机卸车作业的配套设备,可以将整列满载列车牵引到指定的位置上配合翻车机翻车。然而目前的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主要采用三台联轴叶片泵或两台联轴叶片泵给不同的回路供油,液压系统耗能高;其控制元件上选择单个独立板式或管式连接阀件,使液压系统阀件管理复杂零散,不便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排查;且重调机的大臂还会在起落过程中,在某一位置出现升不上去或落不下来的情况,无法避免事故发生,安全性低。总之,现有的重调机大臂在驱动过程中存在能耗高、大臂易卡住、安全系数低、故障难排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运行稳定、能耗低、安全性能高、液压系统故障易于排查的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特征是:所述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驱动缸回路、平衡缸回路和平衡缸补油回路。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道与驱动缸回路和平衡缸缸回路相连,平衡缸补油回路通过液压管道与平衡缸回路相连。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驱动缸回路、平衡缸回路和平衡缸补油回路;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道与驱动缸回路和平衡缸缸回路相连,平衡缸补油回路通过液压管道与平衡缸回路相连;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1)、电机(5)、液压泵(6)、单向阀(8)、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和冷凝器(36);电机(5)与液压泵(6)轴连接,液压泵(6)的出油口与过滤器(7)的进油口相连,过滤器(7)的出油口与单向阀(8)的进油口和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的进油口分别相连,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的出油口与冷凝器(36)的进油口相连,冷凝器(36)的出油口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调机大臂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泵站、驱动缸回路、平衡缸回路和平衡缸补油回路;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道与驱动缸回路和平衡缸缸回路相连,平衡缸补油回路通过液压管道与平衡缸回路相连;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1)、电机(5)、液压泵(6)、单向阀(8)、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和冷凝器(36);电机(5)与液压泵(6)轴连接,液压泵(6)的出油口与过滤器(7)的进油口相连,过滤器(7)的出油口与单向阀(8)的进油口和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的进油口分别相连,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5)的出油口与冷凝器(36)的进油口相连,冷凝器(36)的出油口与过滤器(37)的进油口相连,过滤器(37)的出油口与油箱(1)相连;所述驱动缸回路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第一液控单向阀(10)、第二液控单向阀(11)、第一单向节流阀(12)、第二单向节流阀(13)、第一溢流阀(14)、第二溢流阀(15)、第一截止阀(16)、第二截止阀(17)、第一压力表(18)、第二压力表(19)和驱动缸(2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的A口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10)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2)的进油口相连,第一单向节流阀(12)的出油口与驱动缸(20)的进油口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9)的B口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1)与第二单向节流阀(13)的进油口相连,第二单向节流阀(13)的出油口与驱动缸(20)的出油口相连;第一溢流阀(14)进油口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2)的出油口相连,第二溢流阀(15)进油口与第二单向节流阀(13)的出油口相连,第一溢流阀(14)的出油口和第二溢流阀(15)的出油口与冷凝器(36)的进油口相连;第一压力表(18)通过第一截止阀(16)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2)的出油口相连,第二压力表(19)通过第二截止阀(17)与第二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连东,姜耀文,邓江洪,胡前茅,陈新元,陈奎生,湛从昌,蒋俊,涂福泉,郭缓,曾良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