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71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所述控制油箱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所述控制油箱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外部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增阻杆,所述增阻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增阻杆的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扭力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稳定杆前表面的限位块,所述控制油箱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装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该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满足了对油箱的散热和方便拆装使用的要求。

An electronic controlled fuel tank radiator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dissipa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tank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s, including a control fuel tank.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trol fuel tank are movably equipped with two heat dissipation devices, and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ontrol fuel tank on both sides are fixed with one end running through and extending. A stabilizing ro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radiating device, the internal activity of the stabiliz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drag increasing rod, the bottom activity of the drag increas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support rod away from the side of the drag increas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orsion spring, and the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torsion spring away from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through. A limiting block is penetrated and extended to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stabilizer rod,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trol tank are fixed with connecting rods between the radiator devices. The automobile uses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tank radiato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fuel tank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油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同时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汽车是如今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需要消耗汽油,因此需要用电子控制油箱对汽油进行储存以及对汽车进行原料的补充,但是电子控制油箱在工作的过程中易出现发热的现象,油箱散热慢,对设备整体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具备可散热等优点,解决了电子控制油箱在工作的过程中易出现发热的现象,油箱散热慢,对设备整体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散热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所述控制油箱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所述控制油箱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外部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增阻杆,所述增阻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增阻杆的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扭力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稳定杆前表面的限位块,所述控制油箱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装置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扭力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扭力弹簧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杆的顶部,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椭圆转盘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外杆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外杆的外部,所述内杆与外杆活动连接,所述内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外杆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内杆左右两侧底部的限位板,所述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内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盒体的外部且与长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长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与圆盘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靠近控制油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有一端贯穿防护杆和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部的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所述控制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底座。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的数量为四个,且散热装置由散热通水管与呈波浪状的散热条组成,每个散热装置上开设有与稳定杆相适配的通孔,且每个散热装置上的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稳定杆的数量为八个,且所述稳定杆的内部开设有与增阻杆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稳定杆与增阻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每个稳定杆的前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数量为三个的通口。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固定孔,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吸水管的底部呈倾斜状,且倾斜的角度不小于三十度。优选的,所述稳定底座的数量为四个,且稳定底座呈梯形,所述稳定底座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通过外杆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椭圆转盘的转动,从而带动了内杆的上升和下降,然后通过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顶部的第一盒体内的驱动电机带动圆盘的转动,通过圆盘上的扇叶起到吹风的作用,同时通过水泵将箱体内的水吸出,最后通过雾气喷头将水雾喷洒出来,通过扇叶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风将水雾吹散开,再通过控制油箱左右两侧的散热装置,整体达到对油箱降温的作用,减小安全隐患,满足使用者的需要。2、该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通过控制油箱左右两侧的稳定杆、增阻杆和支撑杆对散热装置进行固定,稳定杆和增阻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增阻杆可放置在稳定杆内部开设的凹槽内,增阻杆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撑杆可放置在增阻杆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支撑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起到对增阻杆角度的调节与固定作用,因此散热装置是可替换的,然后通过连接杆与活动杆的活动连接,在气温合适时可将连接杆与活动杆分离开,不仅满足了对油箱的散热要求,同时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分离开,方便快捷,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稳定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油箱、2散热装置、3稳定杆、4增阻杆、5支撑杆、6第一扭力弹簧、7限位块、8连接杆、9活动杆、10第二扭力弹簧、11固定块、12支撑板、13外杆、14滑槽、15伺服电机、16椭圆转盘、17内杆、18限位板、19连接板、20底板、21第一盒体、22驱动电机、23长杆、24圆盘、25扇叶、26箱体、27防护杆、28第二盒体、29水泵、30吸水管、31出水管、32防护套、33雾气喷头、34稳定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1,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2,控制油箱1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2外部的稳定杆3,散热装置2的数量为四个,且散热装置2由散热通水管与呈波浪状的散热条组成,每个散热装置2上开设有与稳定杆3相适配的通孔,且每个散热装置2上的通孔的数量为两个,稳定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增阻杆4,增阻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增阻杆4的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第一扭力弹簧6远离支撑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稳定杆3前表面的限位块7,稳定杆3的数量为八个,且稳定杆3的内部开设有与增阻杆4相适配的凹槽,稳定杆3与增阻杆4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每个稳定杆3的前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7相适配的数量为三个的通口,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2),所述控制油箱(1)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2)外部的稳定杆(3),所述稳定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增阻杆(4),所述增阻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增阻杆(4)的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所述第一扭力弹簧(6)远离支撑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稳定杆(3)前表面的限位块(7),所述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装置(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扭力弹簧(10),所述第二扭力弹簧(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远离第二扭力弹簧(10)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杆(8)的顶部,所述活动杆(9)远离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杆(13),所述外杆(13)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与椭圆转盘(16)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外杆(1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杆(17),所述内杆(17)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外杆(13)的外部,所述内杆(17)与外杆(13)活动连接,所述内杆(17)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所述外杆(1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内杆(17)左右两侧底部的限位板(18),所述内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远离内杆(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20),所述底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盒体(21),所述第一盒体(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盒体(21)的外部且与长杆(2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长杆(23)远离驱动电机(22)的一侧与圆盘(24)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圆盘(2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扇叶(25),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且靠近控制油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箱体(26),所述箱体(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杆(27),所述防护杆(27)远离箱体(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盒体(28),所述第二盒体(2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9),所述水泵(29)的入口连通有一端贯穿防护杆(27)和箱体(26)并延伸至箱体(26)内部的吸水管(30),所述水泵(29)的出口连通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32),所述出水管(31)远离水泵(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33),所述控制油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底座(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电子控制油箱散热装置,包括控制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散热装置(2),所述控制油箱(1)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散热装置(2)外部的稳定杆(3),所述稳定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增阻杆(4),所述增阻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增阻杆(4)的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所述第一扭力弹簧(6)远离支撑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稳定杆(3)前表面的限位块(7),所述控制油箱(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装置(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扭力弹簧(10),所述第二扭力弹簧(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远离第二扭力弹簧(10)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杆(8)的顶部,所述活动杆(9)远离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杆(13),所述外杆(13)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与椭圆转盘(16)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外杆(1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杆(17),所述内杆(17)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外杆(13)的外部,所述内杆(17)与外杆(13)活动连接,所述内杆(17)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所述外杆(1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内杆(17)左右两侧底部的限位板(18),所述内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远离内杆(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20),所述底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盒体(21),所述第一盒体(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盒体(21)的外部且与长杆(2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昌星钟卫连刘时英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