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及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油气分离器取气时,在发动机机体上的曲轴箱位置直接取气,通过取气孔连接油气分离器。取气孔位置较低,非常靠近曲轴孔和油底壳装配面的位置,由于曲轴、连杆等零部件的运动,搅动了缸盖和配气机构回油底壳的机油,曲轴箱部位的油气中油分含量非常高,而且不具备油气预分离腔,容易造成油气分离器的工作负荷大,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体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包括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内的取气通道以及取气口,所述取气通道包括相互贯通的油气预分离腔和油气上升腔,所述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油气预分离腔的进气端,所述油气预分离腔的出气端和所述油气上升腔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油气上升腔的出气端与所述取气口连接,所述取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并与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曲轴箱内的油气能够通过所述油气进气口进入所述油气预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体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包括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内的取气通道以及取气口,所述取气通道包括相互贯通的油气预分离腔和油气上升腔,所述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油气预分离腔的进气端,所述油气预分离腔的出气端和所述油气上升腔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油气上升腔的出气端与所述取气口连接,所述取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并与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曲轴箱内的油气能够通过所述油气进气口进入所述油气预分离腔中进行油气预分离,预分离后的油气能够经由所述油气上升腔上升至所述取气口处,并通过所述取气口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设置在发动机的气缸体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包括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内的取气通道以及取气口,所述取气通道包括相互贯通的油气预分离腔和油气上升腔,所述油气进气口设置在油气预分离腔的进气端,所述油气预分离腔的出气端和所述油气上升腔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油气上升腔的出气端与所述取气口连接,所述取气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并与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曲轴箱内的油气能够通过所述油气进气口进入所述油气预分离腔中进行油气预分离,预分离后的油气能够经由所述油气上升腔上升至所述取气口处,并通过所述取气口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包括多个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缸套与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第一空隙,相邻的所述缸套之间设有第二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取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内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婷,张少杰,李春锋,杜飞飞,崔京朋,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