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655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1)注浆深度确定和注浆设备制作;(2)浆液配置;(3)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注浆工法注浆管路等核心设备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桩周桩端桩土边界具有物理加固和化学加固双重加固作用,其固化沉渣,在桩端形成扩径作用效果,改变持力层性质;同时,上泛的浆液固化桩周泥皮,起到增加桩侧摩阻作用;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常规灌注桩桩土边界的施工缺陷,采用桩端后注浆工法的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在上海这样的软土地区,基本上要比常规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能提高达20%~30%,极端甚至有达70%的个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1)注浆深度确定和注浆设备制作(1)根据桩基持力层、桩所穿越的地层情况以及地下水位的情况,确定注浆量及压浆器埋入持力层的深度;(2)注浆器的制作注浆器 的底端制成锐角状,出浆孔控制在φ8mm以下,且布置根据地层情况采用环状均匀布置或梅花状布置,出浆孔处设置单向阀门;(3)注浆管制作与设置注浆管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并在接头部位缠绕止水胶带;注浆管与钢筋笼之间采用铁丝绑扎固 定,绑扎间距为2m;注浆管随钢筋笼同时下放或由引导钢筋引导下放,并且注浆管下放时进行防漏注水试验;注浆管底管端插入桩端注浆器持力层0.2~0.5m,顶端位置高出地面0.2m,注浆管上口用堵头封闭;2)浆液配置(1)浆液的原料 采用42.5级、32.5级水泥,按水灰比在0.50~0.6之间进行搅拌配制,浆液比重控制在1.69~1.73之间;(2)配制好的浆液在注入孔内之前经过湿磨机细化处理,处理时间控制在1~3分钟之间;细化处理后的浆液中水泥颗粒的大小有> 80%的颗粒在40μm以下;3)注浆(1)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量注浆压力:注入压力在0.6~0.8MPa之间;注浆速度:常规压力0.4~0.8MPa时,注入速度控制在32~47L/min;总注浆量:Q =Q↓[p]+Q↓[s]其中:桩端加固注浆量:Q↓[p]=λ(πd↑[2]/4h+8ξn↓[0]d↑[3])/J桩侧返浆量:Q↓[s]=λπdl′ε/J水泥用量:H=Qγ↓[1]/[1+c(γ↓[1]/γ↓[0]]   (2)开启注浆管,在压力作用下,注浆泵将浆液通过预埋在桩身中的注浆管,经桩端的预留压力注浆装置向桩端地层均匀地注入,当注浆量达80%且注浆压力达2Mpa时,停止注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芬李耀良赵伟成张云海张晓峰张敏佳袁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